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打鐵寮古道 富蘊歷史風情的森之路

地方人文

位於大溪三層地區的「打鐵寮古道」,歷經清領、日治與戰後時期,從開墾採樟的隘勇線、通往大溪港埠的內山物產輸送要道,直到成為知名的古道健行路線,不同時代的行人,為這條隱於山林的路徑書寫出各自的故事。

循著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溪分局對面告示牌,向左轉進小路,走至盡頭就能見到打鐵寮古道登山口。早期這條古道串起大溪與角板山、新峰、三峽等山區聚落,桃竹苗地區生產的樟腦、茶等經濟作物由此匯集至大溪,再從大溪港出發,經大嵙崁溪內河航道運送至台北大稻埕或淡水,再輸出國際。大溪歷史街坊再造協會老街導覽解說員范煥彩表示,「打鐵寮古道是通往大溪的要道,也推動了桃園產業發展。」

採樟伐木 拓墾山區交通樞紐

古道可見的樟樹、相思樹,過去都是大溪地區開發的物產之一。

打鐵寮古道作為運送產業物資的要道,其開闢時間約可追溯至清領時期,當時以板橋林家林本源家族作為墾首,帶領墾民拓墾大溪三層地區。為了開墾的安全與方便性,墾民在開拓過程中沿著山稜線設置隘勇線,也多就地取材,鑿石鋪砌出古道路徑,以便串聯白石山、角板山等地,深入山區採樟煉腦、斫伐木料。現今走在打鐵寮古道,在中段的山稜線即為過去的隘勇線,途中已廢棄的崗哨曾是隘寮所在地;後段則能看見源自白石山的草嶺溪,林本源家族沿溪設置龍過脈埤與新埤供三層地區灌溉,成就今日地貌,也更進一步發展出當地稻米與茶的種植型態。

「這是一條與在地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古道。」范煥彩說,打鐵寮古道不僅是一條聯絡大溪與周邊地區的交通要道,在茶、樟腦、木材等在地產業發展也扮演重要角色,古道所在的山區亦因埤塘闢建而孕育出水源豐沛、土壤肥沃的土地特質。日治時期當地居民入山開墾,進而發展種植茶、地瓜、玉米、綠竹等作物,山林中不只有黃藤、馬藍、苧麻等作為生活器物的製作原料,隨處可見的相思木、油桐亦是早年煉製高品質木炭及桐油的最好來源;由於地力豐富,1950年代這邊也陸續開墾梯田種稻,1960年代則轉作竹筍和桶柑等作物。

廢棄崗哨是舊時古道封禁管制的遺跡,駐守通往後慈湖軍事重地的路徑。

連結民生 走讀歷史自然風景

如果從大溪側的登山口進入打鐵寮古道,會先行經建於1926年的太平、濟安二橋;繞平坦山路而行,來到「阿母伯柑仔店遺址」,這是早期打鐵寮古道上的重要補給點,由阿母伯夫婦為過往行路人提供飲水、乾糧與竹篾,當時周邊地區居民常在天色未亮的凌晨挑農產品行路,只為趕大溪早集,因此常需要在此補充點火照明用的竹編燈具。經過柑仔店遺址後,是一段極為陡峭的石階路,范煥彩表示,「以前的人在山中伐採木料,為節省力氣就沿陡坡滾下,常可聽見木料撞擊山壁的聲音,所以這段又稱為『撞料崎』(lòng-liāu-kiā)。」

打鐵寮古道所在山區為低海拔原始林,樹蔭濃密,夏日健行非常舒適。

撞料崎盡頭是一座軍事管制區的廢棄崗哨,路徑在此分岔,往草嶺山一線可接向角板山地區,往白石山一線則可通往新峰、三峽;沿白石山線續行,先上行至稜線最高點再下切至草嶺溪谷,於2.3公里處可看到一座百年歷史的「東興橋」,是台灣少數保存完好的雙拱糯米橋之一。若是續行登上白石山,沿途還能見到一大片遺留的樟樹原始林,見證大溪山區曾經發展的樟腦產業史。

領路導覽的范煥彩穿行林間表示,「山中到處都是有用的資源。」像是質地堅實可為屋舍建材的相思木、大葉楠木,可製作木屐的鴨腳木;能食用的山蘇、昭和草與馬告,用來綁繫農產品的山棕葉、清解農藥毒性的海金沙,以及做為蘭花栽培基質的台灣桫欏及筆筒樹等。走訪古道時,還能發現兩座以石板砌起的小山神廟,至今依然香火不斷,感謝山神庇佑與山林豐惠賜予。

從古道中段的稜線高點,能稍微看到舊名「龍過脈埤」的後慈湖。
無數石階砌成的「撞料崎」,是古道全線地勢最為陡峭的路段。

環境教育 親近山林傳承理念

1962年,慈湖、後慈湖劃為軍事管制區並設崗哨駐守,毗鄰後慈湖的打鐵寮古道也因此管制禁行,直至2009年始重新開放。長年封閉的打鐵寮古道維持完整古道原貌,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因而相當受鄰近地區的登山健行者青睞,古道上不時可見結伴同遊的登山者。

建橋紀念碑刻載著建橋時間與地方人士合力出資等資訊。

「這條古道沿途有林蔭、潺潺溪流及鳥聲蟲鳴相伴,也可以見到石階道、糯米橋、建橋紀念碑等史跡,是一條走起來很舒服,又有很多故事的古道。」桃園市山林步道巡護志工隊中隊長江金珠補充,打鐵寮分隊的巡護志工在2022年8月舉辦「愛山護水珍愛古道」淨山健走活動,鼓勵市民親近山林運動健身,他認為森林裡釋放的負離子、芬多精有益身心健康,堪稱是最好的森林療癒,也期望透過古道這樣的環境教育場域,傳承愛護山林、珍愛古道的永續經營理念給下一代。

從稜線下切至鞍部的草嶺溪谷,有一座佈滿台灣萍蓬草及蓮花的生態池,水質清澈可見魚群。

精神常在 一趟人情古道行

隨著時代變遷,公路發展取代大溪蓬勃一時的內河航運,也取代山林古道曾扮演的重要角色。過去打鐵寮古道的交通、產業發展及民生功能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休閒遊憩與生態文史教育功能。江金珠提及,「古道與古蹟一樣,有走過的人所留下的豐富多彩的故事。打鐵寮古道保留了在地記憶,展現古早台灣生活面貌,走古道的同時也能認識這邊的發展歷史。」

三塊石板砌成的山神廟,過路人在此祈求一路平安。

打鐵寮古道兩端的太平橋、東興橋建橋紀念碑,鐫刻著建橋緣由及捐獻者的姓名,體現早期純樸的人情味與同心協力的精神;進行古道巡護的江金珠表示,這種精神也展現在今日的打鐵寮古道,使用者大都承襲這樣的精神,自發性地愛護古道,如果石階因雨水沖刷流失,就會有人搬運石頭重新鋪設;若遇木倒或土石流阻路,亦有登山者協助清理。

百年後的今日,打鐵寮古道的功能與使用目的全然改變,新的使用者也為古道書寫下新的篇章,但古今對熱心助人、愛護山林的精神,也將伴隨著古樸美好的古道,持續流傳下去。

東興橋以糯米漿、紅糖加石灰接砌石材建成,溪川旁有不少因早期溪水勢大形成的壺穴。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