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農業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種」回土壤中 全球第一個小農種碳App上架 

努力小農

小農可能參與國際減碳認證嗎?任何的認證、驗證對相當昂貴,台灣的碳盤查認證需要30萬元,對小農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小農參與國際減碳認證不但不需要花錢,就有專人輔導,應用手機App即可輕鬆記錄關鍵的減碳過程資訊,累積減碳的信用,公開徵信,只要符合規定的國際減碳要求,即可獲得年度的碳信用,獲取國際碳交易所得,同時也獲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量化認證,全球都可追溯相關減碳、認證紀錄,有助於小農產品行銷,以及碳信用的可信度和價值。

經過近3年的策劃與努力,努力小農App更新到第二版,作為未來小農減碳的「個人數位助理(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這是世界目前第一個小農專用的產銷履歷App,不但可以作為小農自行設立電商,直接與消費者聯絡、交易。

如果小農有有機農業、友善農業、農產品履歷,以及其他認證需求,也都可以下載App,完整記錄履歷,符合各種認證需求,包括國際自願性減碳(農業種碳)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這個App是完全免費的,不論是消費者或是小農。

努力小農 App的英文名字是MiHuMiSang,布農族的問候、祝福語,猶如夏威夷的Aloha,以ISO 9000品質管理系統的重要元素為基本架構,作為小農(供應商)對消費者(顧客)的溝通工具與橋樑;小農只要安裝App,將個人、農場、產品、農法、農業資材(器具、土壤改良劑、病蟲害防治劑),以及特色如實登載,在耕作時使用App中的「小農日記」拍照打卡,就能記錄完整的生產履歷。

努力小農MiHuMiSang App利用手機拍照、打卡、上傳的基本功能,記錄農事,將生產履歷有計劃的系統地在雲端處理,建立不可竄改的認證資訊鏈。攝於台東長濱鄉南溪村布農壁畫。(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消費者可以找到優質誠信小農

小農生產的生鮮或加工產品,小農可以自主訂價,將其上架,預售或現貨,立即在消費者界面中呈現小農的產品,供消費者選購,有如電商。「努力小農」希望消費者與小農相互認識、直接交易,小農必須自行處理訂單、出貨,也要主動與消費者聯絡,完成訂單。因為小農的產品產量、品質會受到天氣、病蟲害的影響而可能參差不齊,而且出貨時間、出貨量經常不能確切掌控,也必須和消費者溝通。

消費者使用App時除了像電商一樣看到小農產品的詳細資料,還可以看到小農、農場的資料,以及「小農日記」,如此可以判斷其真實性,最好主動與小農聯絡,決定訂購產品數量、出貨時間,以及最後議定的價格(如分批出貨,包不包含運費等),如果滿意,未來就可以直接和這位小農成為朋友,長期訂貨。

「努力小農App」提供的產銷履歷交易服務過程中並無營利機制,所以必須創造「附加價值」才能有營利的業務模式。所以推出「小農種碳」國際自願性減碳的專案,創造附加價值。

我們以土壤中的有機碳增加量,作為減碳認證的標準,從2015年國際千分之四倡議,主張農、林業土壤每年增加千分之四的有機碳,即可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降低大氣二氧化碳,緩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危害。

另一方面,因為1960年以降的「農業綠色革命」,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碳大量流失,且喪失原有的固碳的功能,因為大規模的單一作物,病蟲害增加,為了產量與防控病蟲害,就使用大量的化肥(化肥本身也耗費巨大的化石燃料能源),以及農藥(除草劑、殺蟲劑、殺黴劑、除菌劑等),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滅絕,而微生物正是土壤固碳最好的共生生物。近年土壤,和土壤有機物流失已是全球糧食危機的根源,保護土壤、保護土壤微生物,成為重大的土壤固碳工作,有許多專家呼籲,如果再不注重土壤有機物問題,許多地區的土壤只能再撐幾十年。

