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和俄羅斯嚴重雙標 瑞士長期中立國的立場備受考驗

國際

瑞士是中國最久的外交和經濟夥伴之一,但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而中國又和俄羅斯暗通款曲,使全球分歧加深,導致瑞士與中國之間關係更加複雜。

100名中國人存瑞士銀行7.8兆?

瑞士對中國小心伺候,不敢得罪北京,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共權貴在瑞士的銀行藏錢幾兆美元。

去年8月中國網上熱傳《100名中國人存瑞士銀行7.8兆?都是些什麼人》一篇文章。

文章指出,瑞士銀行公布消息,100位中國人在瑞士銀行的存款合計7.8兆元人民幣,則平均每個人存款為:78000億/100=780億人民幣(3452億元台幣)。

對此,福建闢謠稱,網傳消息不實!指消息中的「瑞士銀行」其實是指瑞銀集團(UBS),並對相關數字分析「矯正」為373人。

儘管直到現在中共權貴藏前瑞士多少,仍是一個謎,但瑞士金融業對中國富豪資金的依賴可見一班。

2月9日,蔡英文接見瑞士議員訪問團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2023年2月9日,5位瑞士議員在台北總統辦公室受到蔡英文總統的熱烈歡迎。蔡英文接見瑞士議員時表示,台灣和瑞士「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共享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她還表示希望加強2國經濟聯繫,包括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的供應鏈。

瑞士聯邦國會友台小組共同主席莫麟納(Fabian Molina)回應蔡英文的觀點,強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訪台的重要性。他說,「這場戰爭向我們展示基於規則的多邊世界秩序是多麼脆弱,和平所繫的線是多麼脆弱,威權主義和戰爭絕不能成為主流。」

駐瑞士行政首都伯恩的中國大使館隨即譴責瑞士議員訪台行程為「偷偷摸摸」、「無事生非」。

瑞士議員訪台,前所未見

瑞士代表團只是近期訪台一連串西方議員的一個,去年8月初,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共解放軍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圈台軍事演習。

但是瑞士議員訪台,卻是前所未見,因為伯恩政府基本上為中立國,這一立場越來越受到瑞士傳統民主價值觀的影響。

瑞士決定加入歐盟對俄制裁後,瑞、俄的緊張關係更為明顯。聯合國駐日內瓦人權辦公室發布一份報告,記錄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遭受侵犯人權的「可靠證據」,但批評人士認為,這一舉動破壞瑞士與中國之間保持的友好關係。

瑞士政府顯然更願意跨越全球鴻溝,而不是擴大鴻溝。

瑞士不希望中國和西方之間鴻溝變大

「世界秩序的兩極化加深,不是我們想要的,也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瑞士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格拉夫(Leonard Graf)最近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表示。他對中美緊張局勢升級表示擔憂,他說,地緣政治兩極分化,尤其不利瑞士這樣經濟開放的小國。

但有分析師表示,全球民主和極權陣營的壁壘分明,尤其是中國問題,最終將迫使瑞士選邊站。

瑞士長期受惠於開放經濟的中立國家身分。弗里堡大學高級研究員克努塞爾(Ariane Knuesel)最近出版名為《中國的歐洲總部:冷戰期間的瑞士和中國》一書,她表示,在經歷2次世界大戰之後,瑞士中立的信念已成為教條。

中共建政後,瑞士最快與中國建交

克努塞爾說,二戰後,瑞士試圖確立自己為「中立調解國」,但也形容本國為人權捍衛者。儘管瑞士堅決反對共產主義並堅持民主價值觀,但是在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3個月,1950年1月,瑞士為蘇聯集團以外第一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之後,西方國家承認的中國從台北轉向北京,瑞士對中國的重要性降低。 但是現在美國及盟友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位於歐洲中心的中立夥伴瑞士重要性重新提高了。

北京刻意為瑞市提供各種經濟利益。最近從2月6日起,中國開放旅遊社辦理旅遊團出訪20國,包括瑞士、匈牙利、俄羅斯、古巴和柬埔寨,其他歐美國家都沒有入列。

瑞銀主席表態相信中國的敘述

此外,中國現在是瑞士的第3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歐盟和美國。

去年11月,瑞銀集團董事長凱萊赫(Colm Kelleher)在香港金融論壇上發表講話指出瑞士商業的優先事項,他表示,他和瑞士銀行同業都非常親近中國,「我們沒有在看美國媒體,實際上,我們都相信中國的敘述。」

然而,瑞士內部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

飽受威脅的人民協會聯合主任維德默(Christoph Wiedmer)感嘆說,「瑞士傾向於屈從銀行業利益,而不是人權利益。」瑞士為歐洲少數幾個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沒有任何人權條款的國家。

瑞士民主人士不爽金融業「諂媚中國」

「我們希望瑞士在侵犯人權問題上不要保持中立,他們必須明確反對俄羅斯和中國,尤其是瑞士1月起在聯合國安理會擔任2年的非常任理事國席位。」維德默表示。」

蘇黎世大學的中國事務研究高級講師格拉諾 (Simona Grano) 強烈批評瑞士政府對中國的處理方式,包括不一致的中立態度。 她形容瑞士政府打從心裡深怕激怒中國,這種恐懼植根於瑞士對北京日益增加的經濟依賴,她沒有看到減少這種依賴的「積極戰略方案」。

格拉諾說,自從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准許台北政府在其首都以「台灣」的名義開設代表處後,瑞士發現北京馬上禁止進口立陶宛許多商品,變得特別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