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出師表」送到孩子心底  陪著孩子長大

職人

張玲瑜

「Taco 老師.墨力全開」臉書版主,臺師大國研所碩士。曾任教永吉國中,目前為海山高中國文科教師。聯合報第一屆翻轉U 教師高中職組全國總冠軍,102 學年度教育部「全國推廣閱讀績優教師」,新北市閩語國語朗讀中教組第一名、第二名,和諧孝悌演說社會組第一名,高中國文學科中心「我們這樣教國文」教案分享講座教師,臺灣電視台TVBS 教學專訪:「詩經這樣變身,浪漫這樣發生」,華視新聞教學專訪:「圖解水滸傳,古典文學變有趣」,各地教學分享近兩百場。

撰文.照片提供/海山高中 張玲瑜老師

「諸葛亮最後失敗了,原因是什麼?」「他『臨表涕泣』流下男兒淚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是思辨的好素材,並不會有標準答案。只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就是真正的思辨。海山高中張玲瑜Taco老師,結合現代生活與古文,以新奇有趣的教學方式,帶領孩子深入中國文學精彩的世界。

「老師,《出師表》太長了。諸葛亮應該講重點,不然劉禪會聽不懂。」

「哎呀,你不懂。」有人替我答腔。

「交代豬隊友,最好每件事都講清楚,漏了一樣,就會爆在那裡。」

《出師表》寫在建興五年,建興是劉禪的第一個年號,換言之,當時劉備已經死了五年,這五年之中,諸葛亮受封武鄉侯、領益州牧,主掌軍政大權,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不斷地累積實力,又平定南中,並且讓對方心服口服。安定了後方大患後,適逢曹丕過世,消息一傳來,諸葛亮決定利用這個時機,領兵北伐。

「聽起來孔明安排得不錯,為什麼《出師表》最後會寫到『涕泣』?」

杜甫的名句說:「英雄常使淚滿襟」,諸葛先生不是愛哭的人,北伐未果即辭世,白帝託孤時,他哭著說:「劉備你放心吧,我會好好輔佐他!」《出師表》裡,自己寫到最後不知所云,想著想著,情緒好複雜,臨表涕泣,這個心情,同學能懂嗎?

代入角色,換位思考 《出師表》是給豬隊友的一封信

「老師,這個我很懂。跟豬隊友在一起做事,常常會被他氣到不行。」

從那一堂課起,《出師表》就成了同學口中「給豬隊友的一封信」了。

「你被氣過嗎?」

「有。」同學都笑著。我突然有一個靈感,「諸葛先生,您當初是怎麼願意跟那個豬隊友在同一組的呢?」

「我……覺得我可以hold 得住。」

我喜歡這個答案,很自信,也很真誠。

「你為他做了什麼事?」

「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們在做的,他只要不要給我們找麻煩就好。」

啊,出師表的最後一段,孔明歸納說:討賊興復之效,自己會盡力;進盡忠言之責,讓郭攸之費禕董允負責,劉禪,負責「察納雅言」聽大家講話。這是國君的責任,看似合情入理,但有一種隊友,他的主要工作是不要給大家找麻煩,難道不是嗎?

「你跟他說話的時候,是鉅細靡遺,還是言簡意賅?」

「萬一你沒有把細節說清楚,他應變不來;萬一你說太多,他記不起來。豬隊友就是很煩。如果他是那種明明不懂又很怕沒有參與感的人,容易冒出事端,我可能不要讓他知道太多,可是他其實人還不錯,只是真的什麼事都搞不清楚,忘東忘西,如果他不做事,同學也會有意見,所以我只好一直LINE 他提醒他。」

有意思。如果他什麼事的不做,也是不行的。基本上劉禪在諸葛亮在世之時,十分尊重諸葛亮,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撐了三十年。諸葛亮為什麼北伐之前反覆叮囑,因為他放心不下,也因為他知道講了還算有用。為什麼頻頻叮囑,答案就在這裡。

