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61年來首度負成長 勞動力10年內將少約1成 經濟發展首當其衝

中國經濟

中國2022年人口出現自大饑荒後首次下降,政治與經濟動盪,使年輕夫妻沒有安全感,不敢生小孩,導致2022年嬰兒出生人數雪崩,少於死亡人數,出現死亡交叉。

人口危機威脅製造業、工業和軍事實力

綜合彭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的人口危機迫在眼前,預計勞動力將在10年內縮減大約9%,進而威脅製造業、工業和軍事實力,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

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的數據,2022年底,中國有 14.1億人口,比2021年底少85萬人,這是61年以來首次下降,而1961年是中國大饑荒的最後一年。聯合國預計,印度將在今(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022年,中國約有956萬嬰兒出生,比一年前的1062萬銳減106萬,創1950年以來最低水平。儘管政府努力鼓勵家庭生育,但是生育率未見提升。

印度將超越中國成世界人口最多國家

在死亡率方面,中國去年共有1041萬人死亡。去年12月初,中國突然放棄清零政策後,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死亡人數激增。彭博估計,今年染疫死亡人數會更多,因為死亡通常比感染滯後數周,而且感染仍在全國蔓延,所以,疫情可能會進一步推高今年死亡人數。

中國也因此失去長期做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地位,被印度取代,聯合國估計截至1月1日,這個南亞國家的人口為14.2億。

早在2022年以前,中國人口可能早在不是世界最多,去年7月網路瘋傳一則「駭客兜售中國上海公安十億人數據庫」訊息,網上傳聞掀起輿論潮,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這一傳聞最終能夠獲得證實,將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數據洩密事件。

未來10年的勞動人口減少9%

人口銳減,意味勞動力跟著減少,這對全球經濟重要引擎的中國產生廣泛的影響。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6年就達到頂峰,而聯合國在去年更改預測,估計2022年初整體人口達到頂峰。即將到來的老人退休浪潮,這個問題將變得更加緊迫,《日經新聞》估計這將使未來10年的勞動人口減少9%。

出生於1963年至1975年之間的中國嬰兒潮一代中最年長的成員,這一時期每年有超過2000萬新生兒,今年開始達到男性60歲的強制退休年齡。女性的退休年齡是55歲。《日經新聞》估計,未來10年將有2.34億人達到退休年齡,但是只有1.66億人加入勞動力市場,取代退休老人。

44%的製造商認為徵才是最大的挑戰

製造業不容易招聘到工人。政府針對9萬多家製造商的一項調查發現,44%的製造商認為招聘工人困難,是他們最大的挑戰。

樂於滿足基本生活水平的年輕人通常不會屈就要求高、單調的工廠產線工作。中國傳統的文憑主義導致大學畢業生人數年年攀升,進而對白領工作的需求增加。

然而,許多中國年輕人的前景越來越灰暗,住房成本居高不下,工作前景黯淡,促使一些「躺平族」青年選擇退出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

為提升青年職業技能,中國採取立法措施鼓勵更多工程和護理培訓。去年12月,中央政府開始允許地方政府利用基礎建設債券籌集的資金,蓋職業學校。

中共拍愛國片鼓勵青年從軍

同樣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很難招募新兵。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去年8月報導,最高入伍年齡從24歲提高到26歲,並優先考慮錄取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

軍方在努力解決嚴重缺乏工程師的問題,解放軍需要人才研發先進彈道飛彈、航空母艦和戰機,以鞏固對東海和南海控制。

「軍方需要大量工程師,來操作技術更為先進的潛艇和其他武器,短缺人才可能造成問題。」中國解放軍的專家指出。

多數父母不願意送獨生子服役

在獨生子女家庭仍然普遍的中國,父母當然不願意送大學、碩士、博士畢業的獨生子做吃苦的職業軍人。但是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在大公司工作,通常可以保證立即獲得高薪和良好福利,比起從軍只拿基本薪資,更有吸引力。

軍方正在加強招募新兵,主要透過媒體宣揚愛國主義。戰爭片《長空之王》2022年5月首映,重點講述解放軍空軍飛行員與敵方戰機在南海的戰鬥,同時聚焦參與研發尖端戰機的研究人員。

中國還於去年年底頒布法案,以便在發生衝突時能夠迅速動員前線的預備役人員。

中共沒有找到解決中國人口危機的有效辦法。國家主席習近平政府計畫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但是要降低養老金福利,引起中共黨員和廣大勞工的強烈反對,並引發青年失業率惡化的擔憂,阻礙北京推動該計畫。

大城市養育子女的成本高昂

政府2021年開始准許每一個家庭生育最多3個孩子,但這規定沒有任何作用。在大城市,除了高昂的住房費用外,養育一個孩子讀完高中的成本估計高達250 萬元人民幣(約1120萬元台幣)。

今年1月17日為止,染疫病例超過9億人,2022年結婚率估計連續第9年下降。經濟學家任澤平對5萬青年的調查顯示,25%的受訪者表示不想要孩子。

共產黨網站上2021年有一篇文章敦促約1億黨員需要承擔國家人口增長的責任和義務,實施三孩政策,隨即引爆強烈反感,導致該篇文章被從網站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