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BQ.1竄起、中國開放邊境...國人需補打次世代疫苗嗎?施信如解惑

新冠疫苗

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民眾對於疫情的發展及演變仍不敢鬆懈。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日公布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國內社區變異株BQ.1有竄起之勢,未來不排除取代BA.5成為盛行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公布,以上週本土個案定序結果分析,BA.5株占比從82%下降為62%,意謂社區有近4成個案是新興變異株,其中以BQ.1株增加幅度最大,從3%增至14%;另外,BA.2.75株則是從12%增加至19%,BF.7株也自3%到5%。

羅一鈞也進一步說明,BQ.1是Omicron BA.5子代變異株,全球占比已至少42.5%,為主流病毒株、傳染性較高,但疾病嚴重度和致死率跟其他Omicron相同,沒有更高。他強調,「BQ.1變異株其新突變具有免疫逃脫優勢,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

針對BQ.1民眾需要再打次世代疫苗嗎?而面對中國逐步鬆綁防疫策略、我國邊境開放,國人需再補接種哪種疫苗?

(更多相關新聞:Omicron毒性減弱仍比流感嚴重》施信如:彰化事件後沒人敢做血清調查 選舉結束應回歸科學防疫 ) 

針對BQ.1需再打雙價次世代疫苗嗎?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目前若是還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且疫苗已經打超過3-6個月以上,打雙價次世代疫苗(原始株+Omicron BA.1)對於防止重症跟死亡還是有幫助的。

不過施信如也提到,「但對一般人來講比如已經得過新冠了,或是已經打滿4劑疫苗,即使不是雙價的,對於BQ.1還是會有防重症的效果,所以應該是看什麼時候打上一劑疫苗、有沒有確診過。」

她指出,「對年輕族群來講,打疫苗會不舒服,得BQ.1也會不舒服,但都會獲得抗體,其實以效益來講(打疫苗)不一定會比較高。但如果打了後身上病毒量會降低,傳染給別人的機率也會降低,對整體防疫來講還是好的,但對個人來講可能沒有太大差別。」

施信如進一步補充,年輕族群一般來講是指50歲以下,「但有些人可能40幾歲以為自己是壯年,但常熬夜,或是本身有慢性病卻不自知,可能還是需要整體做一些檢查看是否真的是健康的。」

她表示,對本身有慢性病的人來講,有沒有打疫苗差別就比較大了。「觀察世界各地的人都一樣,有慢性病的人可能會害怕打mRNA疫苗,但兩害取其輕還是打比不打好。」

中國目前流行的病毒,若傳到台灣是否會再變種?

問到中國目前流行的病毒,若傳到台灣是否會再變種?

施信如表示,「因為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得過了,所以中國過來對我們的影響應該是會比2020年時小很多,也不會到台灣才變種。」

她解釋,之前Delta感染範圍會這麼大,「是因為有一些變異株的Delta出來,並不是Delta變成Omicron。中國現在已經全部都是Omicron,沒有證據顯示有Delta或Alpha、Beta,很明顯的證據顯示Alpha沒有在中國流行過,且現在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地方還在流行Alpha、Delta,都是Omicron了。」

面對中國邊境開放,國人需要再補接種哪種疫苗?

施信如表示,若是有BNT疫苗能進來台灣是最好的,「因為BNT的劑量比較低,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也比較好。有些人比較想打次蛋白疫苗,但Novavax也沒有針對新變種病毒株做雙價疫苗,所以目前的選擇上只有莫德納。」

她也提到,關於疫苗採購這部分細節不太清楚,但以科學角度來看,「BNT的數據是很好的,而且同樣是mRNA疫苗來講,BNT的劑量比較弱,大家基本上也不希望打太強的。」

(延伸閱讀:嗆郭台銘像BNT推銷員》次世代疫苗能否混打?薛瑞元、指揮中心拿不出屬於國人的數據 )

中國疫情升溫,但施信如表示因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已感染過,中國來的旅客對台灣的影響會比2020年時小很多。(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一般民眾究竟要不要補打疫苗?

對於一般民眾究竟要不要補打疫苗,施信如表示還是以自身情況評估兩害取其輕。

「像我自己8月已經得過,我會想慢一點再打,因為我再染疫的話,只要身體狀況不是太差,照理說症狀應該會越來越輕微,除非當時身體的狀況是比較弱的。」她表示,如果沒有感染過,補打的效用仍是降低重症機率。

施信如也提到,完全沒打過疫苗的人其實相較之下是比較危險的,「因為Omicron是比流感還要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流感畢竟從小到大有得過一些、或是打過疫苗,得了相對不會那麼不舒服,但新冠是一個新病毒,染疫後會不會變重症很難講。」

她呼籲民眾在施打疫苗前,可做檢查進一步確認本身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是其他潛在疾病,再評估是否適合施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