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併」有望成真?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整併 教職員仍存疑慮

教育議題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下稱台科大)與華夏科技大學(下稱華夏科大)今(6)日發出共同新聞稿證實,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在平等互惠原則下,將進行整併。

兩校的整併「死灰復燃」,預計最快將在4月送出合併意向書,若順利推動華夏科大計畫今年度(112學年)起停招、3年後停辦,並確保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

台科大、華夏科大合併有譜

去年5月台科大學生會曾在臉書揭露,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華夏科大最快將於112學年度起申請停招,台科大擬接收華夏科大,當時引起華夏科大師生強烈反彈,台科大也發出道歉聲明。

正當外界以為兩校整併「見光死」,不到一年的時間,今天再度傳出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協商,未來華夏校地、建築與相關設備設施將捐贈給台科大,華夏科大也可能改稱為台科大華夏校區。

兩校今天發出共同新聞稿證實此事,表示鑒於高教環境受到少子女化衝擊,為了提升競爭力、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兩校合作整併洽商進一步具體架構,期能創造技職教育優質發展的新契機。

華夏科大主任秘書鍾強國指出,在學生會事件後,台科大也釋出善意,去年7月兩校簽訂合作備忘錄,兩校共同合作研究計畫,經費由台科大支出。

鍾強國表示,華夏董事會認為私立技職校院在少子女化下無可避免要面臨整併或合併,拖延只會更陷入困境,為了華夏科大全體教職員生的未來,去年12月底華夏科大董事會一致同意台科大為最適合合作或合併對象,在建議比照往例保障學生受教權,與尊重教職員意願及維護應有權益,並由台科大全部聘用原則下,同意兩校就合作或合併洽商。他還強調這個決定有高達95%的教職員都同意。

華夏專任教師到北科大可能變專案教師

根據教育部統計,華夏科大111學年度專任教師數為108人,在學學生數為2817人,新生註冊率也從前年的49.41%,下滑到42.39%。不過,即便前提是台科大「全部聘用」教職員,但是否能順利銜接仍有存有疑慮。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就提醒,包括華夏科大教職員必須先充分理解並同意,華夏科大若與台科大「整併」,教職員必須先離退或被資遣,之後才由台科大決定是否以約聘方式僱用,且保險身分轉換過程將損失退休權益,另外,台科大是否有足夠人事經費胃納華夏教職員亦不無疑問,恐怕有些人必須接受優離或優退方案。

鍾強國坦言,國立大學教師或職員有編制員額,但台科大的編制員額根本無法完全吸納華夏科大的所有教職員,可能就要用專案教師來聘僱,如此一來保險的身分就會轉換,如原本在華夏科大的專任教師參加的是私校公保、私校退撫制度,就要轉換成參加勞保、勞退,即便董事會要求職給與薪給都不能改變,但仍會造成教師退休權益的損失,學校要用甚麼機制進行補償,目前仍在討論中。

華夏科大學生勿對整併案有錯誤幻想

尤榮輝指出,現行法令,私立學校必須依私校法完成退場程序,包括停辦、解散及清算後,再依私校法第74條將賸餘財產捐贈。

因此,尤榮輝也說,華夏科大學生要理解二校整併並不會讓華夏學生轉換成台科大學生,將來畢業也不會拿到台科大畢業證書,校友也要能接受母校從此消失,期待華夏科大能與教職員生充分說明,而教職員及學生也不應對整併案有美麗錯誤的幻想。

尤榮輝表示,樂觀其成並肯定二校勇於嘗試突破法令限制,期待「整併」順利並成為公私併典範,兩校整併有助於減少大學數量並整合高教資源,有利高教發展,且華夏科大利用經費尚有餘裕時讓學校退場也是負責任的作法,期待政府能修法能讓公保及勞保年資銜接,私校退撫制度也能與勞退制度相互轉換,才能保障私校教職員權益,並有利產業及學界、私校及公校人才流動。

「公私併」沒有法源行不行?其實更看教育部有沒有心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也表示,若過程中能保障私校教職員生的權益,工會持肯定的態度,也認為目前技專校院8成以上都是私校,讓想從事技職教育的選擇高度缺乏政府資源的協助其實相當不公平,若私校能夠併入公校,會有好的影響。

林柏儀建議,政府有意推動公私校合併,讓私校能夠公共化,過程一定要強化民主與資訊透明公開,如讓兩校教職員生更有參與的機會,雙方有對等的交流與互動,信任感才會建立,不要好像只有少數高層就能決定,甚至兩校入學分數的差異可能會有的衝突也應該去化解。

此外,其實政府資源的挹注也不可少,他舉例,過去有多起私立大專院校被改併為公立大專院校的案例,如國立聯合大學以前是私立聯合工業專科學校,1995年改由教育部承接轉型為公立大專院校;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本來是私立勤益工業專科學校;更早之前國際商業專科學校最後被併入高雄工專,因此,比起法源依據,他認為更難在政府資源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華夏科大董事會為教育部派駐的「公益董事」不同於其他多數私校,台科大與華夏科大若合併順利,將是首例公私科大合併的案例,但是否讓其他私校願意效仿,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