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說「自由貿易已死」 習近平、普丁聯手把「全球化」推落斷崖

全球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機台進廠典禮時提到,地緣政治已大幅改變半導體製造商面臨的局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半導體教父此話一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一下成為政經界熱門話題。

時間回到1989、1990年代,蘇聯解體、各小國獨立、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合併一路如骨牌效應般的展開,東西方冷戰結束,東歐各國走出鐵幕,當時中國也在鄧小平主政下走向改革開放,世界變得不一樣。

低價勞動力不斷釋出,搞到台灣勞工薪資20年不漲

過去被稱為鐵幕的東歐、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接著經濟吹響了全球化號角,鐵幕的瓦解催化全球化及國際分工,這一連串的變化,影響了我們這一整代人,政治上的變革,地緣政治的變化,促成全球經濟情勢大翻轉。

確實,冷戰時期世界分成三塊,台灣處在自由世界這一塊,當時自由世界除了亞洲四小龍之外,其實都是有錢國家,由於低技術工人的供給相對少,工人的價格(薪資)就會被拉上來,台灣薪資也因此被帶了上去。

等到後來東歐、東南亞等各國加入競爭,尤其中國改革開放釋出的人力更是無人能及,當全世界低技術工人人數,比冷戰時期多出很多很多,自然低技術工人的薪水,就沒辦法像過去還處於冷戰時期時那麼好,台灣勞工的薪資被這個經濟學上稱為「要素價格均等化」效應,搞到薪資20年不會漲。

全球化、自由貿易已經走到一個轉折點

全球化、全球分工,源源不絕的低價勞動力,讓我們可以不用自己生產,就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需要的各種物品,廉價勞動力、方便的運輸、各國低關稅支撐了這一切,當然也不會有通膨的問題,只是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事情,這一切在2016年川普上台開始出現轉變。

先是有美國前總統川普發起的美中貿易戰,接著從武漢擴散到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斷鏈危機,再加上今年2月普丁發動的烏克蘭戰爭,引發歐洲能源危機,再到近期美國通過晶片法案,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這代表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全球化、自由貿易已經走到一個轉折點。

鄧小平主導中國改革開放,讓全球化效益極大化

過去30年,真正讓全球化效益發揮極大化效果的是鄧小平主導的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主政後,中共搞定了與美國的關係,美中之間形成全球化一股巨大的推力與吸力。

在政治上,當時主導白宮外交政策的季辛吉這一批人,正準備要跟共產國家和解、全面降低緊張關係。經濟上,美國則是主導讓幾個出口國如日本、德國以及亞洲四小龍貨幣升值,這形成一股很大的推力,就是要把傳統產業逼到低工資的地方去生產。

剛好在這個時間點,中國的改革開放就如同磁鐵一般,展開雙臂用低工資、低環保規範以及龐大勞動力吸引全球資金前往,而美中就在這一推一拉之間,將中國改革開放釋出的勞動力優勢全面點燃。

經濟上,全世界製造大量往中國移動,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威力,一下子爆發出來,2千年中國加入WTO更成為助燃,一舉把中國推向世界工廠寶座,所以當時不管在政治思想或是經濟上面都充滿新自由主義的氣息,這一切在2005年「世界是平的」佛里曼這本書問世、2008北京奧運,全世界高呼中國崛起達到最高峰。

全球化最大受惠國—中國,經濟崛起卻根本沒有走向民主

只是當年美國推動全球自由化,那是建立在兩個假設之上,一個假設是,自由化是大家公平競爭,第二個假設是,自由化跟經濟發展,會讓這些國家民主化。

但是現在事實已經證明,當年季辛吉的命題是錯的,全球化最大受惠國—中國,政治上根本沒有走向民主化,甚至反而在羽翼漸豐之後利用更多的經濟優勢及科技工具來對付其他國家以及自己的人民。

全球化沒有按照西方世界規劃的劇本走,在中國完全踢到鐵板,甚至各國還長期縱容中國用不公平貿易及補貼等國家資本主義搶他國工作、掠奪技術,以內需為手段築起長城,而經濟成長也改變中國領導高層的想法,過去這幾年來,中國已經從過去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走向習近平的大國崛起,中國一直有著支配世界、統治世界的野心,只是鄧小平時還隱藏著,但現在習近平已經不隱藏。

普丁攻打烏克蘭是對全球化體制的另一種衝撞

自由化既然不會讓中國變民主,那為何要給中國這麼多好處?這是過去幾年西方民主陣營的反思,當整個世界思潮改變,第一個出來衝撞全球化體制的就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之外,還有另一個關鍵人物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因為普丁攻打烏克蘭也是對全球化體制的另一種形式的衝撞。

普丁今年2月突然攻打烏克蘭,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自由民主陣營的國家體認到,要對付這些侵犯別人的大國,國與國之間必須要聯合起來集體行動,如果容許大國欺負小國,那這個世界就沒辦法有和平。

也因爲這個改變,讓台灣現在在國際上受到更多的重視,當然政治氛圍的改變也會影響到經濟,那就是接踵而至的區域分工,這一次的全球區域分工,不在是當年喊自由化時那樣,只重視成本,因為現在有了比成本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信任」。

現在有比成本更重要的東西

經濟上,供貨的穩定性、安全性比成本重要。技術上,合作夥伴會不會把技術偷走,整碗捧走,也比成本重要。政治上,合作夥伴會不會把經濟當成威脅,甚至在產品當中裝上有毒有害的東西、開後門,這也比成本重要。

可以說是接下來的國際區域分工是彼此可以信賴的夥伴才能夠分工合作,這次美國晶片Chip4就是信賴夥伴打群架最典型案例。

過去經濟學家對於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國際貿易的論點向來存疑,不過中國以及俄羅斯今日的行徑,讓這種論點顯得更有力量而得到支撐。因為從大國掘起到烏克蘭戰爭,世人終於得到一個教訓,那就是經濟如果過度倚賴獨裁政權那將是很危險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