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死亡數卻居高不下?洪子仁:「3大方向」降低重症、死亡率

新冠疫情

近日新冠本土確診數持續緩降,但死亡數字仍居高不下,雖21日死亡人數有稍稍下降為115人,但近2週幾乎都在150人左右。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目前確診個案數逐漸脫離高原期,預計這週會緩慢下降。」

洪子仁指出,這波疫情走到現在,目前的高點就是在5月27日確診數為94,808例,之後就沒有再高於這個數字。而目前的死亡數高點,則是出現在6月9日至11日這3天,「到目前只有這3天死亡數超過200以上,也就是5月27日的14天後。」

本土疫情逐步趨緩,為何死亡數仍居高不下?如何降低死亡率?

(延伸閱讀:中央重啟血清調查卻「疏忽」一件事......專家:捐血者為健康青壯年 易低估真實感染人數 )

死亡數不會再突破,但降到100以下還要一小段時間

洪子仁表示,這波Omicron可以說是2022年以來最大的疫情,而在全世界第一波比較具規模的疫情發生時,會造成易感族群、脆弱族群容易被感染進而傷亡。「這件事情顯示出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跟國外有一些基本邏輯不太一樣,像英國已經歷過不只一波疫情,甚至到第5波,5波之後有些易感族群跟脆弱族群,可能在前幾波就已經遭遇不幸,基本上進到第5波留下來的已經都是相對比較健康的族群。

他進一步指出,在比較死亡率時,不能只是片段式去看,必須拉長時間觀察。「6月9日到11日這3天之後,死亡數都沒有超過200以上,大概都在150上下,但也沒有回到100以下,這個就如同我們觀測到紐西蘭的疫情是一樣的。」

洪子仁提到,觀察紐西蘭的疫情可以發現,「他都在高原轉折20多天後才慢慢往下走,紐西蘭在3月6日盤整大約3週的時間,確診數才從每百萬人的3千到4千,一路回到1千至2千的水平,但對應下來的死亡數,死亡高點出現在3月6日隔一個月的4月3日,不過相對高點出現後,死亡人數一直停留在百萬分之2-4之間,都沒有很明顯往下,到6月死亡數都在這個區間移動,從來沒有到2以下。」

他解釋,「這代表死亡數一定是一個落後指標,基本上現在台灣每天死亡數在150人上下,其實也是在反應過去那一個月以來累積的大量確診數中,有些轉成中重症的,在治療過程中有人撐得住、有人撐不住,就會造成這個現象。」不過洪子仁預估,這一波死亡人數不會再突破6月9日至11日這3天,「但死亡人數要降到100甚至50人以下,可能還要再一小段時間。」

觀察紐西蘭的疫情可以發現,相對高點出現後,死亡人數一直停留在百萬分之2-4之間,沒有明顯往下的趨勢。(圖片來源/洪子仁提供)

洪子仁:台灣在Omicron死亡率上並沒有特別高

洪子仁進一步解釋,台灣已經脫離死亡高峰點,「但是脫離高峰點不代表會馬上下降到0,照目前來看會先下降然後往右趨緩。」他強調,對死亡率的比較還是要謹慎,因為死亡率牽涉到的範疇較大,「包含感染人數是年輕族群還是65歲以上的長者較多,染疫的組合會影響到死亡人數的情況,長者染疫人數越多,死亡人數就會越多。」

他也以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分析指出,「如果用全人口致死率來看的話,目前台灣在萬分之1.9,Omicron的確診數因為每個國家的檢測通報方式不同,可能會有黑數存在,但死亡數的偏差可能性比較小,Omicron的致死率台灣目前是萬分之13.3,日本是17.2,但南韓跟紐西蘭只有10,乍看會以為日本的表現比紐西蘭、南韓差,其實全人口死亡率日本是萬分之1.0,是G7裡面防疫最好的,就是用全人口致死率去比較。

洪子仁指出,台灣的全人口死亡率從萬分之1.9還會再往上攀升,有可能往紐西蘭2.6跟南韓3.6靠近,「但起碼有件事情是確定的,表列這5個國家都是屬於開發中醫療沒有崩潰的、醫療水平相對高的國家,如果死亡率在這個範圍內,其實從一個角度看,台灣在Omicron死亡率上並沒有特別高。」

洪子仁指出,若以全人口死亡率來看,台灣在Omicron死亡率上並沒有特別高。(圖片來源/洪子仁提供)

專家建議「3大方向」降低重症、死亡率

不過洪子仁也強調,目前這個時間點還是應該積極避免重症、死亡人數的發生,可從三大方向著手:

1. 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

洪子仁表示,從疫情發展至今可以看出來,較容易發生傷亡的族群就是長者,「防疫重點應該集中80%的心力處理65歲以上長者,讓他們把疫苗打好打滿。」他指出,台灣目前65歲以上2劑疫苗覆蓋率只有87%、75歲以上只有75%,「這個其實都低於紐西蘭、南韓、日本,這些國家65歲以上起碼都在90%以上。」

2. 長照機構增加快篩密度

洪子仁強調長照機構長者快篩不能2天篩一次,「應該要天天篩,因為唯有增加快篩密度,才能早期找出65歲以上長者感染的對象,及早快速投藥避免重症跟死亡。透過篩檢找出易感族群,提早發現他被感染,甚至透過PCR檢測。」

3. 加速5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疫苗

洪子仁指出,美國FDA已經通過5歲以下幼兒也可以施打疫苗,應加速讓5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疫苗,「透過嬰幼兒疫苗接種,一方面保護嬰幼兒避免重症,一方面是避免幼兒把病毒回家傳給家中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