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55%民眾認為司法不公、逾6成認為法官會收賄…司改國是會議然後呢?

司法改革

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職後旋即召開司改國是會議,期盼對司法進行通盤檢討,然而,6年過去了台灣人有感嗎?

一份最新民調顯示,僅3成民眾滿意司法改革,另有48.1%不滿意;且也只有34.9%的民眾認為台灣司法公正,55.5%認為不公正。

民眾對司法信任度低,對檢察官辦案也是

有志推動司法改革的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籌備處委託山水民調進行「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2日公布結果。

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灣的司法的公正性及司法改革的滿意度均不及四成,且多數民眾存在檢察官辦案會有不良行為的印象,高達八成五(84.7%)民眾認為檢察官辦案會受政治力影響,逾六成(60.8%)認為檢察官在辦案過程會收受賄賂;六成七的民眾認為檢察官辦案過程會濫用權力,這也是國內首次調查民眾對檢察官角色的認知。

另外也針對法官、檢察官、警察表現進行民調。32.7%民眾滿意、52.2%不滿意法官表現;49.8%滿意、34.3%不滿意檢察官表現;70.8%滿意、22.7%不滿意警察表現。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籌備處代表陳為祥首先強調,該民意調查在2月15至16日進行,也就是在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事件爆發前進行,不是在重大事件之後做的,應該是符合真實的情形,否則結果將更負面,且僅34.9%認為台灣司法公正與近期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的民調結果相近,顯示社會大眾對於司法不公有高度共識。

民眾對檢察官期待又不信任?

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提醒司法近用性的問題。他指出,法律可能誠意很高,但是它在實際的使用上,弱勢者或民眾在沒有委託律師的情況下,是不是能自己站上法庭為自己證明清白,目前結果還是蠻令人失望的;另外,民調也顯東部民眾對司法相當不信任,原因可能就在於花蓮、台東地院法官人數比較少,所以一審、二審退回可能都碰到同一個法官。

陳惠敏也點出,檢察官的信任度高於法官,但檢察官又被認為容易受到利益誘惑或政治影響,兩種矛盾的結果,表現出民眾對於檢察官的不信任卻又期待。

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吳豪人則表示,這問卷調查,其實是調查台灣民眾對最近四年來的司法整體滿意度,而非職業法律人更在乎的「司法改革滿意度」,調查者也並未針對2016司改國是會議的決議內容調查其實踐比率,甚至逐項評分,要不然的話「可能不會有滿意度可言」。

因此,他認為此次的調查,比較像是關於國家司法服務(以刑法為主)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

審檢警三者是司法的主體?其實大多人都搞錯了

此外,吳豪人也點出國人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審檢警三者一併作為司法主體,司法改革本來講的就是法院,檢警其實是行政權,警牽涉刑事司法的部分也很少,只不過,從日本殖民以迄黨國均將警察當作「牧民」基層幹部的歷史,使台灣人對警察有一種莫名的尊敬與好感。

民眾對司法人員的滿意度依次為警察、檢察官、法官,吳豪人指出,其實這三者在司法權裡面的重要性正好相反,但不要忘了,即使是真正的司法權(法官),也不是司法改革的主體,所以司改成效不彰,原因還是出在行政權,以及被行政權(黨)牽著鼻子走的立法權。

他強調,司法改革就是政治改革,如果不懂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權,無論是紅白藍綠的支持者基本上都必將是司法受害人。

司法改革就是政治改革,2024候選人無可迴避的問題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則直言,目前偵查主體集中在檢察官,改變專制獨裁司法的起點就是偵查主體,日韓近日已將偵查權交還警察,尤其台灣司法生產線良率差,不適任的檢察官就應該淘汰,偵查權回歸到警察的重要是在效率與分工,兩邊獨立之後有監督制衡的效果。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說,生態學的生物指標指的是族群的狀態可反映環境品質的物種,而司法就是檢核台灣民主韌性的生物指標,因為當台灣民眾對司法就不信就會加深各族群的撕裂。不過,同時他也點出,很多時候民眾會說「恐龍法官」,有時候是法官的問題,但也必須說立法院的立法能力與品質有下降。

陳為祥表示,上述凸顯出民眾對司法,尤其是檢察官辦案極度不信任,印證了民間對司法一直以來的質疑;同時,顯示出現行檢察體系存在制度性及結構性問題,種種因素導致司法改革不但遲不見效,甚至反向倒退,在在考驗人民耐性。

最後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也呼籲,2024總統大選將至,如何提出明確有效且讓民眾有感的司改政策、杜絕檢察官濫權,為任何欲角逐總統大位者無可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