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已下跌17% 美國學者轟聯準會劃錯重點 反對Fed繼續升息 

總體經濟

本文作者為:蓋布瑞斯(James Galbraith),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以反對財政緊縮政策聞名,2015年他曾任希臘財政部長瓦魯費克斯(Yanis Varoufakis)的顧問。

前情提要:儘管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長率降至8.5%,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8月17日公布7月會議紀錄,指在通膨顯著降低之前,聯準會將繼續升息,但可能會放緩升息步調。聯準會上次升息是7月底升息3碼。

當一位工作穩定、生活優渥的教授撰文表示,勢必得讓一些人失業以控制通膨,這番話本來就有點刺耳,而他解釋「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升息抑制需求」時,那就更糟了──雖然對那些手頭有錢的人而言,這倒是好方法。以下是我對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佛曼(Jason Furman)最近呼籲實施上述「解方」的回應。

佛曼表示在美國「除了食品和能源之外,大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其實是需求造成的」。在此「除了」這兩字是關鍵。截至2022年6月,能源價格在過去12個月上漲40%(汽油漲了60%、燃料油近乎100%),食品價格則上漲10%;其他商品的價格僅上漲5.9%,而能源價格想必會影響其他商品的標價。佛曼上述說法讓人想到那則老笑話,「除了(林肯遇刺)之外,林肯夫人您覺得這齣戲演得如何?」

高利率讓有錢人發大財、消費者苦哈哈

沒有實質證據能證明,是需求──而非「成本」──導致能源和食品以外的商品變貴,而我們也有充分理由對「需求論」抱持懷疑態度。成本是薪資、原料加上利潤,由銷售(也稱為需求)支付。因此需求和成本幾乎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是同一經濟帳戶的正反兩面。佛曼自己也曾寫過,「(通膨原因)的確切構成因素......是不可知的」。

佛曼接著又把論述基礎從需求轉向成本,表示「提高薪資後,企業很有可能繼續將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佛曼幾乎沒有提到利潤,但利潤其實相當高,而高利潤某種程度上來自高淨利率──也就是價格。佛曼聚焦「薪資─價格螺旋」動態(他將之重新命名為「薪資─價格持續性」),卻隻字不提暴利。難道他沒聽說過市場力量、壟斷行為或掠奪性企業(predatory corporation)嗎?

那麼,高利率與「薪資─價格持續性」又有何關係?答案是「完全沒有關係」,至少短期內是如此。高利率一開始只會讓那些持有隨時可運用的現金的人和機構(例如銀行哈佛大學)發大財,對企業借貸方而言,利率只是另一項成本,將以漲價形式轉嫁給消費者

只有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採取真正極端措施時,物價才會開始降低,就像1980年代初期那樣,當時時任聯準會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將短期利率提升至20%。然而這麼做的代價,就是削減經濟成長、公司破產、抵押品被徵收、失業率、自殺率和犯罪率上升。遺憾的是,這就是佛曼敦促現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去做的事。

油價回跌,食品及其他商品成本壓力降低

然而高利率並非「唯一解決方案」。美國紐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鮑曼(Jamaal Bowman)不久前提出一項更理想的法案──正是這種民主理念幫助美國在二戰和韓戰取得勝利。簡言之,鮑曼提出的戰略是「透過增產穩定價格」,而非減產,同時採取措施預防哄抬物價、不當得利。鮑曼的政策有助打破「持續性」動態,而又不會導致經濟衰退和大規模失業。

最後,讓我們思考一下佛曼論述的核心前提。我們是否真如他所聲稱的那樣,處於一個「持續性」時期?正如我多次撰文所述,這一概念某種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種統計錯覺。由於價格變化通常是以12個月為基礎公布,某項關鍵成本(例如油價)飆升後,會在接下來一年內每個月都催生新頭條。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許多缺錢的遊說團體有很多機會在媒體上發表社論。然而頭條新聞的「持續性」,不代表物價上漲本身也具有「持續性」──物價的確可能繼續升高,但也有可能不是如此。

截至8月4日全美平均汽油價格為每加侖4.14美元,和6月高峰5美元相比下降了17%,這代表食品和其他商品的成本壓力很快就會降低。為什麼會這樣?也許部分原因在於,對美國石油市場的投機性控制本身就是不穩定的。2008年夏天我們就已看到這樣的情況(而且不是第一次),當時油價達到每桶148美元觸頂後便出現價格崩跌。或許大規模通膨恐慌已經成為過去式。

未來當然還是充滿未知數,不過美國GDP成長率連兩季為負成長(編按:第一季為-1.6%、第二季為-0.9%),縮水幅度遠超任何聯準會公布的預測數值──事實上2021年年底,聯準會預測美國2022年實際GDP成長率(排除通膨因素)為4%──這時還主張聯準會應該繼續升息,對抗已經漸漸平息的能源價格衝擊,實在是很奇怪。這項論點對富裕階層很有幫助,但這不代表它是明智之舉。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