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1》台灣從新冠疫情學到什麼?何美鄉:血清抗體若繼續做 就能知道何時要開放

新冠疫情

2019年12月1日COVID-19(新冠肺炎)首度在中國武漢被發現,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逐漸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截至目前已造成逾6.45億人染疫、664萬人死亡。

2022年12月2日這天,南港下著綿綿細雨。冷氣團剛報到,也是睽違3年口罩禁令首度鬆綁的第二天,路上有些行人開始脫掉口罩,但多數人還是習慣性戴著。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2》國內需投資110億蓋mRNA疫苗廠?何美鄉:「這關鍵」要先成立

一早,我們來到匯聚全台最多頂尖優秀學者的中央研究院,專訪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同時也是台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並曾於SARS期間率先進入和平醫院協助照顧病患。我們試圖拼湊出疫情這3年來的軌跡,希望能從專家口中找到答案......

研究病毒超過40年的何美鄉自嘲,自己會開始「爆紅」,應該是2021年5月國內爆發200多例Delta病例時,「我趕快告訴大家外面至少有1千多例,大家要有準備。」

何美鄉回憶,那時她只是想告訴大家,不要以為只有目前這幾例,「我也告訴大家這數字怎麼算的,就是用(目前)有多少重症除上3%,因為過往舊的武漢病例重症率大約是3%,用過去的數字大致算就這麼多,後來證實更多。」果然Delta疫情緊接著擴散、全國升至三級警戒,「大家開始覺得我可以預測未來,但其實(數字預測)我只有講那次。」

而今年1月,何美鄉又在臉書對指揮中心隔空喊話,要對可能大流行的Omicron做準備,「那時候我看著它(指揮中心)還在匡列Contact Tracing(接觸者追蹤),我說你就繼續匡列,但應該把第3劑(疫苗)打到差不多,也提醒確診的人要在家裡面、快篩試劑至少準備1億劑。」

(延伸閱讀: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破500》何美鄉:目前確診數不要想百或千 要以「萬」為單位 )

面對一個未知的病毒不斷變異,人類從害怕、不安、憤怒、無奈到與病毒和平共存、從中不斷尋找新出入。回首3年來,這次疫情究竟帶給人類什麼樣的啟示?台灣又從中學到什麼?

「台灣很多人還在害怕、避免感染的境界裡...」

「台灣好像什麼都還沒學到。」何美鄉笑說,「有學到是進步,但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看到進步,雖然現階段我們認為我們比中國前衛一點,但很多人其實還在中國人的境界裡面,還是在害怕、避免感染,不懂什麼叫免疫。」

何美鄉認為目前還無法說明台灣的防疫體系有哪些地方進步了,「因為整體而言2003年我們建立了滿多體系,有的被用、有的沒被用,我們使用的防衛部分,並沒有積極地往前走。」

她指出,最近美國有一群學者叫做Roadmap,在研究疫情未來的路徑會如何,「你要提到未來的路徑,就要看得見未來,才能超前部署,但在台灣好像還有一點遙遠。」

何美鄉分享從她的角度看到的疫情這三年,「第一年我看到的未來是,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病毒,它不會消失、要努力擋住,我們有島國優勢把它擋在國外,然後趕快研發疫苗和藥物,那時候因為不知道誰研發得出來,所以我們也要盡力。」

「第二年我看到的未來是,疫苗研發出來,就要趕快多製造一點,讓大家都使用。到了2020年疫苗製造出來,然後2021年Omicron來了,它是一個傳播非常快的弱毒病毒,所以第三年我看到的未來是,這是一個機會,我們要鬆綁了、要趕快把疫苗打好。」

何美鄉強調,「我們有看到很清楚的數據,不管是英國或其他國家,都告訴你打2劑或3劑疫苗,一開始預防Omicron感染的效果只有70%,一個月後大概再降10%,我試著告訴大家要勇敢開放、讓一些健康的人感染,但大家不大相信,現在他們一定相信了。」

台灣有做到科學防疫,但還不「精準」

問到過去2年多來,台灣是否有確實做到「科學防疫」?

何美鄉表示,「科學防疫一定有,不科學防疫就輸掉了。但一開始我們是用圍堵的方式,雖然可以阻擋很多,可是防疫這件事,你做得過多就不科學了,中國就是如此。」

當然何美鄉也坦承,在「太多」與「太少」之間的判斷標準,常常必須根據實務面的考量,「基本上我們算是有科學防疫,但我們用的資料大多是國外的,就是take a chance(碰運氣)、有一點點投機,因為萬一我們的國人跟國外不一樣的時候,也不知道會如何。如果說真正的精準科學防疫,我們還差一截。」

她認為若要達到「精準」科學防疫,國人應該努力蒐集屬於自己的資料,「台灣資料這麼好,有全國健保、各式各樣非常集中的資料,就是要想辦法蒐集統一後,像英國一樣即時公布,每1個月、2個月公布資料給大眾,然後根據這些資料來調整(防疫策略),這才叫精準。」

延伸閱讀:彭博全球防疫排名》台灣跌至44名、有一項墊底!何美鄉:疫苗接種率太低 其他指標不可能好 )

