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旋轉門條款」呢?吳清基卸任後任6私校董事、4校講座教授遭指「最強門神」

教育議題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日前揭露,台灣私立大專校院中,仍有近6百位退休後同時領取退休金月退與私立專任教師以上薪俸的「雙薪教授」。

然而,高教工會交叉比對後更發現,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自2012年下台後,不只擔任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還擔任6所私校董事、4所大學講座教授,堪稱台灣教育行政史上「最強門神」。

(更多新聞:月退、薪俸我全都要!雙薪教授領好領滿卡死近千位年輕博士任教機會

時間管理大師?吳清基影響力跨足17個學校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指出,吳清基曾任教育部長、次長時間超過3年半,擔任技職司與中等教育司司長超過7年,在教育部擔任要職逾10年的吳清基,在2012年後更忙,且忙的事幾乎全與任上主管業務機關直接相關。

盤點吳清基2012年之後的經歷,包括擔任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還從2012年開始陸續擔任首府大學、明道大學、大葉大學、輔英科技大學、文化大學,及私立中山國民小學等6所私校董事,此外還是淡江大學、大葉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科大等4所大專校院講座教授。

同時,他還擔任台塑獨立董事及2020年曾任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

陳柏謙表示,吳清基不只打破一般人對「雙薪教授」或政府機關退休再任「門神」的貧乏想像,也堪稱是「時間管理大師」,更扎扎實實示範何謂退而不休、退休口袋更深的黃金人生,高教工會初估吳清基2012年退休後至今至少賺進3380萬元。

明道、首府大學爭議吳清基的角色是?

陳柏謙強調,雖然吳清基的影響力可以跨足17個學校非常荒唐,但高教工會真正批評的是教育部一貫的「門神傳統」,「門神最大的重點並不在他帳面上領了多少錢,而是他用他前官員的身分,幫這些學校不公平、不正義的喬了哪些事情,阻擋了哪些應該要有的監督。」

以吳清基目前仍擔任董事的明道大學為例,陳柏謙指出,吳清基剛好在兩年前爆發一系列有關學費、捐資、境外生等重大爭議與弊案期間進入明道大學董事會,當時吳清基被批評是明道大學找「門神」換取教育部的「前官禮遇」,來維護董事會立義,吳清基當時還信誓旦旦說,若明道董事會做不好,他馬上辭職,結果去年10月明道大學仍遭媒體報導持續爆發弊案,卻不見吳清基下台。

另外,5月傳出「主動」申請停辦的首府大學,吳清基從2012年起擔任董事,而高教工會接獲被逼退的教職員反應,學校舉辦停辦說明會,主導整場會議,不斷表示學校非立即停辦不可的,不是董事長、也不是校長,正是吳清基根本就是以教育部部長之姿,對教職員變相施壓的惡劣行徑。

值得注意的是,首府大學董事會除了吳清基外,還有前教育部次長楊國賜與陳德華,陳柏謙批評,簡直是「教育部退休高官的聯誼會」。

(更多新聞:吳清基和2位前教育部高官都是董事 台灣首府大學主動申請停辦是哪招?

6年過去「吳清基們」教育部還有要管嗎?

高教工會聖約翰科技大學分部召集人蔡麗惠也批評,同樣擔任過高教司司長、該校目前校長黃宏斌,被董事會找來擔任校長後,竟然開始違反欠薪長達3個月,而且以不排課的手段,逼迫基層教師同意減薪,造成200多堂課沒有老師,而諷刺的是校長與一級主管全部領全薪。

政大社會系教授黃厚銘說,「我們常常在戲稱台灣的大學都是『教育部大學』,教育部對各大學的走向有很大的干預權利,假設教育部對大學所進行的管制或政策引導是有道理的,…,初衷是要讓大學變得更好,可是卻又縱容這些門神們有機會去影響評鑑的結果、經費的分配,這樣結果也不會是好的」。

黃厚銘呼籲,教育部應該展現魄力,至少要打隻老虎讓後來的人有所警惕,他也點名,陳德華在2015年備詢時表示,沒有要到私立大學任職的規劃,結果2016年退休就到大葉大學與華夏科技大學擔任講座教授,2021年還擔任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執行長,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品德教育示範。

實際上,2016年教育部曾經在回應高教工會訴求時,曾發新聞稿表示將在《教育部組織法》中增列「旋轉門條款」,避免產生不當利益衝突,當時的教育部長是潘文忠,6年過去了,潘文忠也重新回鍋教育部,但仍不見旋轉門條款的增列,而潘文忠也噤聲了。

吳清基:應尊重大學自治自主辦學的發展空間

吳清基則發聲明回應,他擔任台灣教育大學系統7所學校的總校長,這是義務職工作,並未支領任何待遇,每年還要募款上千萬元給七校偏鄉弱勢學童,做課輔工作,並帶領七校國際招生及國際兩岸教育交流,6所私校董事也都是都是學校遭遇到校務發展的困難,請求教育專業協助,也並沒有支領任何酬勞。

另外,擔任4所大學講座教授,除淡江大學須到校上課,指導研究生論文寫作,主持相關研究專案及會議,並出版著作發表論文,學校有給予薪資酬勞外,其他各大學的講座教授,都沒有支領任何酬勞,完全是義務職。

吳清基也說,大法官已做解釋,並不違憲,教育部也做了因應處理。至於私立大學校院會選擇退休教育同仁任職,應有其考量的利基,呼籲高教工會應尊重大學自治自主辦學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