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崇拜還是台灣人特別愛讀書?立法院碩博士比例是美國國會3倍 

政治

前新竹市市長林智堅雖已放棄角逐桃園市長,「論文門」持續延燒至其他縣市長參選人、立委和議員身上,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南投縣長參選人許淑華、立委蔡壁如等人近日亦陷入論文抄襲爭議。

11月選舉將至,論文儼然成為打擊對手的利器,但也讓台灣社會反思長久以來的「學歷崇拜」迷思:出任政務官和民意代表需要高學歷嗎?為何許多政治人物感到必須追求高學歷?高學歷真能為他們服務民眾加分?

(更多相關新聞:林智堅論文抄襲》陳明通12項主張均遭台大駁斥 兩篇論文多處「同錯同對」成關鍵

台灣立委碩博士比例約是美國國會3倍

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8月31日更新現任第117屆國會議員概況,在教育方面台美學歷比一比,會發現台灣立法委員的學歷相當亮眼。

根據立法院資料統計,113名立委中,95%擁有大學(含以上)學歷,擁有碩士學位者高達53%,博士學位也有20%。

在大學(含以上)學歷方面,美國和台灣相差無幾,參議院為100%、眾議院為93.8%。但更高等教育部分,台美出現顯著落差。

具有碩士學位者僅佔參議院18%、眾議院25%;擁有博士學位者更只佔參議院4%、眾議院5%。也就是說,台灣立法院碩士占比是美國國會的2-3倍,博士則是4-5倍。

即便碩博士人數占比不如台灣──畢竟也得考慮美國高等教育費用遠高於台灣──近年美國國會議員組成已創下學歷新高水準。該怎麼解讀這種「高學歷國會」現象,以及它背後潛藏的隱憂?

「這代表少數高學歷人士,正在統治占多數的低學歷者」哈佛大學政治哲學家作者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在其2020年新作《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表示。桑德爾也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的作者。

(更多相關新聞:林智堅論文案撕裂台大校園分化台灣社會 蔡總統是全民總統還是民進黨的總統?

政治領導人學歷愈高,國家治理得愈好?

《紐約時報》報導,有一種論點是民眾「應該希望」他們的民意代表受過高等教育,許多人都贊成這種說法,包括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然而桑德爾指出,他幾乎察覺不出「良善治理」和「教育程度」之間具有關聯性。1990、2000年代上台的高學歷政治人物帶來2008年金融危機及薪資停至、金融監管寬鬆、薪資不平等、基建衰敗、監禁率全球第一等種種問題;60年代,正是前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Kennedy)和詹森(Lyndon Johnson)底下「出類拔萃的一群」(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政治菁英使美國陷入越戰泥淖。

小百科:什麼是「出類拔萃的一群」?

美國知名記者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有一本關於越戰的經典著作,名為《出類拔萃的一群人》(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該書仔細分析了政治菁英如何帶領美國走向越戰並深陷其中,因此「出類拔萃的一群」通常帶有諷刺意味,指優秀人才領導卻招致負面結果。

2015年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政治學家卡恩斯(Nicholas Carnes)、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政治學家盧普(Noam Lupu)進行了一項研究:高學歷是否會讓政治領導人愈勝任他們的工作?

卡恩斯和盧普調查1875-2004年間228個國家,得出來的結論是:不會。政治領袖擁有高等教育學位,不代表一國擁有較高GDP,或更能減少社會不平等、罷工、失業率和軍事衝突。

《紐時》提出,如果立法單位更具社會經濟背景多元性,更反映實際社會組成狀況,能產出更好的政策或更有效率嗎?這還是一個大哉問,但成員過於「高端」確實會有些壞處。

政壇充滿「高端學霸」,也推了民粹主義一把

這創造出一個「對裙帶資本主義過於寬容,對『工作尊嚴』等基本問題卻過於遲鈍的政治階層」,桑德爾警告並告訴《紐時》,技術菁英近年逐漸攻佔歐美國會,也推了今日撼動西方的「民粹主義」反叛運動一把。

以美國為例,桑德爾點出民主黨對「英才教育/菁英領導」(meritocracy)尤其樂觀,他們主張大學教育是底層者邁向成功的道路。這固然是個充滿善意和理想的想法,但也隱含某種懲罰概念:如果你沒有成功,你只能怪你自己。

民主黨內部也出現桑德爾稱為「文憑主義增值」(the valorization of credentialism)的現象,一是參眾兩院民主黨人多就讀私立學院而非公立大學,共和黨則相反;二是比起共和黨,民主黨議員更傾向雇用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畢業生。

不僅美國,今日在許多社會「有機會、肯努力就能成功」恐怕已變成一則謊言,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敏銳地發現並利用了這點,這或許是他至今在共和黨和美國社會仍有巨大影響力的原因之一。

某些議題上台灣的兩極分化程度,以及對政治人物的疏離感並不輸美國。隨著11月縣市首長及議員選舉即將到來,這次「論文門」事件除了口水戰外,應該也能為我們在決定投下哪一票時帶來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