防疫保單之亂1》壓力測試....若台灣染疫率達15% 5家保險公司恐掛點 

保險

本土疫情海嘯來襲,防疫保單從4月中旬開始掀起停售、搶保一直到理賠爭議,亂象層出不窮至今都還未落幕,不僅鬧得民眾一肚子氣,產險公司也不惜代價與金管會保險局多次槓上,歸根結底,產險公司如今已經面臨龐大的財務危機,台北市長柯文哲則以「飛來橫禍」形容保險公司的慘狀,後續「災情」恐怕相當慘烈。

據了解,日前各家產險公司紛紛緊鑼密鼓進行壓力測試,結果讓各家專業經理人嚇壞,根據消息指出,據染疫模型推估,若台灣在一年內染疫率達15%時,銷售防疫保單前6大的產險公司就有5家公司會倒閉;只剩下一家最大產險公司勉強撐住,但該家近10年來的獲利也將在這次風暴全數賠掉。不過,產險業對於這樣的壓力測試結果低調不願多談。

若台灣染疫率達15%,5大保險公司恐將倒閉

金管會先前統計,累計防疫保單有效契約保單已達600餘萬件,若加上核保中約100多萬件,估計防疫保單可能達到700萬件,而目前有效防疫保單銷售最多的前6大產險公司依序為,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中信產與兆豐產。

一名產險業者坦言,最壞的情境暫時設定確診率可能達到20%,壓力測試的大原則是,先估算手上的現金、定存到底夠不夠賠,再來「翻遍所有的口袋」,考慮是否要出售股債、不動產等資產,甚至是報請大股東增資。他示警,沒有金控「富爸爸」支撐的產險公司,財務壓力恐怕最為危急,最後得看大股東的臉色。

(更多新聞/金管會沒跟上陳時中的腳步:超過6百萬張防疫保單、4百億理賠金恐壓垮產險業

事實上,防疫保單最原始的本意是為了填補實際損失而生,但這一波疫情來的又急又快,防疫政策從「清零」轉向「共存」,防疫保單卻跟不上政策的轉變,至今仍是以「清零」為基礎所設計的保單,讓產險業背負著龐大的理賠壓力。整件事情,究竟產險公司、主管機關金管會、保戶三方問題出在哪裡?

先談產險業者,2021年台產防疫保單一炮而紅,當時民眾大排長龍的盛況還歷歷在目,但隨著疫情風雲變色,這張保單立刻變成虧錢的保單,沒想到台產防疫險才剛退場,業者非但沒有警惕,反倒是積極進場搶食這塊大餅。

業者為搶市場、精算失策,如今自吃惡果

產險公司最大的問題在於,相繼推出低廉保費的防疫保單,甚至削價競爭,為了獲利賺錢更聯手保經代通路狂賣,統計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產險業累計已經賣出了上千萬件的防疫險。

不僅產險公司「參戰」,連壽險公司也加入戰局,推出有理賠「法定傳染病」的一年期住院醫療險。

然而外界鮮少關注的是,保險公司明明已經知道風險加大,卻還是持續一直賣下去,其中,有一部份的原因在於,由於中小型保險公司多仰賴保經代銷售通路,中小型保險公司幾乎被保經代通路「綁架」,因此當保險經紀人賣得比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還「用力」時,也衍生出後續保險經紀人代簽的問題。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精算失準才是釀成這波「慘賠」的主因。一名產險業高層並不否認當時的精算失策,因為當初設計保單時台灣的確診率還不到1%,沒想到如今確診率可能上看20%,等於讓理賠率大增20倍,根本始料未及。

(更多新聞/防疫保單之亂》產險業史上最混亂理賠潮 新冠法定傳染病類別若降級 將影響保戶理賠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