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總是深怕踩雷?「退一步」在親子之間騰出一處緩衝區

書摘

【聆聽內容、核對含意,並陪伴在旁】

家有捉摸不定的青春期孩子,可說是「伴君如伴虎」。

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如何避免「踩雷」呢?

●練習扮演聆聽者:

用「你說說看」,取代「你聽我說」。

●練習扮演核對者:

用「你的意思是……嗎?」,取代「我認為你就是……」。

●練習扮演陪伴者:

用「你需要我幫忙嗎?」,取代「你要這樣做才對」。

給「不確定自己的形狀」的青春期孩子,多點理解、聆聽與等待

歌手劉若英的〈給十五歲的自己〉這首歌中,有一句歌詞這麼形容青春期的少年:「不確定自己的形狀,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把人在進入青春期時的徬徨無助,但又奮力想在外界給的框架下,為自己定位、塑形的傻勁,刻畫得相當生動。

我就在小學六年級的女兒身上,看到這樣的身影:

●跟家人說話,冷不防地就劍拔弩張,一副既攻擊又防衛的樣子,讓人有點不知如何靠近。

●哪天不知怎的心情突然大好,又主動跑來談天說地,直問我:「喜不喜歡某部動漫?」「欣不欣賞某種穿搭?」好像期待從我的回應中尋求認可與贊同,讓人陷入某種尷尬的情境,戰戰兢兢地就怕回錯了一句,不小心又踩到她的地雷。

一個比較具體的實例是,有回看到女兒的聯絡簿上,老師針對她和同學間的對話有些提點,希望她講話不要那麼直接,因為那樣很可能會無意間傷害到對方。我問發生什麼事,她娓娓道來事件經過,並且強調那只是她和同學之間開玩笑的話語,老師想得太嚴重了。

我在聯絡簿上簽名,並隨口說:「老師應該是善意提醒,我們就注意一下。」

沒想到,她認為我跟老師站在同一陣線評斷她,立刻擺出了防衛的姿態,回說:「你剛剛都聽不懂嗎?我以後都不跟你講了啦!」

這突如其來的反應讓我頓時愣了一下,不解怎麼好意的關心卻換來她怒目相向,真是「真心換絕情」啊!還好我的心臟夠強,否則當下被這麼突然一擊,玻璃心就碎滿地了。

我清楚地知道: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急著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同時又頻頻回首,看看父母是怎麼解讀自己。

●正是在這種「急著往前衝,但又不時回頭看」的狀態下,有時會進退失據,情緒就特別多。

因此,我也就開始練習,不要針對女兒的言行太快給評斷,因為她的內在本身就是個糾結、紊亂的毛線球,她需要時間自我釐清。而我要做的則是更耐心地理解與聆聽。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可愛

有段時間,女兒在課後美語班常常被留下來補考。

我和太太都有點擔心她的學習狀況,不斷地觀察問題的癥結究竟何在:是每次都太晚進教室,以致試題寫不完?還是每回都臨時抱佛腳,以致複習不確實?或者根本就是教材太難,她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各種臆測在腦中盤旋。然而當面詢問她時,卻又被全盤否認,讓我們實在不知道能如何幫她。

看我在教室外頭等了很久,她下課時,常面帶愧色地說:「你等很久了喔?以後可以晚點再來接我,就不會浪費時間了。」

有一回,可能是怕我等太久而生氣,女兒一出來就笑咪咪地說:「爸爸,我今天補考有考九十五分喔!」

當下我其實沒有生氣,只覺得心疼,因為她是多麼擔心我會對她失望,她是多麼害怕沒有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啊!

從那次以後,在確認孩子的作業有按時完成,學習也都亦步亦趨地跟著,並非因為怠惰而導致成效不佳之後,我便把焦慮轉換成默默支持、陪伴,心情不再隨考試的分數高低而起伏。

一晚,女兒「照例」又因補考而晚下課,我只問她:「你還好嗎?」

她煞有介事地對我說:「爸爸,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最近每次都要補考的原因了。原來我的準備方向錯誤,都只注意背單字,卻忽略要留意每個單字在使用時的例句,老師都會從那裡出題。」

我笑著回說:「這樣啊,那下次準備的時候,可以換個方法試試看。」

這可是孩子摸索了好久,在學習的歷程中不斷「鬼打牆」而得到的結論,我不評斷,就只是理解、聆聽並等待。

騎車回家的路上,孩子在後座迎著晚風,輕輕地哼著歌。我突然發現,青春期的孩子其實很可愛。

「退一步」,反而創造了彈性空間

很多人回想青春期的自己時,常會用「青澀」一詞來形容。青澀的果實,雖然不再是稚嫩的種子,但又尚未成熟,因此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需要細心地呵護。

如何拿捏與青春期孩子的距離,對父母真的是個考驗。就我和女兒的互動經驗,我的結論是,就「退一步」吧!

●孩子既然還不確定自己的形狀,我們就退後一步觀察,看他們如何「捏塑」自己;但也不要離得太遠,因為孩子總會想試探父母是否認可。

●我們耐著性子聆聽孩子的說法,也適時(不是即時)表達我們的想法(不是評斷),讓小孩可以在與我們的互動過程裡,順利地「轉大人」。

比如開頭的聯絡簿例子,我想女兒之所以生氣,關鍵就在我的「隨口」回應,終究還是不自覺地落入評斷,認定老師的觀察無誤,她在校與人互動的言語「有問題」。雖然她費了一番唇舌,想讓我理解遭遇的實際情境,但我卻似乎「聽而不聞」,讓她再次遭受不被理解與認可的委屈。

倘若此事可以重新來過,我會在耐心聆聽女兒的說法後,選擇將老師的叮囑放在心裡,作為日後觀察女兒與人互動時的參考點,並在合適的時機提點她即可,因為或許不是老師說的那樣。

我該做的是「退一步」觀察,看看是否真有問題再出手,而非在不明就裡的狀況下,就站上第一線妄下斷語或發號施令。

●「退一步」,不是消極地放任或置之不理,而是希望在與青春期孩子的互動上,挪出更多的彈性空間。

如果親子之間能騰出一處這樣的「緩衝區」,或許,那個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的孩子,某天在你眼中就突然變得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