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反對漂綠危害抗暖化進程 以公開透明治理氣候詐騙

努力小農

去年11月8日聯合國發表了一份措詞嚴厲的新聞稿,表示對減碳的漂綠(Greenwashing)零容忍,因為由民間非政府團體聯合國淨零碳排放高級專家組,出版了一份《誠信至關重要:企業、金融機構、城市和地區的凈零承(INTEGRITY MATTERS: NET ZERO COMMITMENTS BY BUSINESS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ITIES AND REGIONS)》,敲響了反對淨零詐騙的警鐘。

在埃及召開的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國會議(COP27)中引起了熱烈迴響,因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毀減性的災難日益明顯,淨零碳排放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強調的,必須在2030年減少至少45%,2050達到淨零,從2025年5每年制定一次中期目標,才有可能減緩氣候變化的災難。

石化業漂綠大發災難財

然而這樣的緊急狀態,卻變成全球氣候詐騙者的狂歡,形勢越緊急,對這些搶著發全球災難財的禿鷹是最好的機會,從排放污染的跨國企業,金融集團,會計公司,顧問公司,以及週邊提供造假服務的個人或公司,甚至政府,大辣辣的提出不實的報告。

雖然化石燃料公司承諾將毒化地球的核心產品和活動排除在外的,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仍對石化業及其「金融作倀者」發出強烈的警告,並敦促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承諾,並使其與報告的指導方針與直實行為保持一致。

古特雷斯說:「使用虛假的「淨零排放」承諾來掩蓋化石燃料的大規模擴張,應該受到譴責的。這是高級詐騙。這種有毒的掩蓋行為,可能會把我們的世界推向氣候懸崖。騙局必須結束」

這也意味著聯合國也無法坐視石化業的漂綠行為,古特雷斯也給漂綠劃下了紅線:1) 承諾不可以是「有毒的掩飾」;2) 計劃必須詳細且具體;3) 承諾必須是負責且透明的;4) 自願行動要成為常態化。相信這也是未來我們檢視任何企業宣傳的氣候行動四個基本問題。

英國衛報重擊化石業的假森林碳匯

目前,全球80%以上的排放量都有了「淨零承諾」,這些承諾,必須受到檢視、核查與確認,否則就是空洞的口號和炒作,只會造成更多的排放,更大的災難。

今年1月18日以調查採訪報導聞名的英國《衛報》石破天驚的刊出了「調查分析顯示:被大型認證機構認證超過90%的雨林碳抵換是無用的」,抨擊國際最大的民間自願性減碳機構Verra的森林減碳(REED+)認證不實的問題。

涉及的公司為標榜「碳中和天然氣」的荷蘭殻牌石油公司,該公司曾銷售這種漂綠的天然氣給中油,因為台積電需要達成淨零的承諾,只好付更高的價格去買「碳中和天然氣」,專門發電給台積電用。

今年1月18日《衛報》點名批判大型認證機構對於森業減碳的認證不實問題。(圖片來源/截取自《衛報》)

早在2021年8月11日,彭博社新聞就已警告「怎麼可能賣出不存在的『碳中和』的化石燃料」,就直接點名殼牌石油公司涉嫌用不實的林業減碳作為碳中和充數,而且還有多家跨國公司涉案。

雖然Verra 在今年1月18日提出了回應《衛報》的新聞稿,雖然否認了認證不實,也強調《衛報》引用的研究分析導致錯誤的結論,但是Verra也承認要修改他們的REDD專案的方法學,而這方法學也還在開發中。

Verra在2月3日還發出新聞稿,暫停所有水稻水管理減少甲烷方法學的專案,並重新審查所有專案。雖然沒有說出背後的原因,但業內人士指出,這類的專案往往是沒憑沒據的,無法讓外界得知到底水稻田的湛水期減少了多少時間,換算出減少多少甲烷,這可能是讓Verra不放心這些專案的真實性與透明度。(水稻田淹水時,土壤中的有機質無氧發酵而產生甲烷,所以減少淹水期,就可減少甲烷。但是不容易查證到底減少了多少天的淹水,所以很難驗證確認其效果。)

這一波國際反漂綠的浪潮才剛開始,因為面對每年動輒千億的碳交易市場,有太多不肖份子要趁機大撈一筆,這是基於很多企業都不敢公開減碳的資料,藉口業務機密,讓所謂的「第三方」認證、稽核來「擔保」他們口頭的「承諾」,而政府監管的力量能夠挑戰這些大企業嗎?

反躬自省,不當隱形冠軍

台灣有一大堆所謂「隱形冠軍產業」,其實是農地的違章工廠,為何他們悶聲發大財,而不去合法的工業區?因為一旦他們要負擔環境、勞工、工業安全等的社會成本、外部成本,他們就賺不了錢了,但是他們是繳稅大戶,政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長久的問題,又有哪個政府願意去處理?

如果諾大樹立在田間的工廠都看不到,如果要核查看不見的碳排放,不是更難嗎?

反躬自省,「台灣小農種碳專案」獲得黃金標準的專案設計認證通過,我們必須嚴格遵守透明公開、公眾參與的原則,因為參與全球氣候行動是一件光榮的事,符合全球普世價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行動,我們必須光明正大。

人品決定產品,唯有光明健康的人格,才會有好的品格,生產出好的產品。今年6月後,符合小農種碳專案的產品將會陸續上市,這會給種碳的小農帶來機會,要維持下去,必須靠更公開透明的態度,主動公開、公布我們減碳種碳的行為。

在不減產的前提下,減少翻耕,增加覆蓋,增加土壤有機質、生物碳,適量肥料、農藥,或是不用肥料、農藥,使用光合菌、生物資材等,都是種碳的基本心法,小農每天的工作,日積月累做下去,光合作用和植物生理,自然就會幫土壤增加碳匯。

未來我們會主動推動到種碳小農訪問的生態旅遊,以及食農教育,讓台灣小農種碳成為國際誠實真誠減碳的標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