提高農民的規劃力,實現土壤固碳

增加土壤有機碳,也是有機農業的指標,許多被認證的有機農業,並未能保住土壤中的有機碳,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熱帶,有機物在土壤中極容易轉為二氧化碳而消失,必須靠土壤中的微生物發揮「固碳」作用。

小農只要審視自己的耕作方式,選擇可以使用的減碳方式,包括:減少翻耕,增加土壤覆蓋,打破犁底層使土壤活化,適當使用農業資材(即使是有機、天然的肥料,使用太多也會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反而達不到固碳的效果。),以及善用生物資材,增加土壤固碳能力的微生物等,剩下的事,就交給老天爺了。

簡言之,減碳就是一種減法工程,並不是增加使用資材,而是減少過去的不當浪費,讓土地恢復生機。

由於農業環境充滿了不可預測的事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小農在耕作時的隨機性非常大,大多數的小農不習慣規劃工作,種什麼,如何種,經常是「到了再說」,也不習慣記錄,總是憑記憶、感覺,拿不出量化的數據,更難統計分析。

農業增加土壤有機碳的實務,是近年在國際上被重視,台灣也才方興未艾,缺少經驗值,即使學術研究,也多在實驗室或小規模的進行,大多數農民並不熟悉運作的方式,需要重新訓練、嘗試,建立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踐應用。

「努力小農App」的「小農種碳版」,增加了小農工作行程規劃的規劃的功能,小農將種碳工作的行程安排輸入App的「行程安排」,例如「除草」,將割下的草製成堆肥或鋪蓋在田地上增加土壤覆蓋,都是重要的增加土壤有機碳的方法,小農可以預設行程,增加提醒。行程安排並不需要安排特定的某一天,而是按節氣安排在某些時段進行。

小農只要在安排的時間段內進行相關的工作,即可成功的滿足自我設定的「種碳」的要求。當然在進行前會給予相關的講習、訓練,並確認行程安排可以滿足種碳專案的國際認證要求,接下來,小農只要按照一年的「工作安排」內容執行即可。若遇到天氣或其他因素必須調整行程,也可以自行調整。

小農的隨身助理化繁為簡

小農依「工作安排」執行農事時,App像是小農的隨身助理,要記住拍照、打卡、上傳,因為App在拍照時會記錄當下的時間、地理座標資料,並加密,所以使用者無法修改,建構了真實資訊數據的基礎,所以小農必須在工作真實的時間、地點使用App的「小農日記」拍照,不能事後再上傳,以確保每一筆紀錄的真實性。

小農只要按照培訓講習時的規劃行程,按部就班將一年的工作完成,比對開始時和結束時的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加的碳經過計算,就可以算出當年的減碳成效,這些都是在雲端計算,小農不需自行計算,即可得到一年減碳的信用。

在減碳專案中,除了減碳是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13的氣候行動外,小農使用App規劃是一種有品質的教育,增加有機碳可以增加土壤也會促進生產,減少飢餓(SDG 2),和增加收入(SDG 8)的量化指標,在認證同時認證了減碳和至少3個永續發展指標。

簡單的App介面,小農可以隨時隨地規劃自己的工作行程,生產高品質而且可以減碳的農產品,完善紀錄獲取公開透明的認證。(種碳版努力小農「工作安排」行程規劃介面)

農業減碳認證原本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農務分散在各地,時間也不一定,除非是企業化管理的大農場,再加上認證費用昂貴,在台灣別說小農,沒有上千甲的大農,都不可能執行。但是透過手機的便利性,和數位裝置的自動化,可以減少記錄的困難,並提高紀錄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建立了認證的可行性基礎,使得廣大的小農也可以參加,聚合成一個共同的專案。

除了小農種碳,增加土壤有機碳外,未來將再增加水稻田水管理減少甲烷,豆科禾本科作物輪作減少氧化亞氮,以及農業廢棄物轉變為生質能源的農業減碳專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