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半導體業逾20年 中國仍大量進口晶片 習近平問責 7位大老被捕

中國企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初曾問一句「積體電路(IC)8年投資2,000億元人民幣,為啥還被卡脖子?」當局隨即發動「晶片反腐」調查,抓捕7名晶片業高管。

EUV曝光機需要全球2000多家供應商供應元件

外界估計實際上中國8年共投資3千億人民幣(約1.35兆元台幣)研製國產晶片,但是從2018到2021年的4年內,中國仍進口逾1.3兆美元(約39兆元台幣)晶片,數字驚人。

製造晶片的EUV曝光機,需要全球2000多家供應商供應元件,哪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涉及到機械、電子、冶金、化工、材料等多個領域。

7月30日,中國國家積體電路基金公司(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被查,大基金的高管全都遭到調查,7月中旬,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帶走,紫光前聯席總裁刁石京及北京紫光科技服務集團董事長李祿媛、紫光集團總裁張亞東同時失聯,目前為止,中國晶片反貪腐累計有7人落馬。

目前,國際晶片製造頂尖水準是4nm,並且馬上進入3nm,而中國掌握的才14nm,差了4世代以上,而且中國晶片設備更落後,停留在90奈米。

中國晶片製程差了4世代以上

因此,中國國務院將製造「中國芯」的任務交給大基金和紫光集團,希望以舉國之力辦大事,突破歐美對中國半導體的技術限制。

2014年9月,中國國務院旗下工信部成立大基金一期,資本規模1387億元人民幣(下同),2018年6月一期投資完畢,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成立,註冊資本2041.5億元人民幣。

但是中國對外國晶片的依賴沒有減少,最近4年反而年年創新高,自2018年以來,中國晶片進口金額就超過3000億美元,成為中國進口金額最大的產品。

2021年中國更是進口逾4千億美元晶片,超過進口原油的3700億美元金額,可見中國對台積電先進晶片的重度依賴。

2021年中國進口逾4千億美元晶片

為了提高自給自足率,最近幾年中國全國上下掀起了浩浩蕩蕩的晶片熱潮,經過許多科技工作者埋頭苦幹,晶片製造業取得了突出進展,快閃記憶體製造商長江存儲就是一個最顯著的成果。

彭博社兩年前曾引述消息稱,北京將在2025年之前投資人民幣9.5兆元人民幣(約42.3兆元台幣)研製晶片,以應對美國政府的限制。但是由於缺乏技術、人才等,各行各業一窩蜂上馬騙補貼的「造芯產業紛紛爛尾」。

國家投入晶片業的幾千億巨額資金去向成謎,所以,習近平主席7月初才會問晶片技術為何仍被卡脖子,直接導致 「中國芯」7位大老全部以貪腐名義被抓。

晶片反腐的重災區目前在大基金以及其下屬機構、紫光集團等。

晶片反腐的重災區在大基金和紫光

在大基金及其唯一管理機構華芯投資,有已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佈的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華芯投資原副總裁高松濤、華芯投資原總裁路軍。

有媒體曝出的華芯投資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深圳鴻泰基金投資管理合夥人王文忠,2011年底,華芯投資管理公司副總裁高松濤也出了問題。

8月2日,財新網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說,7月16日,刁石京與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一道被相關部門調查。同日被帶走的還有北京紫光科技服務集團董事長李祿媛,3人至今仍然失聯。

刁石京與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一起被帶走

趙偉國曾是晶片行業叱吒風雲的人物,被人稱為「晶片狂人」。他自2009年開始執掌紫光集團經營大權,直至今年7月11日,紫光集團公告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紫光系才結束了趙偉國時代。

刁石京曾擔任過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是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從工信部請來的重要幫手,分管晶片業務。在紫光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之際轉投創業公司。

接觸過刁石京的晶片業界人士對《財新》說,刁石京從體制內出來,熟悉體制內運作規律,正好説明紫光晶片業務協調資源。

大基金掌舵人丁文武落馬,讓外界頗為意外

7月28日,大基金總裁丁文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北京市監委監察調查。作為大基金掌舵人,丁文武的落馬,讓外界頗為意外,丁文武曾任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司長,2014年底開始出任剛成立的大基金總裁。

陸媒揭露丁文武、路軍、刁石京、趙偉國等人被調查的原因,趙偉國可能涉及其個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利益輸送相關,比如設備採購、裝修工程等未經公開招投標的問題。

而華芯投資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被調查,與路軍有關,涉及芯鑫融資租賃公司的財務問題。不過,目前上述原因並未有官方資訊披露以及確認。

20189月,在紫光集團拍照的6人,左邊4個全被帶走,他們都是中國晶片投資的發起者。左起: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華芯投資總裁路軍,紫光集團總裁趙偉國,大基金總裁丁文武。(翻攝自網路)

紫光胡亂投資房地產、茶葉、終於在2021年破產

連工信部部長肖亞慶也被捕。7月28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也被指「涉嫌違紀違法」,被通報調查。他也是中共十九大以來,在任期間落馬的第一個部長級官員。

紫光集團不僅在晶片領域大舉併購,還在房地產、小罐茶等非晶片領域四處出擊。也正是因為四處併購、投資耗費資金過大,負債超過2千億元人民幣。2021年,紫光集團出現債券違約,後引爆債務危機,進入破產重組。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表示,紫光的問題在於沒有沉下心來攻克尖端技術難關,而是越來越多元化地進入一些低效率領域。同時,為了多元化,它不斷舉債,從而資產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