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後美中台新局》劉泰英:兩岸之間不能老是對抗 有個溝通管道非常重要

兩岸關係

「兩岸之間不能這樣老是對抗,兩岸之間合作關係一定要維持,有個溝通管道非常重要。」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24日參加首屆「傳承金獎」受訪時建議,G20已過,美國是希望兩岸溝通的,台灣可以組成民間身分的組織,但半官方參與,來進行,類似以前的亞東關係協會。

劉泰英指出「大陸以前是共產國家,經濟倚賴台灣很重,依賴台灣的資金、台灣的技術,台灣的市場,台灣的貢獻很大,它不能抹滅台灣的貢獻。」

G20之後,美國希望兩岸恢復溝通

他認為,兩岸要持續保持倆好關係,這個是很重要,美國很關係兩岸之間的溝通,強調臺灣關係法,華盛頓的政策就是溝通,任何事情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希望大陸能夠具體認知,任何事情以和平方式解決。

在兩岸交流上。劉泰英建議仿造台灣過去的亞東關係協會,他表示,自己也常參加東亞經濟會議,這種半官半民組織,不要掛上「中日」或者「中台」,因為這個名稱會有問題,兩方面都民間組織出面,但是兩國政府重要的官員,都以「顧問」的方式一起參加,所以決策層級蠻高的。

中國政府求穩定第一,經濟發展為次要

G20之後,美國會更嚴厲對中脫鉤嗎?對中國經濟產生什麼影響?劉泰英倒認為,中國自己的因素可能比較大,第一、中國能否恢復正軌,要看疫情的發展,例如疫情如果好轉,鴻海鄭州廠遇到的抗議事件就能早點獲得解決,但新的病種一直出現。沒有人知道中國的疫情會怎麼發展。

第二、劉泰英說,中國大陸政府有恢復集中管制的傾向,希望安定為主,不希望亂,要穩住政權,景氣發展為次要,和西方的觀念不太樣。

北京若採發展緊縮政策,全球經濟體都受影響

他接著說,這對私人資本形成不利,企業家缺乏誘因,就不會再投資、勤勞的工作,導致整體經濟slow down。中國人有智慧,卻沒辦法充分發揮。劉泰英說大陸以前是共產國家,個人創意、投資無法發揮,後來一改革開放,整個經濟蓬勃發展。

劉泰英表示,中國大陸是全世界經濟成長第二個驅動力,有大市場,因此中國大陸政府走回頭路、加高管制,經濟成長一放緩腳步,全球的經濟當然就會受到影響,「未來國際經濟確定一定會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