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運輸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 還必須具有戰略思維

交通運輸

(讀者投書-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前高雄市交通局局長、南臺灣美國商會副會長。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過年前花東大清水明隧道口坍方,整個花東往北的運輸又癱瘓了幾天,對外的陸路運輸只能靠鐵路或是繞台半圈,甚至動用到免費的船運接駁。這樣的情況,幾乎是年年發生。

以一個可以掐住全世界晶片生產的國家(台灣),居然被一個隧道就變成右半身癱瘓中風。而日前屏東縣長潘孟安也表示,高速公路到鳳山沒到屏東,就注定屏東發展的程度;若是高鐵不快點南延,台灣腳底就會麻(應該是不好意思說中風)。

在和平盛世之下,應當要居安思危,否則以此脆弱的運輸系統,絕對扛不住戰爭所帶來的衝擊而造成後勤運輸斷鏈。因此,考量台灣的交通建設系統,不應只單純的任由專家學者以經濟效益作為主要評斷,必須考慮國家發展與國防安全的考量因素。

台灣交通重北輕南與花東

烏俄開打至今,烏克蘭除了具有堅強的戰鬥意志之外,歐美也透過海陸空不同方式提供援助,但是烏克蘭本身也要能夠有接獲後援的港阜才能永續戰鬥。蘇聯就是不斷的攻擊烏克蘭的都會區以及電廠,造成敵方社會癱瘓;而烏克蘭則是不斷的炸橋以切斷侵略者的後勤補給線,以及不斷的維持對外出口的陸海空運的暢通。

反過來看,這不異是我們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而檢視我們現有的海陸空運輸系統及架構,後勤續戰力跟運輸系統軟硬體架構是否已經足夠呢?一向的重北輕南與花東的政策,都已經使節日返鄉變成一個高難度的運輸工作,顯現台灣島內運輸系統的亟需加強韌性與彈性,以發揮即戰力與續戰力。

為加強台灣的整體運輸能量與後勤運輸力,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平衡南、北、東的國土發展差異,而兼顧平時與戰時的需要,建設全島高速鐵路網及推動台灣機場公司,是為兼顧城鄉發展與國土安全的兩個重要的軟硬體工程。

科技業南移下南部需要大國際機場

目前台灣主要人口跟產業都集中在西部,這也是面對中國共產黨軍事威脅時最容易遭受第一波衝擊的地方。若能修建全島高速鐵路網,甚至成立第二家高速鐵路經營公司,這不僅有利於平衡城鄉發展與減輕都會區生存壓力,更會帶動基礎建設,有利於台灣的經濟發展。

同時,持續推動台灣機場公司的公司化計畫,將全國所有機場的客貨功能與離島得以分工與整合,將大大提升整體空運的量能與經濟效益。目前已經太過度依賴桃園機場,現在不僅受限於航廈與跑道的延宕,未來若有戰事,全世界賴以為重的晶片外銷,也都會馬上受到封鎖與攻擊。

以目前台灣高端製造業南移的趨勢,考慮人才商貿活動與出口物流需要,大幅延伸全島高速鐵路網,以及重新考慮南部大國際機場、東部備援國際機場,這應該是我們此時要認真考慮的課題。

健全的交通系統也是對談本錢

倘若真能夠推動全國高速鐵路網與全國機場公司化的計畫,透過適當選址及路線規劃,結合海、陸、空的複合運輸連結,將有效提升台灣的運能與國防後勤力。

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在其他國家也早就存在,比如說美國的長堤港及洛杉磯國際機場都是有名的國際運人及運貨的海港與空港,但是在東洛杉磯的安大略縣有個安大略機場,卻是亞馬遜、沃爾瑪物流與美國鐵路的西部重鎮,且我們的中華航空每天還有台北直航客運的班機運營。而安大略更甚是美國的軍事重地,先前也有數部關於地球末日的電影在此拍攝過。

力求台灣運輸骨幹重整與國土安全發展,並非是好戰而窮兵黷武,而是要建立起「無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的對談本錢。這些強化的運能,不僅平日可以支持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促進觀光發展;若有急難則可以發揮即戰力與續戰力。

台灣已過度集中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造成都會生活壓力暴增,又排擠中南部與東部建設資源;在此中國共產黨文攻武嚇無所不用其極的逼迫台灣之 際,何不儘速強化台灣的運輸力與區域發展,進而達到幸福台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