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逝世兩周年》李安妮:在成為「民主先生」之前 父親所想的其實是「如何讓大家有尊嚴的吃飽」

政治

7月30日是前總統李登輝逝世滿2周年的日子,相較於過去兩年間追悼文章多集中在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與台美政治發展丶兩岸關係上,29日豐年社舉行《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台灣農業》新書發表會緬懷,以農業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李登輝。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台灣農業》一書聚焦在李前總統與台灣農業發展的歷程,由總統蔡英文、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撰寫推薦序文。

李安妮致詞時提到,這本書就是回到爸爸的初始點,父親一個農業人,書非為崇拜而寫,而是藉由前總統李登輝視為台灣典型代表人物,把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面向的台灣原型建構出來,也更期待未來繼續發掘李前總統留下的資產。

回到父親的初始點,他就是一個農業人

新書發表會的地點選在台北市官邸藝文沙龍,李安妮回到青少年時期曾住過的官邸,滿滿的回憶也湧上心頭。

李安妮過去曾分享,對李登輝感覺有三階段,小時候是學者爸爸,接下來是政治領導人爸爸,李登輝卸任後則是公民爸爸。她形容自己彷彿有3個爸爸,而啟發她最多的就是當時還是農業學者的爸爸,如何做一個嚴謹的學者、一個誠實的人,怎樣的公私分明等。

李安妮說,這次出版的書就是回到爸爸的出發點,他是一個農業人,「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個認識的英文單字就是JCRR,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培育爸爸從事非常嚴謹、務實、調查的一個訓練機構,同時也影響到未來台灣的農業政策」。

李安妮接任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後,開始整理父親留下來的東西,但發現內容多角度且多面向,從感性到理性,大我到小我。(攝影/秦宛萱)

李安妮在序中指出,在成為「民主先生」之前,父親的所學、所求與所想,其實正是「如何讓大家有尊嚴的吃飽」,一位農業人畢生的職志,此書以「農」為經緯,完整回顧他的一生。

她也闡述,「李登輝學」不是要去歌頌父親,而是希望李前總統藉由將李前總統視為臺灣典型代表人物,把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面向的台灣原型建構出來,真正把臺灣主體性在國際間呈現出來,也更期待未來繼續發掘李前總統留下的資產,建構一個扎實、豐厚、多元的臺灣。

(更多新聞:獨家》劉泰英憶李登輝 亦師亦友更是酒友 兩人超過一甲子的緣分

李登輝的一生,就是台灣的農業發展史

「很多學者都認為,他(李登輝)的一生實際上就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豐年社董事長楊宏志說,此書從李登輝求學階段的學思歷程開始談起,述及李前總統在農林廳、農復會的工作經驗,以及從政後推行的「廢除肥料換穀」、「八萬農業大軍」等諸多農業政策。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憶,2001年李登輝成立「群策會」,他被李前總統指定下鄉說明ECFA對台灣農業的影響,跑遍全台。

他說,「這本書不重,可是影響力非常深遠」,明年就是前總統李登輝100歲冥誕,李登輝總統事蹟搭配著臺灣社會重大發展,前五十年與農業息息相關,而後五十年的臺灣經濟發展,則包括所有農業重大議題改變,深重的影響性可以具體轉換為李前總統親自提的「農為國本」四個字,這是所有農業人的核心價值。

卸任後參訪一定安排農業行程,是永遠的農業人

陳吉仲批評,1945年後台灣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把農業當成提款機,把所有米、糖、茶葉出口來支撐工業發展,卻嚴重剝削農民,李登輝主導下才廢除這項錯誤的政策,李前總統認為所有農地務必農業生產使用,因此農委會今年也正式實施歐盟所謂的綠色環境給付,台灣的農業也正在依李前總統的理念執行。

共同作者豐年社總編輯陳慧萍也表示,李前總統除了年輕時投入投農經研究,從政之後,不管是在哪個位子,隨時想的永遠都是改善農民生活,重視農民需要什麼。甚至卸任之後,只要出去參訪,他一定會要求要安排農業的行程,這也是書名為什麼叫「永遠的農業人」。

李前總統常說,若不是農業經濟的專業訓練,他不可能做總統,陳慧萍觀察,是李前總統出色的農經研究,加上跑遍全台的經歷,成為台灣經濟轉型過程中,國家最需要的人才,並發自內心對農民的關懷, 懷抱改善農民生活的心意,而加深投入公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