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的價值觀」 而非東西價值銷售的時代來臨了

書摘

本書設定的讀者群,是所有想加強訊息傳達力的人。

主要設定客層是自營業者、創業家、商店店主、想利用社群網路建立品牌的經營者或公關負責人。針對還沒決定想做什麼,但想出人頭地的人、希望自己在公司內更有影響力的商務人士、正在求職的人,提供有幫助的內容。

雖然這是一本文案作家談寫作方法的書,但講的卻不是「只要有這句話讀者就會點擊」、「只要這麼寫就會爆紅」的技巧。本書談的寫作方法,目的不是為了短期內提升營收,而是為了獲得長久信賴,成為持續暢銷的人。

本書推薦大家用文章展現自己的人格,成為受顧客長久喜愛的人或公司,而不是像流星般一閃即逝。

傳達人格,遇見「可以長久往來的顧客」

確實傳達個人或企業的人格(價值觀與重視的事),一開始就只會吸引到「可以長久往來的顧客」。傳達訊息時不展現人格,只想著不管是誰,只要會買就好,總之就是要衝銷售量的話,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集客並增加營收,最終卻會因為顧客後來發現「我本來沒有那個意思」、「沒有我想像中好」等原因,流失顧客。這樣的話,下次集客一切又要從頭再來一遍,永遠都在煩惱如何集客。

越來越多人利用各種社群網路傳達資訊,但現狀是許多資訊都很零碎,如「總之就每天寫部落格吧」、「Twitter擄獲一萬粉絲的方法」、「活用Instagram建立有自我特色的事業」等等。某人的成功法則如果只是個人的灰姑娘故事,其實並不具有重現性。

十年來我為了這些想傳達自己的工作價值的人,舉辦講座與研討會。我的感想是能寫出讓人感受到「人格」的文章,才是最強的人。不論是個人或公司代表人,能寫出看出那個人「人格」的文章才能吸引人。明擺著就是「想賣這個商品/服務」的文案沒有任何魅力可言。

特別是近一、二年來,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社群網路其實就是玻璃後的世界,檯面上說得再好聽,其實內心的盤算早就已經人盡皆知。

購物時的兩種模式

資訊爆炸的現代,人類的購物行為大致可分成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為了買到更好、更便宜的東西,會比價、比規格。

第二種模式則是因為喜歡某人或某品牌,不管價格內容就買了。

看不到人格的品牌通常只能成為第一種模式,陷入價格戰、規格戰。只要有更便宜的商品問世,即使功能一樣,顧客也很可能變心流失。

今後的時代應該以第二種模式為目標,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社群網路建立第二種模式的狀態,不需要花錢。

重點不是「用什麼、如何用」,而是「寫什麼、如何寫」。當大家都用一樣的工具,靠工具的使用方法決一勝負時,學會「持續暢銷的文章寫作方法」的人,才能脫穎而出。

靠人格雀屏中選,其實是以前就有的做生意原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買保險或汽車等高價商品時,消費者會根據「我想跟這個人買」的想法做選擇。另外顧客常跟著達人型店員或補習班名師走,也是一例。現代的商品/服務都已經有相當高的品質,越來越難靠規格或價格勝出,只能靠「人格」吸引顧客。

所以該怎麼做才能成為「靠人格雀屏中選的人」呢?本書就是要從文章寫作的角度,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說到要成為網路紅人,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讓人不禁想點擊的用字遣詞」、「網路爆紅文章的寫作方法」。但這種做法其實只會收到反效果。

利用讓人看了就不禁想點擊的標語,的確可以讓商品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厲害。但如果消費者之所以購買,不過是因為「被激起購買欲,沒有多想就買了,其實根本沒有這個需要」,對品牌來說反而是失敗。

因為現在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買了就好」。

在人口減少,購買意願也降低的現代,重要的是「和每一位顧客長久往來」。

時代已經不同了,文章也應該有所改變了。

(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社群網路不是賣場

越來越多企業或個人試圖透過社群網路增加購買與顧客,但許多人還是把社群網路當成是「促銷工具」、「集客機器」。只要在社群網路上介紹商品,自然賣得掉,但這是錯誤的想法。社群網路是和顧客建立關係的場所,並不是「賣場」。

圖1是利用社群網路集客的架構。要在網路上集客、銷售,有三大步驟:

步驟1  尋找

首先要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利用社群網路如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可以根據你的目標客群常用哪一種、哪一種比較適合你,來決定要使用哪種社群網路。要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接觸點當然越多越好,但也沒必要每一種都用。

步驟2  成為粉絲

社群網路的發文會在動態上一閃即逝。即使追蹤了自己感興趣的人,他的發文也常埋沒在其他眾多發文中。光是在社群網路上追蹤你,還無法形成緊密關係。

要讓顧客反覆觀看,最有效的媒體就是部落格和YouTube。部落格和YouTube的特點就是顧客只要喜歡,就可以立刻看到過去的文章、影片。反覆觀看多次後,你的價值觀和商品魅力就會一點一滴地植入顧客內心。「note」(2014年成立於日本,發布諸如文字、照片、插圖、音樂和視頻之類作品的媒體平台)和音頻媒體也包含在這些媒體中。

步驟3  購買

不論是社群網路、部落格還是YouTube,都是「等待」對方收看的媒體。相對地,自己可以主動推播的媒體則是電子報和LINE官方帳號(前LINE@)。為了取得這個人(企業)的資訊,連電郵地址或LINE都願意註冊的人,已經比一般人更有機會成為顧客了。銷售單價高於社群網路和部落格的商品/服務,就可以透過電子報銷售。

即使是電子報和LINE官方帳號,重點仍舊在於「要寫什麼」。如果只是新商品資訊或超值促銷活動的資訊,消費者早就看膩了。目標應該放在寫出一篇讓人覺得「雖然是通知但卻很有幫助」、「雖然是通知但卻很有趣」的文章。

免費提供如此有用資訊的人會獲得消費者信任,然後只要時機對了,就會想買他的商品/服務,時間可以配合的話就想去見見他。這種文章正可以強化消費者的這種心理。

不過電子報和LINE都是要消費者「專程註冊」的媒體,自己什麼都不做不可能有人會靠過來。所以必須給他們動機,讓他們起心動念「來註冊吧」。

(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社群網路的發文很有趣,那也來看看電子報吧。能讓人這麼想當然最好,但如果很難做到水到渠成,最常見的手法就是「新會員註冊活動」。也就是「註冊就送你影片、聲音、PDF文字檔等,所以來註冊吧」的做法。

我自己也曾被贈品吸引,註冊了許多電子報和LINE。但如果註冊之後收到的電郵或LINE很無聊,對方可能就會封鎖你或取消訂閱。所以用心策畫出一個很棒的活動,但「後繼無力」的話就沒有意義了。

此外,尋找→購買的模式大多不透過社群網路,而是由搜尋引擎或廣告,直接連到官網、到達頁面(為了銷售一項商品/服務的頁面)、郵購網站等。所以搜尋的人最終到達的網頁和郵購網站的頁面上寫了什麼就很重要了。

如果消費者到達的網頁是看得出作者的想法和開發的故事,感受得到作者面貌和世界觀的網頁,而不是一看就知道是要「推銷商品」的商品介紹網頁,那麼就算消費者來自搜尋引擎,也會有更高的機率成為粉絲。

能否和顧客建立長久往來,而非一次成功導購後就結束的關係,從相遇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