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減重好時機...但你也把水果當正餐?在錯的時間運動?中醫:「4大減重地雷」別碰

醫療保健

疫情較為減緩,許多民眾漸漸踏出家門,恢復正常社交生活,然而因之前長期居家工作而減少活動、逐漸變為寬鬆的體態,也被放大檢視。

中醫師指出,其實夏天正是減重的好時節,只要能夠吃對飲食和搭配運動,避開減重NG行為,適時加上中醫的調理和正確觀念,也能健康瘦身。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指出,「夏天減重有優勢,夏季的日照時間長,人們活動及運動的意願也會較為提昇。此外,氣溫炎熱容易造成食慾減少,較不會嘴饞大吃大喝,增加身體多餘熱量負擔。」

不過有哪些夏天減重「地雷行為」要特別避免的呢?

(延伸閱讀:歌手黃大煒「心衰竭」送醫搶救》哪些原因易導致心衰竭?如何復健照護?心臟科名醫解答 )

減重地雷一:飲水量不足

吳宛容先指出,正常來說,成人一天攝水量建議是體重乘以30ml,「炎炎夏日如果流汗多,補充的水分還要再適度往上加。」

然而,許多民眾因工作忙碌會忘記喝水,「若喝水量不足,不僅可能造成體內血液濃稠、提升血栓的風險,還可能會造成泌尿道感染或是腎臟傷害。」吳宛容也提到喝水的時機同樣重要,「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水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餐前也可以喝300-500c.c.的水,增加飽足感以減少後續的進食量。」

吳宛容補充,「若想更提高抑制食慾的效果,可以沖泡荷葉茶。」她解釋,荷葉性味甘寒,不只能夠清熱解暑,還有利尿降脂之功,「泡法是將一張荷葉清洗後剪成小片放入杯中,放入熱水燜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減重地雷二:過食生冷或是重口味食物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也喜歡吃生冷的食物消暑,如生魚片、沙拉和冰飲,但吳宛容提醒,「這樣的飲食方式容易損及人體脾陽。」她解釋,中醫理論中的脾臟,主要功能為統管食物的消化及運化水濕,若常吃生冷食物易降低代謝速度,導致脹氣或水腫。

「此外,若是因沒胃口而額外添加過多調味料開胃,攝入過多的鈉,同樣也會引起體內水分滯留,產生水腫。」吳宛容強調。

她建議臨床上對於這些因生冷飲食造成水腫的患者,可以開立「理中湯」或「大建中湯」加減茯苓、陳皮等藥物去健脾利濕,並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速度。

中醫師指出,脾臟主要功能為統管食物的消化及運化水濕,若常吃生冷食物易降低代謝速度,導致脹氣或水腫。(圖片來源/kikitan@photoAC)

減重地雷三:把水果當正餐

台灣是水果王國,但吳宛容提醒,夏天盛產的芒果和荔枝,都屬高甜份的水果,「倘若攝取過多高甜份的水果,可能會使得體內三酸甘油酯偏高。」

吳宛容建議,可選擇蘋果、芭樂、奇異果、葡萄柚等水果,且盡量不要打成果汁飲用,否則血糖也會快速上升。「食用時間最好在餐與餐之間,千萬不能取代正餐,不然長期下來會缺乏脂肪和蛋白質的營養,儘管變瘦卻流失肌肉,得不償失。」

吳宛容補充,若水果不小心吃太多導致身體呈現上火情況,則可熬煮「西瓜翠衣水」來清熱解毒。「西瓜翠衣指的是西瓜紅色果肉和果皮間的白肉,不只能清透暑熱,還有減少脂肪囤積的效果,也能消腫利尿。泡法是將西瓜翠衣切成丁狀,加入沸水中熬煮10分鐘後,即可放涼飲用。」

減重地雷四:錯誤的運動時間與方式

「最後,如果想要達到良好的減重而不復胖,一定要搭配規律的運動。」吳宛容提醒,流汗不是越多越好,記得要避開紫外線過強的時候,以免流汗過度導致氣隨汗泄,「也別在過於悶熱的環境中運動,反而容易中暑。」

她建議民眾,可以利用早上或下午太陽下山後的時間,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是稍微運動就會汗出過多的氣虛患者,可以飲用生脈飲來補氣生津,減緩疲勞並提升運動表現。若是無論怎麼動都不易出汗的患者,則可透過刮痧或拔罐的方式,在背部俞穴化開氣滯血瘀,才能正常排汗代謝。」

(延伸閱讀:沒曬太陽就不會中暑?喝冰水比較消暑?中醫師傳授正確消暑5大秘訣 )

流汗不是越多越好,記得要避開紫外線過強的時候,以免流汗過度導致氣隨汗泄。(圖片來源/shin0726@photoAC)

吳宛容也推薦民眾三大穴道,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按揉,能幫助祛除濕氣、抑制食慾及幫助排便。

1. 陰陵泉穴: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功效:有助濕邪排出,消除水腫。

2. 飢點:位在耳朵耳輪腳末端的耳屏中點。功效:抑制食慾,降低飢餓感。

3. 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2拇指寬處。功效:幫助排便,加速代謝。

吳宛容表示,體重過重者想在夏日瘦得漂亮,除了透過上述服藥、茶飲和刮痧拔罐以外,也能針對腹部、手臂、大腿等常見肥胖區域進行電針或埋線,體質跟體態一併調理,但仍要諮詢專業中醫師再依個人狀況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