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保單解約超過1兆 壽險業進加護病房 金管會輸血急救中

金融

最近,美國矽谷銀行(SVB)事件,不但引發數起美國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也震撼了全球的金融市場。在此同時,很多國人也開始擔心起國內銀行業的「安危」。

其中,國泰金的總座李長庚,還提出「讓台灣銀行體系仿照股市所採取的『熔斷制度』,以防止類似美國銀行的擠兌潮」的建議。儘管這樣的做法,被學者認為「不可行」。但是,近來國內金融機構面臨流動性問題最大咖的,恐怕並不是銀行,而是資金持續「失血」的壽險公司。而且,越是過去瘋賣儲蓄險的業者,受到的影響就更為嚴重。

金融機構面臨流動性問題最大咖,是壽險公司不是銀行

理由之一是:國內、外跨行轉帳金額天差地別。SVB會出大問題,主要跟美國跨行轉帳金額很高(100萬美元)有關。因為它幾乎在48小時內,被轉走了1.2兆美金。遇到這樣極高金額的提領(擠兌)狀況,相信任體質再健全的銀行,都不可能承受得住的。

反觀國內銀行,依目前相關規定,一般實體ATM每日非約定轉帳最高限額是3萬元;網路ATM每日非約定轉帳最高限額為10萬元(實體及網路ATM 每日約定轉帳最高限額為300萬元)。所以,國內銀行面臨「短期內大量擠兌」的問題不大。

至於國內壽險業,恐怕就是完全不同的命運了。因為據了解,自從去(2022)年7月(最明顯是從10月開始)以來,壽險公司就一直處於「資金持續流出」的困境。甚至還兩度逼得金管會,出面「信心喊話」表示「台灣壽險業沒有流動性問題」。

不過可怕的是:根據業者自己的估計,這樣「持續失血」的現象,至今都沒有減緩的趨勢。甚至,他們認為到年底前,這一波的大量解約潮,恐怕都無法停止。而這,就跟「人體持續失血過多會致命」的道理一樣,當解約潮持續不停之際,國內壽險公司的危險急迫性,恐怕還更高於國內銀行業。

升息對壽險業來說是個大災難

理由之二是:銀行與壽險業的資金來源不同,且受升息因素的影響也不同。以銀行為例,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客戶的存款」。且升息對銀行來說,反而更有利於「吸收存款」。

但反觀壽險業者,特別是過去習慣銷售儲蓄險,只拿保單IRR(是由保單繳費期滿後的解約金,依總繳保費回推後的年化報酬率)來跟銀行定存做比較,並且吸引「滿心追逐較高利息」客戶的公司,一遇到市場升息,可就是個大災難了。

過往國內壽險業的生態是:民眾完全不愛純保障的死亡險,只偏愛能夠「活著可以領錢(存錢)」的儲蓄險,且天期還不能太長(超過3年以上的儲蓄險,多半不受客戶的青睞)。

為了吸引這類追逐高利定存族,壽險公司只能讓自家保單的IRR,高於銀行定存,甚至是同業很多,也才能達到「順利吸金」的效果。所以在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銀行不需要太多「爛頭寸(存款太多,卻放貸不出去)」的背景環境下,銀行存戶的大筆資金,幾乎全跑去壽險公司了。這雖解決了銀行業的心頭大患,卻是這一波壽險公司集體夢魘的開始。

升息儲蓄險買氣急凍,保戶也急忙解約

為了讓保戶的錢,永遠留存在公司之內,壽險業者也只能不斷地發行短天期儲蓄險,讓到期將保單解約的客戶,再把錢投入及購買下一張公司發的保單上。只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以上一直重複在玩的這種把戲,卻全都不管用了。

因為首先,在金管會近幾年的「大力整頓」之下,除了外幣(美元)保單的IRR,還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就是高於台幣定存利率)」外,其餘台幣保單的IRR,幾乎就跟銀行定存「差沒多少」。

原本,儲蓄險對定存族的吸引,已經大不如前;而FED的連串升息,更是讓儲蓄險的買氣「急凍」。因為在FED升息幅度,遠大於台灣央行的前提下,只愛追逐高利的民眾,當然就會把舊儲蓄險保單「解約」,再去買利息更高的美元債券,或是美元高利定存。

一位保險業務員就舉實例說明:如果客戶有5000萬元,放台幣戶年定存利率是1.5%,但專案的美元定存是4.5%左右。一年光利息就225萬元,存銀行才75萬元,兩者差了150萬元。

