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盤算 打造武器庫和切入國造市場

政治

美台商會近期遊說美台聯合生產武器引發關注,國安專家分析稱,此為美方軍火商有意對台引進裝備所釋出風聲;另有專家研判,這應是美商「遶道借牌」,要切入台灣正大力推的「國造」市場等多重考量。

《日經亞洲》引述3名熟悉內情的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畫;《路透社》則報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談及上述計畫時表示:「這正處於程序的開始階段。」國安專家評估,這主要是美商配合美國政府要將台灣變成「巨大武器庫」的政策,所進行遊說工作的一環。

而台灣透過「國造」、「國家隊」之名,投入龐大資源,陸續展開國機國造、國艦國造、2372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如今無人機總體發展方案,要自200億元飆到500億元;此外,預計明年還會提出3000億元的潛艦特別預算案。

(更多新聞:強化對中嚇阻力 美台商會證實:美政府考慮與台灣聯手生產武器計畫

打造台灣成巨大武器庫,加速倒貨超額物資

除了「國造大餅」驚人外,國安圈亦傳出,美方透過我外交系統,強勢要「塞給」軍方約300億元的彈藥、戰鬥個裝等備品,讓軍方先前為如何「消化」這筆預算傷透腦筋。

美方出手其來有自。《紐約時報》5日即以「美國欲將台灣變成巨大武器庫」為題報導,台灣運補武器面臨多項挑戰,美國兩黨友台眾議員就提出《加速對台軍備轉移法》,要求優先把美國「超額防衛物資」提供給台灣。

「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軍品儎台已有先例。」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稱,早在1970年代,台灣就與美國透過技術移轉輸出模式,合作生產過UH-1H通用直升機。後續循類似模式,繼續生產過F-5E/F型戰機。

後來台灣在此基礎上,更上層樓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研發,專門為我國設計生產的AT-3教練機;美國軍備產品上有台灣所生產組件,完全不令人意外,真正技術環節,還是掌控在美國國防產業體系手中。

台灣國防預算衝高,美方予以安撫

不過,在日經新聞原始報導中,還有未見諸國內跟進報導的「隱藏版」段落,才是全文重點。原始文章中採訪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學會」研究員David Sacks指出,透過合作生產不僅可加速向台灣移轉軍備,同時亦有助於鼓勵台灣增加國防開支。

「目前在台灣存在反對增加國防開支的反對聲浪,因為支出經費將流入他人(美國)之手,無助於台灣經濟。」

Sacks聲稱:「為確保至少能有部份經費能留在台灣,並讓當地供應商能夠獲利,將有望遏止部份負面評議,並在政治運作上,有利於提高(台灣)國防開支。」

張競分析文章內容稱,這實已反應國人對於國防支出經費如此驚人,逐漸感到不耐,同時對於經濟的拉抬效應充滿變數,不必期望過高。

「華盛頓要對台灣民眾有個交待,美國要藉此安撫不耐情緒。」張競強調,養豬千日終有一刀,台灣必須思考在面對兩岸如此嚴峻形勢,「只有被甘心綁架這個選項嗎?」

國安專家則評估,美台商會背後的盤算,應該是與提供台灣彈藥有關,同時在我方技術不足情形下,應著眼介入未來將投入500億元的無人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