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改變的不是《全動法》內容 而是人民對政府的看法

政府政策

《全民防衛動員法》引起在野黨質疑,陳建仁院長說,還要看各界意見,整合後才會提出。

有人認為針對有心人士的造謠抹黑,國防部的反應不夠堅定,對造成的誤會,未立即解釋清楚。整個過程,行政部門確有檢討必要。

政府對自己認為對的政策,如何宣導捍衛,是執政者隨時面對的問題。我想起半個世紀前的美國政治人物約翰康納利(John Bowden Connally)。

52年前美財長挺住壓力廢除金本位制

1963年甘廼迪總統遇刺,我讀小學三年級,識字程度已可閱讀報紙。對這個震驚世界的消息,相關報導我都一個字一個字的詳加閱讀。當時在甘廼迪身邊的海軍部長康納利同時受傷,康納利這個名字因此長留我腦海中。

到了1980年代,聽美國教授分析國際金融情勢,提到1971年美國取消金本位制,終止美元兌換為黃金。此對持有大量美元儲備的外國央行猶如晴天霹靂,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外國壓力,當時的美國財長康納利說了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The US dollar is our currency, but your problems.)

時隔很多年,我才知道這兩個康納利是同一人;不免好奇,內閣人才濟濟的尼克森政府,為何起用軍方背景的康納利出任財長要職。

尼克森1968年當選總統,上任後一直處於通貨膨脹,失業,工資物價是否管制的壓力下,當時的經濟顧問委員會謹小慎微,傾向以微調漸進方式處理經濟問題,但尼克森對經濟事務,不像外交政策,有很大的自信。他講究實用主義──需要能產生良好效果,完美無瑕的經濟政策。

1969年康納利時任民間組織代表,才第一次見到尼克森。他身材高大英俊,頗具魅力,在各種場合都是傑出的演說家,十足政治家的架勢。他是民主黨員,尼克森重用他,也打破了共和黨的用人慣例。

需要改變的不是《全動法》,而是人民對政府的看法

尼克森對康納利的任命,反映出他長久以來的願望──他未必要調整現行的政策,但他要改變人民對他經濟政策的看法。

他對當時經濟閣員那種長期處於守勢,宛如美式足球四分衛「在濃霧中用三角短傳」的戰術,感到厭煩。他想找一位更具攻擊性,能長傳達陣,更引人注目更激勵人心的主角。

康納利擔任財長後,並沒有對當時政府的經濟政策表示賛成與否,他似乎沒有偏見。他有一句得意的口頭禪,「我可以讓它變成圓的;也可以讓它變成方的,只要告訴我怎樣變。」

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總統宣布震驚全球的新經濟政策:終止金本位制,進行工資物價管制,限制外國奢侈品進口等。

這些措施看似激進,卻受到飽受物價飆漲之苦的民眾歡迎,尼克森也如願在次年以壓倒性優勢,贏得連任。

如果他聽從勞工部長舒茲,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勸告,他也許不會採取如此激進的行動。但是,如果他不想擺脫那些溫和折衷的建議,他就不會找康納利入閣。

他山之石,行政院和國防部對《全民防衛動員法》內容未必要大幅修正,但確有必要改變人民對行政院立場是堅定抑或軟弱的看法。

本文授權轉載自Owen Hsieh臉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