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普及化 從茶葉名稱簡化開始

書摘

一位對茶不甚瞭解的人,太多的茶名對他並沒有幫助,反而增加他的困擾,甚至於認為喝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退避三舍。我們經常試問喝茶、買茶的人,他們也都只是懂得龍井而不知什麼太平猴魁,喝高檔鐵觀音的人也沒多少人知道什麼是鳳凰單叢。所以第一階段的茶文化推廣應該以簡單幾種茶名就夠了。

如果不是專業的喝茶人,或是將茶作為貼身嗜好的人,大概都不會太深入理解何類茶有哪幾種品項,「簡單化」倒讓他們更容易對茶有完整的概念。例如將茶只分成綠茶、烏龍茶、紅茶與普洱茶。龍井、碧螺春、瓜片在這類人喝來是差不多的,七子餅、方磚、千兩茶也不是容易分辨得清楚。再說,茶的製作也不是那麼規範,小類別與小類別之間並沒有法制式的約束,你說這樣的茶叫碧螺春,我說為什麼不能叫眉茶;你說這是武夷岩茶,我說為什麼不能叫大紅袍。

談到喝茶的普及,勢必是大批量的行銷,尤其是跨國的貿易上。

太多的品項會造成庫存、品管、鑒定上的困擾。所以將大同小異的茶拼配成較大的批量是大茶業公司正規的做法,國際化的特大型公司甚至於要把來自不同國家的茶葉拼配到足夠一年使用的標準樣。這種情況,更是需要商品名稱的簡化。

不要將茶名複雜化

上面都是談到茶葉名稱與等級的簡化,在茶葉名稱簡化上還有另一層面的問題,就是不要因為學術上的考量將茶名複雜化了。例如鐵觀音茶應該是要鐵觀音品種的茶樹製作而成的才可以,如果是用毛蟹、或是本山的茶樹品種製造就不能叫鐵觀音。於是有人仗義而行,要求廠商要對消費者負責,什麼品種就叫什麼名稱,結果市面上突然增加了許多茶名,行銷人員必須花費許多精力才能讓消費者知道這些茶名的差異,因為這些茶的外觀看起來都差不多,喝起來也不是像綠茶與普洱茶的差別那麼大。在消費者的追問之下,還得陳述這些茶名在品質上的差異,結果又造成了另外一種新的困擾,某些茶名還背負了品質不佳的註記。這些問題如果在銷售時都要向消費者說明白,非得在每個賣場設個教室不可,在國際的行銷上又要怎麼辦?

還好,鐵觀音產區的人並沒有這麼要求行銷通路的人一定要這麼做,結果賣的人都叫鐵觀音,喝的人也都叫鐵觀音,再加上製作方式的突破傳統,數年間就征服了廣大原本喝香片與綠茶的地方。

再看看相隔不遠的福建岩茶地區,歷史名茶百出,但是消費者只要一買,就準被別人譏笑:「那種茶每年才生產多少,你怎能買到真正的東西?」原本歷史的光環反成致命的枷鎖。這種現象在大批需求量的國際貿易上,還將產生供貨的問題,將茶名分得那麼細,如何依原先提供的茶樣準確地供貨?

類似的問題還將發生在新興市場的普洱茶上。除了雲、川地區外,其他喝茶的人不會太在意普洱茶是指雲南地區生產的後發酵茶還是四川、湖南等地生產的邊茶;普洱茶在他們心中就是後發酵茶的商品名稱,如果要將雲南地區以外的後發酵茶排除在普洱茶之列,只有縮小、限制了這類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