儘管還未到期就解約,保戶會損失一定金額的解約金。但是,對於繳費期滿(一般儲蓄險保單,在繳費期滿後,都不會再額外扣解約金,意思就是「保戶能拿回比原本總繳保費,還多一點的錢」,達到「保本兼保息」目標)的保戶來說,當然就會毫不考慮地將保單解約。

台灣壽險公司去年保單解約金額超過1兆元

於是在「客戶拼命解約」,壽險公司又沒有IRR更「誘人」的保單,能夠將客戶的解約金「吸收回籠」(簡單來說,就是「入不敷出」)之餘,就讓2022年全年的保單解約金額,超過1兆元、創歷史新高的記錄

雖然國內壽險公司流動性問題,遠大於銀行業,但是在面臨客戶提領存款,或是將保單解約時,處理的模式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那就是像SVB也曾做過的一樣—變賣資產。

然而,在FED暴力升息期間,全球金融市場股市與債市都持續下跌,當市場多數人都缺現金、都在賣資產之下,原本值錢的資產,也可能「賣不了幾個錢」。

且這波壽險公司大量解約潮,也一定程度地受到銀行「大力推銷美元債券及高利定存」政策的影響。過去幾年,當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金融市場(股市、債市)持續走升之際,銀行不願意承擔太多存款的爛頭寸,便極力慫恿客戶買保單、進行股票或債券的投資。在此同時,銀行也同時獲得高額的手續費收入。

保單解約潮最大受害者是非具金控背景的壽險公司

如今,當市場利率開始走升,儲蓄險及各項投資「賣不動」之餘,銀行變開始改弦易轍,用較高獲利的美元債券及高利定存為標的,再「洗一次客戶(讓客戶把舊保單解約,重新投入上述標的)」。因為對銀行來說,這樣才有利潤。

假設一家金控,旗下同時有銀行及壽險公司,讓客戶解掉保單,再投入銀行,只不過是將錢,從某一子公司,換到另一個子公司。老實說,實際效益並不大。

所以,現在各銀行的做法就是:要求客戶將其他壽險公司的保單解約,再把錢投入到自家銀行的相關商品(美元債券及高利定存)上。例如A金控旗下銀行,不會要客戶,解掉A金控旗下壽險公司的保單,但會要求客戶,解掉B壽險公司的保單。

所以,這一波保單解約潮下的「最大受害者」,其一是「非具金控背景的壽險公司」(由於實際效益不大,金控並不會鼓勵將客戶由左手(壽險),洗到右手(銀行)的做法)。

其二則是「透過銀行通路銷售比重高」的壽險公司。理由很簡單,客戶所買的金額、購買時間及保單IRR等資料,銀行理專完全一清二楚。只要理專拿出「利息更高」的實際數字,客戶很難「不買單」的。

金管會幫壽險業燃眉之急,但只是短期藥方

儘管身為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也開始想辦法,協助面臨大量解約潮的壽險公司,並宣布將在3月底前,全面開放壽險業可做國內外公司債、金融債的債券附條件交易,讓業者可先拿到一筆資金供調度,台、外幣債各以保險業可運用資金2%、及國外投資額度2%為限,共約8700億元交易空間,以緩業者「缺現金」壓力。

另外金管會在3月23傍晚也宣佈兩大開放:一、壽險業持有海外公司債、金融債可做債券RP、RS的雙向附條件交易,二、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及國際板債,新增開放可做附賣回交易(RS)」,全面打通業者債券融通的任督二脈。也就是說,壽險業所持有的8成的國內外公司債、金融債,以及4兆的國際板債,都可以拿來做附賣回交易(RS),壽險業可套現券種更多,大解「缺錢」燃眉之急

不過業者也心知肚明,一旦FED持續升息,以上的「資金調度」方法,只不過是「短期藥方」。因為,只要不降息(美國FED及台灣央行,還又分別在22及23日,調升利率各一碼及半碼)、保單IRR輸給銀行美元定存或美債殖利率,壽險新契約保費就會減少、每年也有舊的儲蓄險「滿期」並面臨解約,壽險公司「失血」的情況,就永遠無法緩解。

而在「新錢(新契約保費)進不來」,又面臨長期資金失血之下,當壽險公司能賣的值錢資產,全都賤賣光了之後,未來還有多少能(財)力,可以提供購買終身保險保戶原有的保障?

所以,對於國內壽險公司而言,恐怕沒有比現在更希望聯準會及央行「別再繼續升息」了。甚至可以這麼說,只要FED的升息趨勢不停,國內壽險業的危機警報就難以解除。除非FED態度反轉開始降息,否則向壽險業投保的廣大保戶,也很難有安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