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稱霸小吃業界 鶯歌阿輝伯仔的清輝窯

職人

文字.照片提供/有鹿文化 攝影/林煜幃

包子逸

常寫散文、影評與報導。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自己做菜,珍惜使用餐櫃裡的老碗盤。散文曾獲台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譯文曾獲梁實秋文學獎首獎。作品收錄於九歌年度散文選。《鄉間小路》雜誌專欄「文明野味」作者,著有《風滾草》、《小吃碗上外太空》。

翻開介紹台灣老派小吃的書籍,有一種白底青花碗屢見不鮮,你也許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對它的形貌一定不陌生,這就是鶯歌出品的「清輝窯」生意碗。市占率曾高達六成,卻極少出現在史冊中,本期作家包子逸帶我們親臨美食現場,捧一碗街頭小吃,看台灣近代史中細水長流的食碗故事。

台灣小吃界與淸輝窯有過深厚的革命情感──如同小吃店攤常備的黑醋或蒜泥,淸輝出品的「生意碗」是台灣庶民美食數十載的好搭檔,市占率曾高達六成,廣受小吃店老闆的喜愛。

食客或許從來未曾留意手中食碗的模樣,但是淸輝碗曾經如此深入台灣民間、融入市井飮食的日常。翻開介紹台灣老派小吃的書籍,淸輝窯的白底靑花碗屢見不鮮,民眾也許叫不出這些碗的正確名字,但對它的形貌並不陌生。相當於香港茶餐廳的奶茶瓷杯、大排檔的公雞碗,淸輝靑花小吃碗連結了台灣戰後的平民美食記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些碗端起的不只是一碗熱羹湯或一碗燒冷冰,還有在地的文化意義。

碗厚不燙手,好用粗勇是一大特色

淸輝窯的「淸輝」兩字取自於第二代的經營者林淸輝之名,但是「淸輝窯」是他的父親林淸正於1951 年左右創立。當時國民政府遷台不久,中國陶瓷供應中斷,台灣內需市場擴大,鶯歌有豐富的原料及燃料、便捷的交通,又有台北做為腹地,鶯歌窯場在1951 這一年當中,從二十幾家倍增為四十幾家,新增者幾乎皆為碗盤製造商,林淸正是這一波趁勢而起的新興製造商之一。

小吃碗的生意是細水長流的生意,而淸輝出品的生意碗之所以受到小吃界歡迎,有幾個特殊的原因:除了淸輝窯針對小吃業者設計的餐具比家用碗更厚,老闆端湯在桌間遊走時不易燙手;寬口設計看起來份量足,相較於早期陶碗,機械化生產的瓷碗燒製溫度更高,質地更硬也更耐碰撞,而且釉下彩因為有上層透明釉面保護,長期使用也不顯舊,不似釉上彩、貼花碗盤易磨損,容易有金屬殘留的疑慮。淸輝窯深知自身的優點,往年出貨時包裝紙皆印上「無毒」字樣,有些切貨到市場去零賣的生意人甚至經常在往來客人面前故意掀倒成疊的碗,以證明碗盤的「粗勇」。

霸占六成市場,指名使用阿輝伯仔的碗

八○年代之前,批發商與零售業者叫貨的時候並不指名要「淸輝窯」的碗,而是帶著一點人情味地把他們家的產品稱之為「阿輝伯仔的」,這其實有特殊的原因:早年鶯歌日用碗盤製造商並沒有「品牌」概念,營業僅求謀生,台灣經濟起飛時期又以代工出口為重,並不重視廠牌標記,業者長期扮演拚經濟的「無名」功臣,業界僅透過碗盤的彩繪花樣與樣式簡單區別不同窯廠。因此,如同鶯歌早年諸多叫不出名字的陶瓷公司,淸輝窯長期身分朦朧,直到八○年代才在製碗過程中多幾道工序,在小吃碗底印上「淸輝窯」這個品牌印記,民眾才算正式認識了他們。

最輝煌的時期,淸輝窯可以每天燒滿一窯爐的食器,全台設有五大經銷據點,六成的小吃店生意碗都是用「阿輝伯仔的」。「有些業者還會大老遠從高雄北上到鶯歌找我們買生意碗,可能希望比較便宜,但我們不會打折,因為我們走經銷制度,行銷的關係,要顧及經銷商。」

陶瓷蓄熱材。

日用陶瓷食器既然是順應日常所需而誕生的器物,必然要順應時代的潮流而調整,如同小吃攤的待客形式以及街頭小吃的風味流變。至於日用陶瓷這項工藝如何在典範、環境與個人精神中間取得平衡,就和推陳出新的飮食文化一樣,不必然是傳統為大,同時也不可能全然由個體突圍來完成──它勢必需要一個文化共識,而這個文化共識建立在足以建構自我形象的自信與社會支援之上。淸輝窯業「小吃碗上外太空」的跳耀性發展與諸多街頭小吃業者繼往開來的習氣與衝勁,或多或少交代了他們在這方面的努力,也許能為這樣龐大的命題帶來一些提示。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