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大家都以為減碳認證是天價 但小農種碳的減碳認證費其實「零元有找」

努力小農

最近參加了2次有關農業減碳的會議,與會者普遍認為「農業減碳認證很貴,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農民怎麼負擔得起?」

國際自願性農業減碳,還有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的「雙認證」,這樣的國際通行的認證費,一個農民要出多少費用?答案是:「零元有找!」

大家都說減碳認證是天價

的確,在很多地方,認證是一個近乎壟斷的產業,充滿了不透明、不確定的神秘色彩,而且每年都要來認證,每次都要付出大筆費,在農業的方面無論是有機、友善環境、產品履歷認證,每個農民的認證費用都要數萬元,但由政府補助認證費用的絕大部分,而且另外還有每公頃農地補助數千元或上萬元,所以農民還能進行。

若是政府不補助,一個小農一年賺的錢,恐怕還不夠付這些認證費用。此外,還要3、4百項的農藥檢測費,每次就要3、4千元,每樣產品檢一次,就是好幾萬。

所以在「認證很貴」的慣性思維下,減碳認證一個案子在台灣也要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哪有小農能夠承擔?

全世界都在幫助小農減碳

在國際自願性減碳市場上,對農業方面有特殊的安排,因為農民不可能支付高額的認證費用、檢驗費用,而且小農的土地狹小,更不可能產生大量的碳信用,為了鼓勵小農參與國際減碳行動,國際組織在認證方面,給予小農更多的「優惠」。

減碳專案所有的開發成本、認證費用皆由開發單位承擔,小農不用付費(亦無註冊費、簽約金、解約金,小農因故退出,亦無需賠償)。

個別小農一公頃土地每年產生1噸的碳額度,就算直接賣到市場上,交易所得頂多就30美元,不可能支付認證費用,所以在減碳的專案開發商的角色就格外重要。合至少要有4千公頃以上,才且有具有經濟價值。

專案開發商必須找到足夠多的小農,聚合起來,形成專案,以專案規模而言,年減碳1萬噸以下是微型計劃,1萬噸以上,6萬噸以下,是小型計劃,以台灣現況而言,勉強做到專案計劃,如果能夠有上萬公頃土地減碳,才有到小型專案的規模。

減碳認證費用100%由開發單位負責,而且透明公開

以下是目前國際自願性減碳認證最大的的國際組織「黃金標準」公布的認證費用報價表:

所以第一年微型計劃合計約1.5萬美元,第二年即會審去約1萬美元。此外,在專案開發期間,還有許多人事、差旅、會議、展覽、訓練、行政等成本,皆由專案開發單位負責。

專案開發單位要靠認證出來的碳信用的交易來產生利潤,當每年碳信用認證後,開發單位要依每個小農各別產生的碳信用額度,支付每噸10美元給小農,然後在碳信用市場公開交易,交易的價差扣除成本、稅費等,產生的利潤再50/50與個別小農均分。

所以對個別小農而言,減碳認證小農不但不用付錢,如果按減碳方法學切實執行,還可以分得至少每噸10美元的碳信用權益,若賣得好,還可以再分得利潤。

種碳的碳交易所得雖然不多,但是開發單位依規定必須從專案開始的財務評估,到碳交易所得公開申報,基本上都在國際碳交易平台上公開揭露,以昭公信,並可避免黑箱交易的弊端。

小農種碳所得不多,光榮感無限

目前以黃金標準公布的交易金額,農業減碳每噸交易約15美元,或是因其減碳產生永續發展目標的量化績效優異,還可以取得更好的價格。

至於開發單位,就要用更好的服務,以及有效率的訓練、認證方式,取得更高品質,高透明度、高永續發展量化指標的碳信用,來獲取最大的效益。

以「努力小農App」作為小農種碳的MRV(監督、報告、驗證)工具,小農經過2小時的訓練,就能完成年度的減碳作業規劃,經過拍照、打卡、上傳,就能產生每次種碳活動的報告,在雲端產生可公開、可查證的資料,配合各地民間團體與消費者的「參與式保證(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PGS)」,進行自願性的參與式監督保證,讓小農的產品,包括農產品和減碳的碳信用)價值更高。

這樣的模式是由台灣獨創的,如果在台灣這樣小面積、多樣的小農形態可以成功,則放四海皆可行,這也是台灣小農對世界小農的貢獻。

所以如果方法對了,小農種碳,進行國際自願性減碳交易,小農根本不必付錢,而且可以賺得小額的碳信用交易所得,以及背後巨大的減碳、永續發展的績效成果,對台灣小農的行銷、光榮感,則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