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都市紋理 返回家鄉腳踏實地行動

地方文化

作者介紹

返腳咖

返腳咖是一群汐止在住的人,期待在快速流動的日常中,回到生長的土地,透過踏查、合作與行動,找回在汐止的生活感與地方感。

圖片提供/返腳咖

撰文/返腳咖

2017年前後,一群不怎麼了解汐止的汐止人在外地相遇,最初只是相約到汐止的各個地方走走,走著聊著認識越來越多汐止人事物,「返腳咖」,正是基於這些想望而聚集起來的一個在地行動組織。

如果你也住汐止,那很有可能,從小到大你已經熟捻各種離開汐止的通勤方式;如果你也住汐止,那很有可能,下大雨的時候會有人關心你家有沒有淹水;如果你也住汐止,那很有可能,當朋友問起汐止有什麼好去處的時候,你也會不禁心想:「自己有特別去過汐止的什麼地方嗎?」緊鄰台北市,與基隆河相伴的汐止,總是有各種人事物在其中不斷流動。流動賦予了這座城市熱鬧的生命力,也因發展的洪流使得景觀快速變化,因過往的水患使得文史資料與記憶保存更為困難。對於每日在汐止與他方之間往返的汐止人來說,更是少有機會在移動中慢下腳步,認識關於這塊土地的故事。

介紹汐止老街的《返腳》刊物,說明老街是由過去至今的生活所堆積。

2017年前後,一群不怎麼了解汐止的汐止人在外地相遇,聊起了相似的生命經驗,也發現彼此都正想著要多留給家鄉一些時間。最初只是輕鬆簡單地相約到汐止的各個地方走走,走著聊著也就認識了越來越多汐止的人事物,也有了想要分享這些故事的想法。而「返腳咖」,正是基於這些想望而聚集起來的一個在地行動組織。

各種行動串起形形色色的在地夥伴

那麼返腳咖都在做哪些行動呢?如果你點開返腳咖的臉書粉專,迅速滑過前幾年的貼文分享,可能會覺得這群人怎麼好像都在做不同的事情,最早是做刊物,又開了一間博物館,舉辦展覽與活動。在豐富的形式與主題背後,其實都是基於當下所串連起的人,以及當下汐止正在發生的事。

一起組織返腳行動的主要夥伴。

無論是介紹「汐止第一街」⸺_汐止老街的《返腳》刊物,與在地文史收藏家姚添進大哥一起整理的「水返腳街道博物館」,或是在汐止老街的市場二樓策辦的「水哉」淹水展,都是因為返腳咖與更多的汐止人相遇,聽到了更多汐止的故事,進而孵化出了各種有趣的嘗試。

另一方面,這些行動也在過程中串起了形形色色的在地夥伴,一個名為「街道研究班」的汐止萬能網絡開始成形,能在需要時提供知識、提供人手、提供電鑽、提供超好吃司康等珍貴的支持。在大家的能量投入之下,有意思的人事物逐漸匯集起來,既有辛苦也有滿滿收穫。

找尋新的相約形式:以「共學」作為延續

2021年是返腳咖夥伴各自動盪轉換的階段:有人研究所畢業、有人考進研究所、有的成為老闆開發起遊戲,大家專注在工作中,返腳咖社群出現了一段空檔時間。怡廷和猴子便決定以兩人為主要提案人,向新北文化局申請補助,用符合現況的方式讓想做的事不斷掉。

之所以採取共學的形式,則是著眼於想建立返腳咖與街道研究班之間更緊密的關係。三年來各類型的行動,時常是由返腳咖號召起頭,街道研究班的夥伴則是自由隨性加入。在豐富密集的游擊行動背後,也難以讓所有夥伴對於議題核心、執行方式有充分的了解與討論。因此,2021 年的提案以共學出發,重新聚焦於彼此有興趣的主題,一起整理觀點與想法,站在同一層認知上,再一起發展行動。

城市發展中的街與屋:如何保存老街的景觀與記憶

從編輯《返腳》第一刊的踏查開始,我們清楚看見老街是由過去至今的生活所堆積。刊物之後,街道研究班曾有一系列下街尋老屋的踏查活動,我們走進店家或住家,如陳萬乞古厝(揚濟中藥房)、永安古厝、中正公有市場等,也曾經在引介之下有幸拜訪余厝(前身為診所),發現老街薄薄立面之後的縱深,藏著無盡的故事和寶藏。這讓我們意識到,老街的保存價值需要被好好地訴說──不只是單一建築,而是一條街、一個社區,以及對汐止的意義。如果老街人開始共感,或許能漸漸從私人產權朝向公共集體記憶去思考。

