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前線醫院 有台灣英濟捐贈的外科行動手術室

上市公司

俄烏戰爭前線的烏克蘭哈爾科夫州醫院特別感謝台灣的捐贈,醫院代表Lilia Sameluk透過視訊,11日的記者會上,感謝台灣上櫃公司英濟生醫捐贈了美國SurgiBox公司設計的外科行動手術室,3分多鐘就能完成一個正壓的手術空間,這對每天要處理受傷的烏克蘭軍人、居民幫助非常的大。

英濟協同美國新創公司SurgiBox共同於11日舉行「與愛同行-行動手術室設備捐贈儀式」記者會,現場邀請外交部歐洲司司長姚金祥、英濟公司執行董事徐婉晟、SurgiBox執行長Mike H. M. Teodorescu及SurgiBox創辦人Debbie L. Teodorescu、烏克蘭哈爾科夫州醫院代表共同參與,台灣政府及企業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援戰火下物資缺乏的烏克蘭。

烏克蘭戰場前線醫院,有來自台灣的捐贈

戰場造成大量的傷患,位於前線醫院永遠面臨手術房不夠的問題,SurgiBox的創辦人Debbie L. Teodorescu是來自高雄的華人醫生,哈佛醫學院畢業,她表示,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許多民眾被炸彈內的鐵丁所傷,當時在醫院面臨大量的急診病患,馬上遭遇開刀房不夠的問題,而且就算有開刀房,單單移動這些病患都讓他們痛不欲生,那麼,何不讓手術室「縮小」,移動到病患這邊?

Debbie經過波士頓爆炸案的體驗,和英濟生醫共同設計製造SurgiBox公司的「行動手術室」,製造一個能圍繞病患傷口周邊的正壓手術空間,3分多鐘就能「製造」出一個正壓環境手術空間,讓外科手術也能在環境艱困的地區施行,把握醫療救援的黃金時期。

烏克蘭NGO組織National Interests Advocacy Network (ANTS)執行長Hanna Hopko及醫院代表Lilia Sameluk感謝台灣的捐贈(圖片來源/ANTS)


來自高雄的華人醫生,受爆炸案啟發設計手術室

在全世界的戰場前線一樣,灰塵、空氣中的火藥味、昆蟲對外科手術都是極大的威脅,因此「行動手術室」為外科手術創造超便攜的無菌環境。透過高效能的空氣過濾器快速供氣,不僅能保護患者的傷部不要接觸到空氣中的粉塵、昆蟲等,同時也能讓醫護人員避免接觸到傷患的體液。

英濟生醫為維持行動手術室充氣與換氣速度的穩定,研發出整合性的智慧控制模組,從設計研發到製造,都是藉由台灣的技術及製造實力,才得以讓行動手術室首次在台灣亮相並在國際提供救援協助

在3分多鐘內,製造正壓的外科手術空間

目前台灣已經捐了七十幾套行動手術室到烏克蘭前線的醫院,此次的受贈單位為烏克蘭哈爾科夫州醫院,並由烏克蘭NGO組織National Interests Advocacy Network (ANTS)執行長Hanna Hopko及醫院代表Lilia Sameluk受贈。台灣捐贈物資也是透過立陶宛等周邊國家的幫助送進烏克蘭。

台灣的外交部日前也捐贈了300萬美元的發電機到烏克蘭,在一些烏克蘭軍人的推特裡面,還可以看得到貼著中華民國國旗的發電機。而烏克蘭當地的學者、媒體已經漸漸有社論、評論,「中俄友好,為何我們不跟台灣作朋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