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爆雷?20家銀行授信金額破600億元 允能案嚇壞一票金融機構

產業脈動

台灣政府早在5年前開始推行離岸風電政策,但近期卻爆發首宗的離岸風電財務危機。由天豐新能源所主導營運的允能風場近期發生財務問題,該風場日前向銀行團提出減債降息,觸發銀行圈的敏感神經。據了解,減債降息的方案遭到銀行團否決,台資銀行態度堅定,初步的共識對允能聯貸案採取不減債、不降息、不增貸、不延長借款期限等作法。

主要股東一換再換,原始股東達德能源被GIP收購退出允能

回顧雲林允能風場的股權變化,最一開始的原始發起人和最大股東皆是德商達德能源(wpd)公司,73%由達德持有,其餘27%股權則由双日公司領軍的日本投資團隊持有,短短不到一年,達德又將其25%股份賣給了泰國電力控股集團(EGCO)只僅剩下48%在手上。

但後來又因為受到疫情衝擊,導致專案期程嚴重延遲、成本暴增,出現重大資金缺口,因此,經濟部能源局「有條件通過」允能再釋股23%給法商道爾達集團,調整後,達德持股剩25%,道達爾取得23%。

直到2022年,達德能源的離岸風電事業被美國的全球基礎建設夥伴(GIP)100%收購,並在台設立天豐新能源(Skyborn Renewables),並握有允能風場的營運主導權,且由原本達德能源在台負責人王雲怡出任天豐新能源董事長。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為止,允能風場原定能完成80隻風機安裝,但最後僅安裝16支、達成率20%,距離年度目標100%完工有極大的差距,允能對此主張工程延宕是屬於「不可抗力因素」,經濟部能源局已要求允能須在2023年1月底提交展延資料,以及針對財務問題,進一步了解業者的態度及未來因應作法。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允能仍尚未提出補件資料。

(更多新聞/科學園區企業欲「團購」離岸風電 卻卡在CPPA遊戲規則

20家銀行參與允能聯貸案,授信總餘額破600億元

工期延宕已引發聯貸銀行緊張,根據金管會日前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止,共20家銀行參與允能風場聯貸案,授信餘額約667億元;其中,8家本國銀行授信餘額236億元、12家外國銀行授信餘額430億元;但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的最新數據,20家聯貸銀行的授信總餘額已攀升到683億元。 

據了解,這8家參貸的本國銀行包括北富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中信銀、安泰銀、京城銀、星展(台灣)、渣打(台灣),其餘12家外商銀行則有法國東方匯理、德意志銀、瑞穗銀、三井住友等。

金管會銀行局先前表示,截至2022年9月底止,20家銀行參與允能風場聯貸案授信餘額約667億元,其中約有6成以上有外國信用保證機構的保證額度,換句話說,一旦允能違約,約有6成貸款可由保險機構給付理賠。

(更多新聞/金融詐騙》揪投資當風力發電廠的股東 實際上因吸金遭法院判刑

大股東不願增資卻要求銀行讓步,台資銀行:實在不合理

一名有參貸的台資銀行主管指出,允能風場之所以發生財務面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聯貸成案後沒多久後就馬上遇到疫情,導致允能工程預算嚴重超支,加上大股東不願意依照原有的條件進行增資,卻向銀行求援,希望能降息、減債;他也證實,目前債權銀行團的初步共識,針對允能聯貸案的確朝向採取不減債、不降息、不增貸、不延長借款期限等作法。

銀行業者指出,雖然允能目前繳息仍正常,但銀行團的態度很清楚,認為允能應該要依照合約規定履行大股東的增資義務,「大股東自己不履行義務,結果反過來要求銀行團退讓,何來的公道?況且其他風場也有工程延宕的情況,為什麼別人卻沒有這樣的情況?」

另一個參貸銀行主管也點出,允能除了有資金問題、大股東增資意願不明確之外,由於離岸風電施工都要開工程船,而工程船又是特殊製造,台灣並沒有製造,必須向國外租賃,但目前工程船是「賣方市場」,但目前允能是否能調度到工程船仍是問題,恐影響後續的完工進度。

銀行業者認為,依照聯貸合約規定,若允能向能源局申請展延工程沒有結果、或外資股東不願意增資,這都是違反聯貸授信合約,依照規定,參貸行就必須提存一定比例的備抵呆帳。據了解,已有大型民營銀行提存10%備抵呆帳;更有銀行主張將要全數轉銷呆帳,顯示銀行端評估,允能的履約已出現異常。

一名銀行業者坦言,經過允能案事件後,儘管對於綠色融資仍會持續,但對於未來離岸風電的授信融資勢必將會重新評估;另一名業者則認為,當初聯貸總金額逼近上千億元,即便是國家政策支持,且借款人也拿到台電購售電合約,但沒想到開發過程中竟有這麼多風險,衝擊銀行團的信心,恐怕將對於未來離岸風電的融資更為謹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