血清抗體是開放尺度的依據

何美鄉相當讚許英國的防疫,「他們的精神就是只要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科學證明是否有效就不做。他們一開始沒有防堵,發現這樣不行的時候就開始防堵,也一直蒐集資料,所以英國的資料蒐集、對病毒抗體的監測,以及如何催打疫苗、徹底落實從年長者往下打,一點都不含糊。」

她也提到新加坡,一直都以親民、不斷摸索、科學資料更新為防疫宗旨,「他們也有很前衛的地方,像是在今年2月之後,他們最後一批建的方艙醫院是給孩童的,因為發現Omicron(對孩童的影響大),所有小孩只要發燒就放進來(方艙醫院),我覺得他們這樣的做法減低了死亡率。」

「這些做事情的方法,是我欣賞這兩個國家的原因,並不表示他們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他們有對的精神─即時監測、即時應用資料、即時調整防疫策略,這是最重要的。」

何美鄉語重心長地說,就這些部分而言台灣還差一截,「我們的資料一直沒有被分析,這點我覺得要來檢討,因為未來萬一下一個病毒是從台灣發起的,你要想辦法很精準地蒐集資料、做該做的事情,然後往前走。比如說像今年可以開放多少,現階段就應該告訴我們S抗體到底多高,我相信8、9成(民眾)一定都有,台灣有800多萬人感染,實際上可能是1,200-1,600萬人,再加上打疫苗,假如看到血清流行病學的資料,可能就會放心一點,不會在這邊瞻前顧後。

問到當時造成全台轟動、被指揮中心下令中止的「彰化血清調查」,是否應該繼續進行?

何美鄉認為這件事情立意原是好的,但她認為可能是時機點過早,「在當時台灣管得那麼嚴的情況下,陽性率一定很少。但現在2022年這個血清就應該一直做,你如果知道抗體很高的話,開放會更快。你開放得慢、拖得更久,對經濟影響更大。

何美鄉認為若台灣在疫情3年更加落實「精準」科學防疫,可以更早開放。(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需要擔心下一波疫情大流行嗎?

談到距離農曆年還有一個多月,面對國境開放、口罩鬆綁、台商春節返台等是否會為本土疫情帶來新一波衝擊?

何美鄉認為,「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衝擊,入境的人可能會增加確診人數,但也不會多太多,現階段病例數也在下降,以Omicron這樣的病毒,我覺得再怎麼樣都不會造成立即的危害,但還是要注意高風險族群。去年、前年我還會說大家稍微忍耐一下,但今年我絕不會說不要去看你的父母親,大家一定要正常過個好年。」

民眾還需要擔心會有下一波疫情大流行嗎?

「依我的判斷,因為Omicron已獨霸一方了,所以未來在人類族群所選殖出來的病毒就是Omicron的後裔,Omicron的後裔怎麼做還是Omicron的後裔,意思就是它逃避一點,你還是有抗體、有T細胞,它也不可能逃避很多。」

何美鄉進一步解釋,「BA.4、BA.5也是從南非發跡的,它們其實在今年一月份就出現了,但因為它出現慢個6或8個禮拜,數量就比較少,但沒有消失,一直到BA.1、BA.2結束、民眾抗體開始下降後,BA.4、BA.5到5、6月才開始上升,所有變種病毒大概都是在這樣的氛圍裡。」

何美鄉也認為,中國繼續封城對國家和人民都不是件好事,「你越做就越沒有出入,因為最後還是要開,要讓民眾回歸到一定程度的正常,也讓這個病毒進到在地化模式,那時候再來處理季節性的問題、高風險族群的問題、老人跟小孩的問題。」

新冠不可能清零!「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雖然指揮中心不曾正面請教過何美鄉的意見,「但我相信我的臉書他們一定有看到,我也會放一些真的有幫助他們的內容,像是用什麼藥物等專業資訊。我覺得重要的資訊我都滿超前的!」她笑說。

不過何美鄉也感慨,今年初Omicron進到國內時,原本她想和醫界合作,試圖找出一些方法降低重症跟死亡率。「我跟一群感染科醫師討論說醫學界可以一起來做點什麼,但他們有些人到今年3、4月還堅持要清零,他們那時候還沒辦法想像一天會有7萬多人確診,還說天花可以清掉,為什麼新冠清不掉?」

回想2003年SARS和現在的新冠病毒,何美鄉也提到,「當年SARS的混亂,CDC(疾管署)是開放的,任何只要是專業的人都可以幫忙,2019年我們的指揮中心是封閉的,很多人說我們是在狗吠火車,我說那我們就不當狗,幹嘛要當狗吠火車?我們說話就是要讓他們聽見。」

擁有多年流行病學研究及實務經驗的何美鄉,面對新興傳染疾病也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攝影/鄭國強)

回首一路走來面對的新興感染症,何美鄉表示無法預期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跟她一樣,也知道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管別人怎麼罵,我不會改變、也不會改口,以我們的專業知識來看就是該這樣。」

雖然仍下著雨,但明淨的大片落地窗外,透著被雨滋潤過的綠葉,充滿生機,何美鄉也相信不論疫情是否再起,對的事仍要勇敢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