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織中洄游祖靈之海 尤瑪.達陸的50年遠眺

職人

臺灣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祖先們憑藉著智慧與敬天尊地的心,在這座海島上生活了數千年。但今日受到民族交流及文化衝擊的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保存正受到嚴峻的考驗,而被登錄為人間國寶的尤瑪.達陸(Yuma Taru),便是位文化內容的實踐者,以行動做為起點,扛起泰雅織布(T'minun)工藝傳承的使命。

與編織結下不解之緣

來自大安溪畔的象鼻部落,尤瑪.達陸和當年的原住民青年一樣被送下山讀書,念了中文系,畢業後尤瑪參與了臺中縣立文化中心(今葫蘆墩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今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的籌備。成為館內第1位文物典藏員,她在蒐集典藏、尋找藝師籌備展覽,認真策劃每個細節,但她心中卻常響起另一個聲音。

「這是我要的生活嗎?有沒有更多可能性?」邁入而立之年前,尤瑪開始思索人生的目標,第5年她離開工作,來到東勢國中教書,但僅教了1年,便決定回到部落。

1990年初期民族運動風起雲湧,有些人走上街頭對抗體制,但尤瑪則與另外5位部落青年一起回到家鄉,進行文化復興工作。「在1990年代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中,我們大概算是返鄉青年1.0吧!」尤瑪雖雲淡風輕地笑著說,但當時對於文化層面太廣、流失速度太快,他們其實憂心忡忡,但她仍下定決心,將文化傳承視為一輩子的事情,從此開啟了50年計畫。

返鄉展開50年計畫

由於另外5位返鄉夥伴都是男性,加上尤瑪又有編織工藝館的工作經驗,便被分配到「織布工藝」這塊文化領域。日治時期禁止原住民傳統織布,因此在尤瑪的母親這輩產生學習上的斷層,她與當時已經70歲的外婆,以及90歲的姨婆討教技法,之後更報考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希望深入研究原住民織品。研究所面試時,尤瑪雖不符當時要求,必須具有相關織品3年工作的經驗,但她將作品攤在桌上,以作品說話,讓擔任所長、被譽為「臺灣織品之母」的羅麥瑞修女忍不住替她打包票,讓尤瑪能夠順利進入所內就讀。

因為尤瑪是當年第1位以原住民織品進行主題研究的研究生,所上沒有相應的師資可以授課,因此羅麥瑞帶著她到處上課、請益各地的的學者、專家、收藏家和藝師,尤瑪也不負眾望的對泰雅所屬的服飾織品系統,進行了一次通盤的整理,更到很多國家考察,尋找17世紀大航海時代,便被帶到歐、美等國的原住民織品,完成了泰雅服飾織品的八大系統研究。正當一切研究如火如荼地進行時,1999年9月21日的驚天一震,讓尤瑪的工坊夷為平地,當時已在輔大擔任講師的尤瑪毅然決然請辭回鄉,告別以研究、田調為主軸的第1個10年。

震災後的歸零重生

回鄉後尤瑪擔任部落的社工,陪伴族人度過重建難關,並想辦法重整部落的經濟模式,她開始培養織者,年紀從16歲的小媽媽,到65歲的長者都有。第2個10年她將先前的論文實體化,透過培養織女的手藝將祖靈們的盛裝穿回,將消失的技法重現,但很快又遇上新的問題:織女們陸續為了養兒育女,將被迫放棄一身好手藝回家帶小孩,因此有了第3個10年的新任務「民族教育」。

尤瑪創立幼兒園S'uraw色舞繞民族教育學園,帶領著孩子,在傳統泰雅竹屋裡學習成長,開學儀式更是在凌晨4點破曉前,與祖父母、父母一同拿著火把,到小米田裡進行小米播種儀式,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天、地、人是一體生存的知恩惜福、敬謝天地的概念。當初一同返鄉的青年裡,其中已有從老師成為校長,進而推動將達觀國小改名為博屋瑪小學,成為臺灣第一所原住民實驗教育小學,可說是國內原住民族教育上的一大里程碑。

忘了大海的櫻花鉤吻鮭

正在進行第4個10年的尤瑪觀察到,許多原住民族人的經濟生活水準還是落於臺灣的貧窮線之下,他們只能選擇下山工作,或在山上種田與果樹,如何鼓勵族人回到部落,並且達到自給自足的經濟循環系統,成為這階段的重要課題。由於國內織布材料幾乎都被石化塑料纖維取代,早已沒有人種植苧麻,為了尋找苧麻作為織材外的價值,尤瑪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發現整株苧麻從根、莖、葉各部位,都能轉化為飼料、3D列印的材料、甚至肝病新藥以及植物皮革的可能,這將能創造出一連串的商機,讓族人不需要再為了賺錢遠走他鄉。

尤瑪有個今年14歲的女兒,有一天女兒問她:「媽媽,我們泰雅族會不會是像把自己當作苦花魚(臺灣白甲魚)的櫻花鉤吻鮭,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變換忘記大海了呀?」原住民文化在政治因素、外來民族強襲下,被封困在山中,久而久之族人們竟也忘了祖先曾自在徜徉在這片土地上。因此未來的第5個10年,尤瑪希望培養出具有國際觀的民族人才,拓展臺灣原住民的生存空間,讓民族如同織起一個圓一般,使文化能從外到內全面提振。

今年邁入60 歲的尤瑪,依然1 天工作18 個小時以上,這是使命感交織出的職人精神。尤瑪回憶年輕時曾問過外婆:「為何祖靈祭的祭品總是少少地綁在竹子上,不像漢人滿桌大魚大肉。」外婆告訴她GAGA(指泰雅族的規範及祖訓)的訓誡:「祖靈的世界裡,少就是多……」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中,心千萬不要貪快貪多,試著去尋找一個讓自己專注的點,專注不只不會限制你,要得更少反而可以展開得更多,原來職人精神早已從泰雅族祖訓,流在每個族人的血液中。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