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滿3劑入境採檢陰性要關10天、確診者親密接觸者卻「0+7」?專家直呼:邏輯怪怪的

新冠疫情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說出入境即將鬆綁,那入境檢疫可望變為「0+7」免隔離嗎?這是許多這兩年海外遊子回台心中的疑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研擬放寬入境檢疫天數,行政院長蘇貞昌30日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議,在會中點頭同意適度放寬入境總量管制上限,並調整入境後檢疫天數。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0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也強調,會朝向檢疫天數縮短,但強調不會是「0+7」,主要是縮短天數而非去除,但仍未鬆口預計縮短的天數。至於是否是「3+4」方案?陳時中只強調都還在討論中。

不過奇怪的是,國內對於確診者的親密接觸者,若已打滿3劑疫苗,從5月17日起可適用「0+7」居隔新制,但為何對於打滿3劑疫苗的入境者,若一入境檢測是陰性,仍需要隔離?

(更多新聞:擔心新冠「腦霧」後遺症?中醫:與腎精不足有關...搭配「2方法」改善 )

打滿3劑、入境陰要關10天,跟確診者接觸卻只要0+7?

一名專家指出,「你今天限制國人回來要隔離幾天應該要依法行政,這是人權,很多外商為什麼想出走?因為他對於決策不知何去何從,要人家48小時陰性、入境又陰性,還要給人家關14天、現在10天,但國人如果跟確診者親密接觸卻只要0+7,請問這道理何在嗎?只是因為從國外進來所以很危險?」

專家表示,若已經知道民眾與確診者接觸過,但又為了要與病毒共存,所以把居隔政策改為0+7,但這中間並未有科學依據。

5月初根據美國CNN的報導指出,美國CDC自美東時間5月2日起,調升台灣的旅遊警戒等級,從風險等級較低的1級,提升為中等風險2級,並提醒打算前往台灣的旅客,最好要完整注射新冠疫苗再前往。其實去年4月下旬台灣疫情並未大爆發,當時美國CDC也提升台灣旅遊警戒等級,很多台灣民眾都很好奇,美國CDC如何未卜先知。

這名專家也進一步指出,美國CDC在決策疫情時都有一套公式,「(防疫)是要依法行政、不是依人行政,要對不同國家沒有因為歧視,美國就是根據公式、大家都看得到(數據),跟拜登或川普都沒關係,旅遊示警也不是叫你不要去哪,就是提醒說比較危險要多注意。」

「而美國旅遊警戒的公式,就是過去7天以來平均的感染率,達到一定的數值就會被列為警示區,美國CDC的數據都是公開的。」專家說。

洪子仁:入境者先「3+4」再「0+7」2階段觀察

不過對此,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目前台灣正在經歷這波流行感染,當Omicron感染到一定人數比例後,流行曲線就會慢慢向下,在慢慢向下的過程中就會思考入境檢疫的強度是否要進一步放寬。

洪子仁認為,一定是在整個流行曲線向下的時候考慮放寬,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點。他表示,我們在經歷了高原期的壓力測試後,醫療量能都還能夠守在一定的程度而不造成失控,在這個情況下,當流行曲線開始向下時,我們也必須跟世界各國接軌、恢復國際往來。

在這個情況下,將來入境者不一定只是境外商務人士,再過一段時間如果本國人出境,回國後的入境檢疫也要一視同仁,「如果已經打滿3劑、入境陰性的話,6月要開始做應該從7+7先縮減到3+4,跟目前居隔者3+4一樣,如果狀況可行第二階段再考慮放寬為打滿3劑者0+7。」洪子仁說。

洪子仁強調,實施後如果要進行到第二階段,對於境外入境者,應該將其入境國或地區做風險分類,「把入境國本身風險分為高中低,如果是高風險還是可以放在3+4,如果覺得是屬於高風險正在大流行的國家,也可以放在7+7,最低風險的才放到0+7。」他表示,當然這也要考慮該國家或地區本地的染疫百分比和疫情狀況、疫苗覆蓋率,以及雙方的對等關係,做出不同等級的規範。

(更多新聞:4月以來奪530條人命》中重症死亡率高達20% 蘇益仁:防疫和醫療體系出了問題 )

專家:依過去指揮中心做法,要等到傳染病降級後才可能解封

「我們在做防疫政策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國內外疫情不對等性,我們對本國人疫情的考量是基於目前疫情狀態,當然也可以一步到位,但如果要採取比較有把握的方式,一定會先從3+4再到0+7,如果一下子0+7,假如入境者身上帶有新的、不同的變異株,也會擔心是否會帶來新一波流行。」洪子仁強調。

他也提到,入境者跟本國還是不同,「因為本國的病毒株就是很確定了,境外還是要做監測,目前從世界上看起來Omicron還是有一些新的變異,要透過3+4的監測觀察對社區的影響,等觀察一段時間、疫情更平穩後再0+7,醫療量能也比較恢復到平常的8、9成,這時若入境者感染醫院也比較有能力醫治。」

不過另一位專家認為目前對於入境者的居隔政策,其實已經可以放寬,但也認為依照過去指揮中心的做法,要等到傳染病降級後才可能解封。對於防疫政策制定評估、風險預測,其實民間只希望政府能拿出科學數據說服民眾,而非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點治療」,才能讓民眾在依循政策的同時不會顯得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