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期貨》隱含波動率影響權證、選擇權的合理價格 也是VIX恐慌指數的由來

期貨

權證、選擇權的價格受到隱含波動率的影響,股價波動越高,隱含波動率就越高,是重要指標。

同一檔股票、同樣履約價、類似到期日的不同選擇權、認購權證,為什麼有些就很會跟著那檔股票價格一起漲,漲幅還更多,但有些選擇權卻漲幅微小,到底差別在哪裡?「為什麼我的權證都沒有跟著漲?」問題可能出在隱含波動率喔。

選擇權合理定價財務公式(通常是Black-Scholes 模型)中,波動率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波動率代表現股價格的活潑程度,一般而言,在其他情況不變之下,波動率越高,選擇權價值越高。或者說,在其他條件不變,權利金越高,隱含波動率就越高,反之,權利金越低,代表隱含波動率越低。

隱含波動率越高,意味著選擇權價值越高

選擇權市場會看到委買價隱波(Bid Implied Volatility,簡稱BIV)、委賣價隱波(Sell Implied Volatility,簡稱SIV)、成交價隱波(Implied Volatility,簡稱IV),其中成交價產生IV最不重要,因為權證成交價並非連續,所以當下看到IV可能是之前某段交易的成交價產生出來的,既非即時,相較當下價格產生的BIV、SIV,IV重要性就相對降低。

比較專門的選擇權網站,還會揭示歷史波動率(Historical Volatility, HV)即這檔選擇權、權證過去一段期間內,權證連結標的價格的波動程度。

更專業的解釋為,歷史波動率是計算過去一段時間價格(報酬)的年化標準差,用於衡量過去這段時間價格波動的程度。一般而言,券商官網上的呈現歷史波動率可分為依過去 20 天股價變化計算的 HV20,或依過去 60 天股價變化計算的 HV60。

權利金反映買賣雙方預期,暗示隱含波動率對未來的解釋力

由於選擇權的權利金,或者說其成交價,是由買賣雙方對未來行情研判而得到共識的一種結果,所以根據該成交價推算的隱含波動率更接近當下真實波動率,學理上也證實隱含波動率對未來行情更有解釋能力。

雖然認購、認售權證某種結構上,和選擇權類似,同屬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權證不能「先賣出」,不論是認購還是認售權證,一定是先買進以後,才可以賣出,而且不能當沖,因此在隱含波動率上和選擇權又有所差異。

但在認購、認售權證市場中,由於發行券商負有造市的責任,因此常常權證的五檔委買、委賣價會是由券商提供,間接地影響到了成交價格的範圍。

認購、認售權證和選擇權相仿,其隱含波動率較穩定

換句話說,投資人買到券商賣價或賣到券商買價而產生的成交價,大多不會脫離券商合理報價範圍,在委買與委賣價差小的前提下,券商提供的委買、委賣價,都是以穩定波動率為基礎計算出來的,BIV、SIV、IV三種隱波的絕對值就會呈現穩定且差異不大,反過來說,因此對於權證投資人較有保障。

市場上百檔、千檔權證、選擇權,每一檔都有自己的隱含波動率,有趣的是,有沒有「某個隱含波動率能反映出整個大盤的波動」,有的,那就是VIX指數,常被稱之為恐慌指數,其實VIX就是選擇權隱含波動率,臺股,也有所謂的臺指VIX(VIXTWN)。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12月18日推出「臺指選擇權波動率指數(TAIWAN VIX)」,即是參考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 VIX指數方法,及臺指選擇權(TXO)市場特性編製而成,期交所每天都有公告「臺指選擇權波動率指數」,還提供下載(https://www.taifex.com.tw/cht/7/vixMinNew)。

臺指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就是恐慌指數VIX

VIX編製的邏輯基本上就是篩選比較也代表性的履約價的隱含波動率,給予不同權重,最後得出一個加權平均的代表全市場的隱含波動率。根據期交所公告的資料,臺版VIX指數計算是依據臺指選擇權(TXO)為基礎,考慮其存續期間、遠期價格、履約價格間距及無風險利率等條件所計算出來。

臺指VIX的走勢,充分反映出市場的波動情緒,2021年5月12日臺股在盤中突然崩跌1,417點,臺指VIX也從開盤的28.2點爆漲到48.1點,大漲70%,隨著臺股收盤下跌縮小為680.76點,收在15,902點,臺指VIX也收在38.94點,漲幅為38%。

國際資本市場中,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編製的VIX恐慌指數被視為能反映出市場波動性的重要指標,根據Bloomberg統計,自1990年到2008年,VIX指數平均值約20,因特殊事件而導致交易人心理恐慌而在盤中飆破40的時期僅5次,在美國911事件後幾天,VIX來到43.74高峰,但S&P500指數在這一天的3個月後,報酬率反而達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