走進汐止的永安古厝,發現老屋背後藏著無盡的故事和寶藏。

「老街景觀保存」共學主題延續這些累積,邀請理論與實務俱佳的康旻杰教授來分享,更全貌式地去理解老街的保存與行動的可能性。這些生活的容器異常迷人,面對都市發展卻也異常脆弱,對返腳咖來說除了去認識(索取),更求進一步行動(付出),以回應老街逐年傾頹的焦慮。

「閱讀都市紋理」共學主題亦是在回應包含老街、在汐止各處大大小小因著都市發展帶來的風貌改變,我們發現,許多地方的生活感被動地消失了,如樟樹灣地區都市原住民日常生活創造出的生猛空間,閒置空地上成為菜園,長出都市已看不見的原住民野菜文化,卻也在後來被填入水泥,改為我們永遠無法停止索求的免費停車場。在缺少集思與討論過程的狀況下,主流的聲音自然成為司令,帶領汐止前往成為另一個百無聊賴的城市。認識都市計畫,或許開始成為了公民了解空間如何被塑造與改變的重要知識。對於行動社群來說,如果議題無法進入友善公眾的討論,我們就要為進入制式規劃程序所準備。

水岸城市的河與堤:我們與河川共同生活的可能

幾百年來汐止的發展都與河水緊緊相連,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地方名為水返腳、汐留或是汐止,那三點水都深刻鑲嵌在此。然而,自2000年前後的幾場淹水開始,基隆河岸地景開始產生轉變,兩百年防洪標準的河堤,隔開人與河的接觸。大家開始慢慢淡忘,因為有河水流經,汐止才發展起第一條市街,串連起當下汐止正在發生的事,撐起許多人的生計;也忘了這條河上曾有擺渡、過河娶親、洗土炭與划龍舟等場景在日常上演。

2020年返腳咖與街道研究班,在汐止公有市場二樓,策劃了以「水哉」為名的展覽。

水災並非洪水猛獸,會在那時發生,背後有其多重的原因。在災難中結晶出的在地智慧和反省,才是比悲情和都市治理更需要被記得的事情。2019年,返腳咖與街道研究班的夥伴們,在汐止公有市場二樓,策劃了一場以「水哉」為名的展覽,試著透過故事採集、物件展示與淹水土工作坊,再現汐止人對於水災的記憶與反思,並想像未來這座城市的模樣。

也因為這樣的過程,才延續長出了2021年的首場共學「河港城市初認識」,透過林智謀老師的引路,我們從牛稠頭(現汐止抽水站)出發,老師沿途用所見所聽來講解各種關於生態和河流的知識,如看見河畔多樣的植物,就講解起原生種、外來種的植物競爭故事;聽見蟬鳴就說起四季的蟬分別怎麼鳴叫;河上閃閃發亮的是原生魚種鯝魚等。老師的講解兼具大的地理觀念以及小的生態物種解說,大家眼神明亮地觀察,十足趣味地聽著講解,腦袋也一直充實運轉。

在共學過程中,除了那些吸引人的知識外,我們也看見了越過堤防在基隆河畔垂釣的人、躺在堤外草坡曬太陽的情侶,以及赤著腳在草皮上奔跑的孩子,慢慢用日常活動模糊那道明確的界線。期待有一天,在汐止的人們都能夠越過災難的記憶,一起重新理解如何親近河、善待河,以及與之共同生活。

非計畫驅動,更日常的實踐

五年多來,返腳咖從積極行動到且看且走,我們並沒有停下腳步,而過去行動的累積和關係以不同形式延續。汐止老街上的濟德宮邀夥伴人傑用鏡頭為重建廟宇拍紀錄片,汐止兒少社區據點邀返腳咖協力「Wawa 空地樂園」營造孩子戶外遊戲共學的地方,汐止年輕里長邀請返腳咖協力「第一次選村里長就上手工作坊」,因行動相識的青山國中小也在不同計畫中延續著合作關係。返腳咖不再是所有行動的發動主導者,更多是協力其他相關議題邀約的角色,非計畫驅動的行動,讓我們有機會更日常的實踐。

「閱讀都市紋理」共學主題,讓公民了解空間如何被塑造。

過去一年,我們以共學延續大家的相聚。回頭望發現,返腳咖已然成了一能資訊與資源共享的在地支持網絡,也因為結交更多夥伴,拉大了行動的可能與彈性。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