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鐵路大罷工》不加薪日子難過?金磚四國之父:把政府當搖錢樹 只會讓通膨更嚴重

經濟

本文作者為:「金磚四國」(BRIC)之父歐尼爾(Jim O'Neill),他曾任英國財政大臣、高盛資產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董事長。

前情提要:英國通膨來到40年來高點,4萬名英國鐵路員工連日發起罷工,訴求為加薪以因應通膨以及承諾不強制裁員,該國鐵路系統25日幾乎完全停擺;據說教師、律師、醫護人員、清潔人員等也在考慮罷工、要求提升待遇。

近來有很多關於70年代經濟衰退再現的討論:英國5月通膨率高達9.1%,媒體充斥關於破壞性罷工的報導。

但70年代的經濟衰退真的會出現嗎?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資支出、貨幣及財政政策。當然還需要考慮一些全球因素,包括新冠肺炎、不確定的中國經濟前景、俄烏戰爭,還有全球政經治理普遍的負面動盪狀況。

不加薪日子難過,加薪通膨又會更嚴重?

隨著勞工要求提高薪資,長期通膨預期已成中心議題。6月初眾所矚目的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通膨預期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未來5年的通膨預期值從3%遽升至3.3%。這相當令人擔憂,它對那些(跟我一樣)一直認為描繪中長期前景的證據仍相當不明朗的人而言,堪稱一大打擊。而其他(金融市場之外的)調查顯示,最近能源、食品和消費物價的飆升都是一次性事件,而非真正的通膨跡象。

然而,如今更大的風險在於通膨預期造成的不穩定。美國聯準會(US Federal Reserve)和其他國家的央行因此處境艱難,因為它們絕不能讓這種趨勢固定下來,否則我們就會回到50年前的黑暗時期。英國央行最近升息25個基點,而它之後公布的會議紀錄明顯比過去更具鷹派色彩,顯示未來幾週和幾個月將提出更多升息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薪資談判成為經濟前景的一項決定性因素。考慮到薪資遽增的風險變高了,我認為英國政府對幾大鐵路工人工會採取強硬立場是正確的。政府必須向民眾和媒體清楚表明:儘管8-9%通膨率會顯著衝擊民眾的可支配收入,但這主要是由能源和食品價格飆漲所致,而造成它們漲價的問題終將緩解。如果我們希望讓通膨率回到過去20多年維持的低點,最糟的方式就是大規模且永久性地增加公共部門的薪資支出──除非他們能以同等程度增加生產力以證明加薪合理。

此外,公共財政將承受更多額外壓力,關於稅收和公共支出合理水準的困難辯論將變得更複雜。我是以「兼益」(profit with purpose)理念的支持者、「北方經濟引擎夥伴計畫」(Northern Powerhouse)副主席及投資公司Northern Gritstone主席身分寫下這篇文章(編按:Northern Gritstone位於英格蘭北部,由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共同成立)。目前我們需要放手讓決策者控制通膨,尤其是長期通膨預期。

政府不是搖錢樹,把民眾荷包變大無助緩和通膨

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應當具備三個要素:首先,政府必須允許央行採取必要措施以控制物價;第二,政治人物必須停止營造「政府有顆神奇搖錢樹,一切問題都能透過把錢從樹上搖下來迎刃而解」這種印象。如果政府想展現自己積極主動應對問題,應為財政政策建立一個經過審慎考慮的框架。

這方面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前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著名的「黃金法則」(Golden Rule)該法則規定公共部門可以借款以支付資本投資,但經常性支出必須由稅收和其他收入承擔。現在我們迫切需要一個「黃金法則」修訂版保護並鼓勵公共部門的投資支出。

第三點與上述相關,政府必須更認真對待一般性長期投資支出,特別是和落後地區「升級」有關的投資。決策者應讓企業死了減稅這條心,除非它們能提出證據證明減稅確實能提高生產力。過去幾十年來,政府的企業減稅措施似乎並未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促使企業加強投資、增加生產力。

更好的做法,是支持較不發達地區具有較高風險的企業和產業(例如創投),同時更嚴格規範股票回購這類管理資產負債表的狡猾手法(或許僅在有確實證據表明,企業生產率會因此提高時才准這麼做)。同時,政治領袖需要向民眾──特別是數百萬名低收入勞工──解釋,在控制通膨的過程中,為何接受部分實際收入降低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如果不能穩定物價或提高生產力,大方加薪、實施寬鬆財政或貨幣政策都不是經濟永續之道,而不過是一些虛假的承諾。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