「你用一個形容詞總結一下你與豬隊友相處的經驗?」

「累。」他說。

我們常常明明覺得好累,還是把事情扛了下來。為什麼呢?劉備對諸葛亮極其看重,尊重,到死前,還拜託他好人做到底,話裡又含著為他屈居人臣感到委屈的意味。諸葛亮遇到的,難道不是明主嗎?諸葛亮選了劉備,而且,就這樣,一個人才,就為那個人的理想,千千萬萬遍。那種五味雜陳,偶爾辛辣得讓他掉下一兩滴淚。對於兩世的忠愛之情,令他在艱困的北伐之舉前,內心澎湃不定。連劉備死了,還把那一份愛,延續到劉備的兒子劉禪身上。

跨域連結,領導人必備的語言特質

《出師表》不只是讓我們瞻仰諸葛亮的人格與情操,還可以談素養,它讓我們看到一個對團隊忠誠的人,一個忠誠的領導人,應該有怎樣的語言特質。真正的領導人氣質,不只是像諸葛亮教劉禪的「不要給團隊找麻煩」而已,廣開言路、執法公平、親賢遠佞,是領導統御的重要品德,這是諸葛亮明著說的要點,在《出師表》中,至少還可以找到三個潛在的領導人語言特質。

我參考凱文.莫瑞的《領導者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用其中的幾個關鍵能力來檢視,看到很多原來沒有看到的點──

一、懷抱強烈觀點的人較能影響群眾

《出師表》儼然是一篇長輩臨出門的叮嚀交代,每一項都切中劉禪的弱點,句句話不虛發⸺_「引喻失義」是因為他某天說錯話,諸葛亮提(教)醒(訓)他「絕對不能再說錯話了」;「親賢遠佞」是叫他不要再跟誰當朋友,誰是賢?諸葛亮一個一個點明。當同學們交了女朋友,父母親第一個關心的是:她是一個良家婦女(善良的女孩)嗎?從某個角度看,諸葛亮就是劉禪的長輩,我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在團隊中,「擁抱強烈觀點」、能夠「具體地指出問題與實踐方向」的人,也往往會是有影響力的那個人,也是會把團隊帶到正向的道路的人。

二、在企業中加入情感的必要性

很多人關注到這篇文章中:文章一開頭,指出局勢危急之前,他說的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是一個帶有感情的開頭。在文章的後半,諸葛亮也情不自禁。在這個特別的時候,向劉禪談談往事,「剖情表態」也是領導語言的一部份,要凝聚意志,不能只是論述。適可而止真情流露的諸葛叔叔,更教人愛戴、尊敬。

三、人們熱愛能激勵人心的使命

末段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過去我認為這一課,好像是臺灣軍政教育的一部份,如今我用語言特質重新審視,看到諸葛亮的語言裡總是給人一種希望,這對欠缺自信,實力虛弱的小國,特別重要。使命有些遙遠,但是願景的語言可以激勵人心。

回顧我們從《出師表》這篇文章,就看到了這三件事。現代同學在文言文的學習上,越來越虛弱,身為一個國文老師,我們能做的,是藉由一篇經典,帶著同學深入體會,而且思考。文言文的課程設計,如果把「暖身」、「代入角色,換位思考」、「素養導向」三者合一,不只讓同學深入體會,還讓我看到過去沒有看見的新風景。

思辨的教學,有時候像是讓同學在課堂上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但那只是表象。在那些針鋒相對的火光中,他們的思緒更明亮了⸺_看到細節,看到爭點,往「有效決策」、「整合意見」的格局向前一步。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幫助他們在未來,踏出更穩健的步伐。

特別説明

原文收錄在2021 年1 月聯經出版的《黑特國文課本研究院》,感謝聯經出版鼎力協助,同意轉載。

不相信課文,正是讀通課文的開始。

思辨閱寫推手張玲瑜老師,把學生的犀利改寫成一篇篇教學啟示錄,由黑特建構精準閱寫與邏輯思考素養。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