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4座晶圓廠正在興建中 經濟退庫存升 外資:半導體將面臨最嚴重衰退

半導體

即使投資人知道半導體產業景氣的榮枯周期猶如雲霄飛車大起大落,但是晶片製造商也正在為未來幾個月將出現的大轉變做準備,屆時晶片銷售額將從記錄高位跳水,花旗集團分析師預測,由於庫存增加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半導體業景氣將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局面。

目前半導體的庫存增加且需求萎縮

《彭博》8月16日報導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半導體廠商的訂單大幅增加,銷售額和股價跟著推升至新高,並引發全球爭相搶購晶片,以及美中歐等各國政府資助廠商廣蓋晶圓廠。

有些業者原本期望榮景可以再持續幾年,而不會出現痛苦的回調,但是晶片製造商現在面臨一個熟悉的問題:半導體的庫存增加和需求萎縮。

這是一個古老的困境。建立一座晶圓廠需要數年時間,而且它們並不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上線。在過去的幾年裡,問題是供應不足。就在今年第3季,汽車製造商和其他一些客戶還在抱怨他們仍無法買到足夠的電子元件。

晶片大客戶核心業務營收大衰退

但是大型製造商清楚,晶片業的命運已經迅速變壞,因為他們的大客戶-晶片設計公司輝達(Nvida)公佈第二季核心業務年比大減超過40%,美光科技同樣警告,許多領域的需求正在迅速消退。

8月9日,美國拜登總統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將撥款520億美元補貼國內生產晶片,但是當天半導體景氣的下行周期又被一家大廠確認,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商美光科技在季報法說會上表示,「與上次法說會相比,我們看到需求進一步減弱,因為調整範圍從消費擴展到數據中心、工業和汽車等市場。」

「這有點黑色幽默,政客會發現,每當行業景氣轉向時,缺貨的問題能很快自行解決。」Sanford C. Bernstein 分析師 拉斯岡(Stacy Rasgon) 說。

6月份,半導體的平均等待時間延長至27周,豐田汽車到蘋果等公司,由於無法獲得足夠的晶片,銷售額減損數十億美元。在大流行之前,半導體的平均交貨時間通常不到15周。但是懷疑論者警告,客戶可能會重複下單,人為地誇大市場的需求。

第2季PC處理器出貨量降至30年來最低

實際數字會說話,終端需求真的大減了。其中,個人電腦(PC)製造商通常是晶片的大買家,它們是晶片黑暗時代將來臨的前兆。根據 Mercury Research統計數據,第2季桌上型PC處理器的出貨量降至30年來最低水準,處理器出貨量創下1984年以來最大的年比跌幅。

這是大流行封城之後的痛苦宿醉,疫情嚴重的封城期間,在家工作的潮流刺激PC、平板、手機和其他行動裝置的需求,當時晶片製造商難以應付大量訂單,供應鏈的障礙讓客戶更加絕望,行動裝置製造商願意以數倍行情價購買晶片。

然而,現在消費者紛紛減少購買3C電子商品,製造商跟著減少採購晶片,電子業進入「調整庫存」的階段,上一次出現類似的低迷狀態是在2019年,以前的下降周期通常不會持續很久。

花旗預期半導體業將遇10年來最嚴重衰退

如今,由於全球經濟疲軟,下降周期的問題將特別明顯。如果在經濟滑入衰退的同時發生庫存調整,半導體產業不會像上次衰退後那樣迅速反彈。

花旗集團分析師丹利 (Christopher Danely)預計,半導體產業將遭遇10年或2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每一家公司和每一類晶片都可能受到打擊。

造成這次衰退的一個不同尋常因素是,美國、中國、歐盟、日本政府推動補貼建造新的晶圓廠和採購設備擴廠。英特爾大力遊說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認為美國需要比亞洲製造商更具競爭力,現在,他們準備在需求不穩定的時候開始增加新的產能。

2022年有24座大型晶圓廠正在興建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光是2022年,就有24座大型晶圓廠正在興建,超過SEMI自2014年以來跟踪的 20座平均水準。SEMI還預測,2022年晶片設備總支出將達到1175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5%,再創新高,明年支出將增加到1208億美元。

「這次將是一次嚴重的衰退。」Northland 證券分析師Gus Richard也說,「以前是半導體廠商之間的競爭,由於戰略重要性,現在變成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美之間有一場競賽。」

由於前期成本巨大,製造晶片成為門檻很高的事業,一座晶圓廠造價高達200億美元,裝好設備、完成測試後,產線需要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轉,公司都想在投產後最初幾年獲得回報。

歐美晶圓廠很難像台積電、三星那樣高效運轉

有此財力投資晶圓廠的大型科技公司家數剩下不到5家。台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這3家公司佔了生產的大部分。

這些晶片業巨頭比對手更了解半導體產業的經濟規模,得以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他們適時增加生產線,並使供應鏈盡可能維持高效。

但是現在晶片商推動在美國和歐洲建造晶圓廠,希望能夠替代亞洲製造晶片的模式,可能會破壞亞洲高效率的動力。

過度投資擴產,導致景氣下滑

惠譽的評級分析師Jason Pompeii表示,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和歐洲希望有效地複製亞洲的供應鏈。「這種轉變將導致短期的營收和現金流量波動劇烈,特別是與晶片業過去幾十年中不斷提高的效率相比,短期風險是,過度投資擴產,導致景氣下滑。」

從長遠來看,晶片製造商仍然看好需求。主管們仍然預計,到本世紀末,晶片業的總收入將達到1兆美元,所以,他們認為現在大規模的建廠可能是值得的。

「最後,沒有人能真正料到會發生什麼,這就是晶片業的故事。每個人都非常不擅長預測未來需求,現在他們太看好前景了,然後他們突然變成太看衰後市了。」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拉斯岡(Rasgon)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