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防空洞蛻變成文化綠洲 化身為咖啡廳、餐廳、廟宇….

地方生活

《紐約時報》11月6日以專篇報導敘述基隆防空洞的改造和即將完工的基隆塔,向廣大讀者介紹基隆港的風情和人文特色。

新地標基隆塔豎梯今年底試營運

基隆市都發處表示,這顯現這幾年基隆於歷史文化記憶、都市保存、城市景觀上的努力,已明顯成就,深受國際好評,文章點出衛戍空間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在這特別的當下格外有意義。

數百年的備戰狀態在台灣上留下許多印記,島上有數百個防空洞,有些正在轉型為成文化綠洲,例如,基隆有少數碉堡被改造為廟宇、餐廳、咖啡店等。

另一個引人矚目的新地標是年底試營運的基隆塔豎梯,建在迷宮般的舊防空洞和隧道之上,民眾可以搭電梯上中正公園主普壇。基隆市長林右昌說,「基隆塔」豎梯現已幾乎完工,接著還有行政驗收程序,預計今年底試營運。

看似平凡的早餐店後面別有洞天

北端沿海山區港口城市基隆的遊客大概會以為,石惠華早餐店後面的白牆就是一道牆,但是幾個通風口表明另一邊可能別有洞天。

「其實,牆壁後面一個防空洞,我們基隆人,知道這種地方,這是一個生活空間,也是一個死亡空間。」53歲的石惠華表示。

在她走路的街道上,以及在1642年第一次遭受荷蘭這樣外國襲擊的基隆更多地方,歷史古蹟已被保護起來。廚房與通往砂岩的地下通道相連,小巷盡頭的鏽跡斑斑大門通向黑暗的穴道,裡面充滿戰爭的回憶。

只有36萬人口的基隆市有將近700個防空洞,市府官員聲稱,基隆可藏身的地洞密度比台灣其他任何地方都高。城市規劃師、藝術家和歷史愛好者把基隆的防空洞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布。

只有36萬人口的基隆市有將近700個防空洞

其中一些地下洞穴已被改造成文化空間,但這些地下空間不僅蘊藏古老的遺跡,也是重要的基礎設施。

大部分防空碉堡是由日本規劃和建造,日本從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二戰期間基隆成為美軍轟炸目標,二戰戰敗的日本歸還台澎金馬給中華民國。

石女士店面周圍的避難所佔據基隆的老城區,就坐落在設有電梯的山坡公園正下方,從一個入口進去,將置身於蜿蜒隧道的洞穴,直到最近,該洞穴才被用作消防局的儲藏室。

在最近一個清晨,它看起來更像是藝術畫廊或夜總會。一排排燈籠掛在潮濕的牆壁,昏黃燈光照在綠色植物的新芽上,這是地底唯一亮眼的色彩,兩側已經鋪設混凝土地板,有排水道。

經修繕的防空洞更像是藝術畫廊或夜總會

33歲的基隆市都市發展處公務員洪志健說,市政府官員最初想對外開放這個空間,把它變成一個餐館,然後他們決定不想破壞原來的地質。

基隆的避難所不好管理;幾乎沒有地契,使用權通常也決定所有權。但市府發現文件顯示,這個掩體建於19世紀,差不多是清朝統治末期。它是那個時代建造的多個隧道和掩體之一,當時清末時期,人民鬧饑荒和軍隊叛亂,走向衰敗,難以保住領土。

例如1884年,法軍入侵基隆,佔領這座城市大約一年,直到欽差督辦劉銘傳趕走法國軍隊。不久之後,為了更好保護基隆,他下令建造台灣第一條穿過獅球嶺的鐵路隧道,獅球嶺是阻擋基隆與台北的天然屏障。

隧道於1890年開通,經過多次翻修,幾個月後將重新開通。

「我們希望人們了解歷史,這是有助於保護基隆的方式」

趁著最近一次旅行時,基隆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科長郭麗雅解釋複雜的修復工程,包括在隧道上方安裝小型監視器以測量天花板的強度,她希望隧道最終能連接到當地的遠足小徑和道路。

「我們希望人們了解歷史,這是有助於保護基隆的方式。」她說。

站在隧道裡,亮橙色的新磚與陳舊的灰色石頭混合在一起,她談到了歷史,但承認隧道也可以在另一場衝突當中保護民眾。

對於基隆的許多人來說,過去和現在的威脅界線是模糊的。

過去和現在的威脅界線是模糊的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中國擴大在台灣沿海進行軍事演習的頻率和強度。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企圖統一台灣方面也更加直言不諱,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選項。

基隆餐廳「河豚很多」背面靠著一座巨大的防空洞,坐在6張木桌邊的遊客在拍攝餐廳的裝潢,但是當地人也喜歡黑色幽默。

「很多人跟我說,如果戰爭爆發,他們要來我們餐廳避難,他們很篤定說,我們這裡會提供食物。」34歲的「河豚很多。」老闆苗詡靚表示。

在基隆長大的苗詡靚覺得很可惜,許多廢棄的防空洞被垃圾填滿,被忽視了。幾世代人以來,基隆的孩子們互相說著冤魂、士兵被殺的鬼故事嚇唬對方。

翻修防空洞、把它們與周邊地區連結起來很重要

「翻修防空洞、把它們與周邊地區連結起來很重要,」苗詡靚強調。

53歲的基隆畫家王傑接下這一使命。幾年前,他和40、50 名當地居民從基隆眾多山丘選擇一處防空洞,修繕4面長滿苔蘚的防爆牆。

受基隆陰雨霧霾天氣和民宿信仰的啟發,王傑勾勒出一幅壁畫,蕨類植物在上面四處蔓延,他還在基隆一座知名寺廟的大門上雕刻一隻神獸。

花了6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白色瓷磚上的畫作。現在,防爆牆和掩體已成為旅遊勝地,也是引以為豪的地標。

花了6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白色瓷磚上的畫作

「公民社會是改造防空洞的主要推動力,年輕一代的人們能夠想像老一輩在裡面嬉戲、甚至躲藏的情境。」王傑指出。

有些人認為喜歡防空洞似乎很奇怪。石惠美就說,她在店的後面,離儲藏室更遠的地方,看到了一條蛇,即使導彈飛來,她也不打算躲進去。

她認為,基隆避難所存在的意義,應該翻新主要是讓所謂「草莓族」年輕人更加關注可能迫使他們上戰場或躲藏的台海緊張關係。

她有些鄰居指出,這些掩體提醒他們過去的遭遇。

「我們是台灣人,我們與中國無關」

91歲的王火祥坐在與石惠華店面相隔幾家的店裡,他退休之前開一家製作橡皮圖章的小店。

他記得1944、1945年美軍轟炸基隆時的情景,回想起他躲在附近防空洞時聽到的轟炸聲。他說,他晚上睡在一個隧道裡,白天住在另一個隧道裡,當時他只是一個小學5年期的孩童,但回憶讓他泛起微笑。防空洞救了他的命。

「那是唯一安全的地方,很多人擠在裡面。」他說。後來,他和妻子在人造洞穴中避暑,度過夏夜,他們帶飲料和零食進防空洞,與朋友吃喝聊天。

「裡面像是裝了冷氣,」他說,妻子王陳淑美站在他身後。她笑笑同意他的說法。但是,當被問及能否想像在再次襲擊時返回防空洞時,他們都皺起眉頭。王陳淑美開始大聲嚷嚷。

「我們是台灣人,我們與中國無關,」她強調。然後,她輕聲說道:「我們不知道炸彈什麼時候來。我們希望它們永遠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