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冬天半夜容易抽筋?中醫:按壓3穴位、補充「這些食物」緩解抽筋不適

中醫養生

今年冬天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在日前悄悄來臨,宣告季節正式進入冬天,也代表氣溫會逐漸下降,從些微涼意,逐漸轉變為有點寒冷。

中醫師也提到,這時養生觀點應注意要「避寒就溫」,即規避寒冷的地方、接近溫暖的地方,這個時節要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部和手腳的保暖。   

不過冬天到了,是否有發現半夜抽筋的機會越來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呢?中醫又是如何緩解改善?

為何冬天半夜容易抽筋?原來是缺「這個」

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先解釋,冬天半夜容易抽筋是因為冬天氣候寒冷,「中醫觀點認為寒主收引,當人體保衛功能不足,又在睡眠時將腳暴露於被子外,易使寒氣入侵造成所謂的抽筋現象。除了平時多運動增強自身體能,也要注意入睡時下肢的保暖。」

周宗翰進一步指出,平時冬季活動若沒有充分熱身,當運動時肌肉的興奮性突然增高,「肌肉連續收縮過快,使局部肌肉出現疲勞,也會導致抽筋,這種現象通常是在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使得乳酸堆積而發生的肌肉痙攣現象。」

他解釋,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或是更年期婦女鈣質流失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的症狀。」

「黑糖」補肝腎、富含鈣,常抽筋患者可適量攝取

那麼該如何緩解改善抽筋的情況呢?

周宗翰指出,「《黃帝內經》提到肝主筋,所以中醫認為抽筋問題出在肝,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苦急其實代表著抽筋的意義,而中醫又有肝腎同源的說法,所以其實適量的黑糖水可以減緩抽筋的狀況。」他提到,黑糖可以補肝腎,裡面也有豐富的鈣質,對常常抽筋的患者可以攝取適量的黑糖。

周宗翰表示,當抽筋發生時,千萬不要強拉硬扯,避免拉傷肌纖維,「可採用熱敷的辦法,同時朝收縮肌肉的相反方向伸展或採用用力按壓穴位的方法使之緩解,最常見的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之久。」

中醫師指出,黑糖可以補肝腎,裡面也有豐富的鈣質,對常常抽筋的患者可以攝取適量的黑糖。(圖片來源/photoAC)

他建議處理方法為,先確認身體保持穩定,於坐姿或是臥姿,再輕柔的往反方向拉伸或拍打痙攣繃緊的肌肉。「如將腿部伸直,抓住前腳掌,輕輕的往腳背方向拉伸;或試著以腳跟為中心,往下再往小趾外側緩慢旋轉,可以協助放鬆小腿後伸肌肉群。若痛到無法忍受任何伸展,則直接按壓穴道以解除痙攣。」

中醫師傳授按壓「3穴位」緩解抽筋不適

周宗翰提到,若為小腿抽筋,則可選擇按壓小腿後側的「承山穴」,及膝膕窩中內的「委中穴」;若為腳趾抽筋,則選擇「公孫穴」,「取穴方法為腳掌內側,約足弓最高處按壓,可直接放鬆足底連接至腳趾之肌肉群。」    

預防抽筋的其他方法,周宗翰也建議睡覺前先泡腳,「讓雙腳浸泡熱水至膝下,有放鬆肌肉的作用,浸泡完應仔細擦乾,勿使之自然風乾。睡前再加強按摩小腿及腳部肌肉,並藉由伸展操,儘量使肌肉緩慢拉伸再放鬆。」

至於食療,周宗翰表示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豆製品等,搭配適當的食物補養腎氣,並且注意保暖抵抗嚴寒,調整好作息,不讓局部肌肉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