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屢嗆發射核武 奧地利、紐西蘭質疑大國「核威懾」根本沒用

核武

本文作者為:

查倫柏(Alexander Schallenberg),奧地利外交部長;

特福德(Phil Twyford),紐西蘭裁軍及軍備控制部部長。

前情提要: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以來,屢次明示暗示不排除動用核武,引起國際高度警戒,《禁止核武器條約》(TPNW)6月21-23日於奧地利召開首次締約國會議。

TPNW旨在全面禁止研發、製造、試驗、擁有、轉移、使用和威脅使用核武,其於2017年在聯合國通過、2021年1月22日生效,至今獲得86國簽署、62國批准,然而9個擁核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北韓)並未簽署TPNW。

奧地利和紐西蘭或許地理上相距甚遠,卻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原則。長久以來我們一起反對核武、關切核裁軍領域缺乏進展,今日顯得尤為重要。

冷戰結束後,儘管核武威脅未曾消失,90年代初核武庫存大幅削減始終代表一種進步,然而這項裁軍趨勢陷入停滯。30年過去,9個擁核國家握有約1.3萬枚核彈頭,而且他們不但未能逐漸淘汰核武庫,甚至還大舉展開現代化升級、改造及擴充。雖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瞭解使用核武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出現核升級、核誤判、核事故的風險卻不斷提高。

「核威懾」真能有效確保安全?

不久前才發生的事情為我們敲響警鐘。1月初聯合國安理會5大核武國家重申1985年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和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聲明,「核戰打不贏,也千萬不可打」(a nuclear war cannot be won and must never be fought)。然而2月,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就在入侵烏克蘭時威脅動用無差別攻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核武。

我們嚴正譴責普丁的核武威脅,這在全球挑起一場關於「核威懾」(nuclear deterrence)價值的新辯論,這也凸顯出締造無核世界這項集體目標,與核武國家持續依賴核武之間的嚴重分歧。

這樣的「不和諧」在《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中同樣顯而易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等擁核大國,和奧地利、紐西蘭等無核武國家經過一翻「激烈的討價還價」(grand bargain)後,NPT於50多年前生效。

NPT簽署國承認,裁減核武終是阻止核擴散最有效的方法。儘管近幾十年來核擴散風險不斷增加,之前取得的具體進展卻停滯不前。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將世界推向災難邊緣60年後,我們發現自己再次處於核升級的威脅之中。

9大擁核國缺席《禁止核武條約》

紐西蘭、奧地利這等規模的國家無法強制別國遵從我們的意願,但在鼓勵展開建設性改革方面,我們也遠非束手無策,尤其當我們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合作的時候。2017年7月,我們與120多國一同通過新的《禁止核武條約》(TPNW)

TPNW徹底闡明我們反對核武的立場。TPNW與NPT一致,實際體現我們致力於裁減核武的承諾。TPNW奠定於堅實證據,包括使用核武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以及與核威懾相關的風險因素。

TPNW向那些握有核武決策權的人提出尖銳問題。決策者必須思考以核武保障國安的永續性,尤其是當這種策略將威脅本國、他國人民乃至於全體人類的生存。TPNW也賦予絕大部分「不接受核威懾作為合法安全基礎」的國家發聲的權利。我們認為,相信核武能確保安全是一項根本性錯誤,事實上核武對我們所有人、我們的未來世代都構成深遠威脅。

TPNW同樣是一種方法,將公共辯論和資源導向那些深受核武影響的人,尤其是受到核武試驗衝擊的太平洋國家。TPNW以證據為本,聚焦核武帶來的人道主義後果和生存風險,使其具有推動改革的巨大潛力。

擁核武、反核武國家應持續對話

6月21-23日,TPNW締約國將於奧地利維也納舉行首次會議。我們確實還有許多未竟的工作,但我們也應承認,這場會議本身就是一項重大成就──它凸顯出當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公民社會組成強大聯盟,能獲得什麼樣的成就。類似的聯盟在禁止「人員殺傷地雷」(anti-personnel mines)、集束彈(cluster munition)等領域發揮了作用。

此外,一些核武聯盟國家(例如核保護傘國家)及非締約國以觀察員身分出席TPNW會議,對此我們深表歡迎。即使我們對「核武安全」有效與否抱持不同見解,我們依然重視他們將其對核武後果、風險及挑戰的看法帶至國際對話。這樣的對話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前核武風險已攀升至數十年來最高峰。

TPNW無法快速解決問題,卻能形成國際壓力,並協助世界重回核武裁減軌道。考慮到核武對人類的根本性威脅,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奧地利和紐西蘭將繼續領導上述工作。為了捍衛人類利益,我們將繼續與一切有意願的國家和公民社會夥伴合作,好解下懸在我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Damocles sword)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