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會場外》「賺錢有數、環境要顧」 環保團體高喊要台塑提出明確淨零措施

環境議題

台塑(1301)今(9)日召開股東會,相對於公司在股東會場內公布亮麗的獲利成績,股東會場外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

今天股東會場外聚集眾多環保團體前往抗議,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等多個民間團體,除了要求台塑必須提出更明確的淨零路徑與措施,同時也要希望台塑能回應在海外投資造成的人權、環境侵害。

環團也以股東身份進入會場發言,向台塑股東說明台塑在氣候、人權議題上的表現若不能積極改善,不只影響企業永續經營的表現,更將嚴重拖緩淨零轉型。

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台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石化集團,在氣候變遷減緩與環境權、人權保障都負有不可迴避的義務。(攝影/林聖凱)

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台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石化集團,在氣候變遷減緩與環境權、人權保障都負有不可迴避的義務,並拿出針對全球 166 間合計排放量達到工業排放量 80%的排放大戶的氣候績效「氣候行動 100+」倡議,指出台塑集團方面,全台排放量最高且也屬全球排放量前百大。

趙家緯指出,台塑石化正式納入評比的九項指標中,其在淨零排放承諾、去碳化政策、資本配置一致性三大指標上,均未符合任一項要求。其他六項指標中,雖被評為部分符合要求,但短、中、長期減量目標,均被評定不符合抑制增溫 1.5 度的需求,相較於國際同業美國雪佛龍,至少在去碳化策略與 TCFD 均符合其要求,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更有四項符合要求,顯見台塑石化的減碳策略,仍落居其後。

他也提到,根據 MSCI 的 ESG 指數評比,其則被評為 CCC 等級,為評等中最差的一級,該評比中更載明台塑工業在此產業中,並未在任何一項 ESG 議題上被列為領導者,國際評比顯示台塑若不思改進,將面臨國際 ESG 投資趨勢邊緣化的風險。

環團也提出3項訴求要求台塑,一、 要求台塑集團提出符合升溫 1.5 攝氏度情境的短中長期減碳目標,跟上國際同業腳步;二、要求台塑集團明確支持對減緩氣候變遷有積極作用的氣候法修正,包含符合國際標準的碳定價政策等,莫拖淨零轉型後腿;三、要求台塑立刻履行其人權義務,針對河靜鋼鐵廠之設立、污染事件及後 續營運進行環境與人權盡職調查,透過完整的環境與人權影響評估,並與當地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意義對話,確保台資沒有持續侵害越南人民的人權,包含水權、食物權、健康權、以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去年一致通過的環境權。

台塑集團董事長林健男提到,台塑集團積極推動ESG,希望達到2025年減量20%、2030年減量40%,並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攝影/林聖凱)

對此,台塑集團董事長林健男也提到,台塑集團積極推動ESG,深化與石化本業的連結,除強化氣候變遷治理,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外,並規劃短、中、長期減碳路徑,以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碳捕捉、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等策略,希望達到2025年減量20%、2030年減量40%,並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

他表示,台塑集團針對環境保護面向再細分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循環經濟-能(資)源效率提升、循環經濟-塑膠回收、國際減碳倡議接軌、安全與綠色採購(包含運輸包裝)、可分解塑膠、可再生能源和綠能及綠色產品研發與綠色產業推動等8項重要議題。而林健男也擔任台塑「ESG推動組織」召集人負責台塑公司的ESG策略擬訂、目標規劃、績效監督與管理方針,每季召集各事業部檢討各項ESG業務執行情形,以達成減少耗能及污染、創造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