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預後較差...五年存活率僅12%》如何達到最佳治療效果?醫師解惑

醫療保健

食道癌的病人常常是因吞嚥困難來求醫而診斷,其實食道也是個沈默的器官,若是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癌症病灶大多已穿越食道黏膜層而深入食道肌肉層或食道鄰近組織,並且有胸腔內淋巴結轉移的現象,常屬於較嚴重的第三期病人。

依照現行國際癌症治療準則,食道癌第三期的病人,不像大多無症狀經由胃鏡健檢發現的第一期與第二期病人,可以直接接受手術治療,而必須先接受先行部分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將腫瘤縮小及胸腔內淋巴結轉移殺死後,再進行微創食道切除手術及胃管重建手術予以根除,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食道是個沈默的器官,若是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癌症病灶大多已穿越食道黏膜層而深入食道肌肉層或食道鄰近組織。(圖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食道癌第三期的病人,必須先接受先行部分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將腫瘤縮小及胸腔內淋巴結轉移殺死後,再進行微創食道切除手術及胃管重建手術予以根除。(圖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食道癌是預後較差的疾病,台灣俗語說「最兇誒歹物(pháinn-mi̍h)」,台灣食道癌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2-15%,而第三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則約在20%上下,也正是因為治療效果較差,治療的模式必須結合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手術治療,藉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常遇到第三期的病人在接受完先行部分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後,因腫瘤縮小而吞嚥困難的症狀消失,吃東西變得順暢,就輕言放棄了手術治療,這樣的病人常常容易在2年內復發,並遇到後續治療失敗的問題,令醫師悵然扼腕。

在這個錯誤醫療資訊充斥及強調醫療自主的環境下,癌症團隊醫療的合作正受到種種的考驗,醫師們也都戮力做到詳盡告知病人的義務,期待完善的治療結果。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胸腔外科 王孔民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70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