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與晶片戰爭 史欽泰:如果沒有全球化 半導體不會是現在這樣蓬勃發展

產業脈動

美中貿易戰爆發近五年,兩大國的科技角力,半導體產業成為重中之重。今年8月,美國拜登總統正式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美國商務部10月7日進一步公布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要求所有向中國晶片商供應先進製造設備的公司,必須先獲得批准。

拜登政府陸續推出的一系列限制晶片相關設備、人才輸出中國的禁令,每一步都引起全球關注,尤其這個全新的晶片禁令更是牽動全球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零組件、設備乃至於人才全部受衝擊,首當其衝的,正是中國業務舉足輕重的半導體設備大廠。

半導體產業捲入地緣政治角力

由於不管是通訊、手機、汽車、飛彈、衛星、甚至要掌握精準數據分析的AI,最核心的心臟就是晶片,這一波美中爭霸,甚至連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都被捲入到地緣政治的角力當中。

台灣半導體元老、清大講座教授史欽泰表示,過去我們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之下成長的,我們(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中間的一個關鍵,如果大家都是靠自己,我們(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不會走到今天這個格局,不只我們,如果不是全球化,全球半導體產業也不會是今天這樣蓬勃發展,可能連一半都沒有。

史欽泰對半導體產業未來型態不樂觀

史欽泰是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者,30歲學成歸國後就加入工研院,參與竹科首波半導體技術引進,協助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等衍生公司設立,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頁,面對地緣政治掀起全球半導體產業波瀾,對於半導體產業以後要怎麼走?史欽泰表示,這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型態,但對於未來並不是很樂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今(25)日於台大舉辦「數位時代」研討會,包括前工研院董事長史欽泰、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成功大學特聘教授郭耀煌、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研究員郭嘉逸、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交大榮譽教授呂學錦一同與會。

面對記者提問對半導體產業看法,史欽泰表示,過去我們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之下成長的,我們是中間的一個關鍵,如果大家都是靠自己,我們是不會走到今天這個格局,不只我們,如果不是全球化,全球半導體產業也不會是今天這樣蓬勃發展,可能連一半都沒有。至於以後怎麼走?是完全不同的型態,對於未來並不是很樂觀。

數位發展為非線性之長程演化歷程

郭耀煌表示,針對數位永續發展方針,包括數位治理:保障國民數位人權,促進數位信任與民主,數位活力:維護數位多樣性,孕育數位創新活力,數位賦能:推升人力資本和體制能力,鞏固數位永續根基,數位韌性:打造韌性數位基礎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及國民數位生活,數位共融:發展包容性數位經濟與社會,實踐國家永續發展,以及數位疆域:參與國際合作,開拓數位疆域,發揚台灣核心價值。

他表示,數位發展為非線性之長程演化歷程,我們必須同步回應快速技術變革與複雜非技術因素之挑戰,並深化公私部門數位DNA,建構具創新活力之數位永續發展體系,靈活因應數位變局。

數位經濟釋放跨產業商機,改變了產業遊戲規則

呂正華表示,數位產業已經影響我們很多年,看看數位相機就知道,而數位創新促成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數位經濟釋放跨產業商機,改變了產業遊戲規則,而「資料」則驅動未來全球經濟變革。

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今年我國在世界競爭力排名第7,是2013年以來最佳表現,今年我國在世界數位競爭力排名全球第11,是歷年次佳表現。

數位產業政策也協助廠商進行數位轉型,對於資訊服務業者著重強化管理,對於領域法人則著重生產技術提升,並分享食品業者導入AI建立智慧工廠,提升產量以及精準行銷。

台灣媒體的生存,就是新聞與民主的問題

曾任記者多年的林照真表示,數位時代大來對媒體與社會衝擊,以報紙為例,是社會重要的輿論來源,受到衝擊最大。傳統紙版廣告衰退9成以上,報紙的網路新聞超過一半的流量,來自GOOGLE和FACEBOOK平台的導流,而GOOGLE和FACEBOOK從未為使用新聞付費,報紙難以維持優質的新聞品質。地方新聞人力嚴重衰退,地方記者也持續大量流失,且國際駐外記者僅零星存在。

她認為,台灣媒體危機,也是新聞與民主的警訊,例如沒有足夠的地方記者,如何完成今年九合一選舉報導?台灣媒體的生存,就是新聞與民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