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甲人留下的專屬之處 大甲三寶文化館

地方人文

由裕珍馨文化基金會所成立的「大甲三寶文化館」,是裕珍馨的創辦人陳基振一直想要保留的公益開放空間,以「保留舊文化、發揚新文化」的精神,守護著大甲的文化,也讓在地的文化資源有更多發展空間。

留給大甲人的專屬場域

裕珍馨董事長陳裕賢對於他的父親陳基振有許多深刻的回憶,裕珍馨草創初期,位在巷口,是一家小小的麵包店。陳基振做生意秉持著一貫的誠信與良心,從不使用植物性奶油、給客人的產品絕對是足斤足量。

大甲三寶文化館每年策畫四到五檔展覽推廣在地藝術與文化。

陳裕賢曾覺得這樣的父親很傻,但在經歷了其父從生病倒下、臥床成為植物人接著過世的種種,那些父親曾經萬分叮嚀、囑咐的話語在陳裕賢的腦中翻攪,他才深刻明白,那些曾經覺得父親很傻的事情,是裕珍馨所打下的基礎關鍵,忠於顧客、對顧客誠信,才是生意越來越好的基石。

從前,陳振基一直告訴陳裕賢,希望店內「有個樓層是提供給大甲人用的」,這句話陳裕賢一直銘記在心。大甲是一個充滿特色的地方,鎮瀾宮的媽祖信仰年年吸引眾多信眾前往參拜,造就了大甲三寶媽祖、帽蓆、奶油酥餅的產生。如此珍貴且富有特色的在地文化,2004年,陳裕賢在前臺中縣文化局洪慶峰局長的建議之下,於裕珍馨光明旗艦店的2樓空間,成立了大甲三寶文化館,實現了陳振基所說「給大甲人的樓層」之願望。

空間雖然有限,但減少常駐展品、增加展演空間,更能讓空間的流動更加多元。陳裕賢依照洪局長的建議規劃,邀約了許多大甲的藝術家前來開展,提供給在地人才一處展示作品的空間。

裕珍馨董事長陳裕賢遵循父親的願望,打造大甲三寶文化館。

常駐展品中,有「大甲懷舊照片」、「大甲帽蓆編織場景」、「古早奶油酥餅製作場景」及16尊「媽祖一生故事木雕」,將大甲的特色與文化細節展露無疑。

提供在地人的展出空間

大甲三寶文化館致力推廣在地文化,扶植藝術家,鼓勵藝術創作,歷年來展出許多大大小小的作品,1年大約會策劃4至5檔展覽,如大甲出生的在地漆藝師廖勝文,鑽研夾紵漆器,多年來致力漆藝創作不輟,打底、刮灰、貼布、脫胎、裝飾等工序均細膩處理,廖勝文的珍貴作品都在館內盡情發揮創作及展示。

大甲的藺草帽蓆隨產業外流消失,館方也規畫展區保存推廣。

大甲三寶文化館裡,也陳列著1件無價之寶龍鳳蓆。大甲盛產藺草,日治時期,藺草編織的手工藝就已扎根於大甲,而龍鳳蓆更是早期大戶人家嫁娶禮俗中的必備品,隨著時代變遷,藺草編織的技藝慢慢消失於時光洪流中,但朱周貴春與丈夫朱木紅仍然守護著傳統。

大甲三寶文化館裡收存的龍鳳蓆正是出自於朱周貴春之手,為了保存這珍貴的龍鳳蓆,大甲三寶文化館用兩塊玻璃板固定龍鳳蓆,並於貴客來訪時才會點亮燈光,從玻璃背板透出來的光芒,使蓆上龍、鳳的編織圖樣更加清晰明顯,令人驚嘆。

近期展出的「毬.織」是吳黃貴香、吳品慧母女的作品聯展,吳黃貴香曾是絲襪花老師,接觸到日本傳統工藝手鞠毬後,陸續完成100顆獨一無二手鞠球。而女兒吳品慧則從事室內設計15年,接觸到纖維工藝後一頭栽入,一路走到現在。本次「毬.織」聯展也是母女倆首次合作展出,從編織的一針一線當中,蘊藏著母女相處的生活點滴、過往的記憶,格外讓人感動。

延續父親信念的單純堅持

陳裕賢說,大甲三寶文化館在疫情前年年都舉辦繪畫比賽,從臺中地區慢慢擴展到全國性的比賽,歷年來看到學童們參展的努力、獲獎後得到肯定的燦爛笑容,對陳裕賢來說別有意義。從過去認為父親「有點傻」,到自己經營裕珍馨,秉持著父親的堅持與理念,一步一步走過文化傳承的歲月,其實看到參觀展覽的遊客專注凝神、認真做畫的小朋友充滿成就感的笑容,都是讓他一直堅持延續大甲三寶文化館的動力。

雖然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得不暫停舉行多年的繪畫比賽,除了期盼疫情趨緩能夠恢復比賽外,裕珍馨也正在規劃更大的展示空間,將現有的展出方式與形態再加以改進,希望能夠提供更多藝術工作者更寬廣、良好的展示空間。

大甲三寶文化館藉由展覽來推廣大甲地區的珍貴文化,結合在地特產、宗教文化,希冀能夠讓來訪的遊客感受到大甲的美好,在這充滿歷史文化的場域,細細品賞大甲的傳統文化,以及裕珍馨一路走來的珍貴堅持。

大甲三寶文化館

 臺中市中區三民路二段81號

 每週一至週日08:30-22:00

(各檔展期與休館日請依官方公告為主)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