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今午分5批9架次再跨中線!李喜明主張台、美、日「區域聯防」 擊退中國機率高

政治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近日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指出,台灣還沒有做好抵禦中國入侵的準備;台灣應專注近程和中程防禦能力,同時由美國、日本等盟友接手遠程防禦。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之際,共軍軍機今日午間分5批9架次,以編組戰備警巡方式,自北、中、南三個方向跨越海峽中線。

國防部強調,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應處,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實施驅離與警戒監控,確保國家安全,對共軍此種不理性行動,表達嚴正譴責。

台海局勢升溫,各界高度關注,《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為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於30日刊出專訪李喜明暢談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與對美、日盟友協防評論。

台灣準備好抵禦中國的入侵了嗎?李喜明指出,考慮到中國軍隊不斷增長的進攻能力以及快速現代化的步伐,台灣無法進行軍備競賽,需要重新考慮軍事戰略。

「對國軍來說,現在是充滿挑戰的時期。」李喜明指出,政府近年來一直增加國防預算,但是繼續採購大型的主戰武器並不明智,台灣需要採取的是「拒止戰略」。

(更多新聞:台海有事10個作戰場景 李喜明:美國不會與中國直接交戰

發展不對稱作戰,可運用水雷與無人機

李喜明解釋說,必須獲得能夠有效巡邏領空和領海,同時保持高精度打擊能力的主戰武器,如F-16等,但是對於執行關鍵任務,應保留其中的少量即可。

除了昂貴的對外採購,以及後勤維修成本相當高之外,軍事基地和海港,在戰時容易面臨共軍遠程攻擊的問題。

從此角度出發,李喜明主張,國軍應發展高效、機動、非對稱作戰能力;例如中程精準導引彈藥、快速攻擊艇、微型飛彈突擊艇,以及水雷和快速布雷艦。

如此一來,國軍將更具戰場生存能力,以及成為強大的嚇阻力量,因此,台灣必須加速開發短程武器與防空系統。

在這樣的架構下,包括對美採購更多的刺針與標槍飛彈,並且運用無人機與機動雷達站等民間能力,都是我方可行的選項。

建軍思維需改變,日美同陣線擊退中國機率高

美國國務院在去年3月即表明,拜登(Joe Biden)政府不再支持「不對稱作戰」以外的對台軍售案;並在5月喊卡M109A6自走砲車、MH60R反潛直升機等軍售案。

除了武器裝備之外,李喜明也點出另一個關鍵問題所在,也就是國軍部分將領必須將建軍思維,「從常規戰爭轉變為非對稱戰爭,這需要時間,但台灣沒有太多(準備)時間。」

至於中國機艦不斷襲擾台海的原因,李喜明分析,包括展示軍事實力、遠海長航訓練、消耗戰等灰色地帶戰略,並且向華府與東京展示中國的「紅線」等原因,同時警告日本和其他國家,不要進一步介入這個問題。

日媒關心日本在台海危機中的作用,李喜明強調,日本可以發揮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東京採取避險策略並決定不介入,這將對中國有利,並可能導致對岸獲勝。

日本如與美國同一陣線,不僅可以對華府「綜合威懾戰略」與衝突結果,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會大幅提高擊退中國進攻的機率。

習近平成主要變數,要增加中國侵略代價

對於中國犯台的可能時間點,李喜明評估,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主要變數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仍不清楚他會如何推動「統一議程」、實現「中國夢」與「中華復興」目標。

「北京正在權衡犯台行動的利弊。」李喜明指出,中國無法快速拿下台灣,經濟將受到嚴重衝擊、內部不穩定與抗議四起,「這樣的事態發展會給共產黨帶來大麻煩。」

他認為,嘗試猜測習近平何時會看到「機會之窗」是沒有用的;對於台灣而言,重要的是盡快做好自衛準備,和修改防禦概念,以增加中國侵略的風險與代價。

對於美、日聯合防衛台海有事趨勢,李喜明表示,日本加強其在其西南島嶼部署遠程武器和電子戰系統,將對中國的侵略起到強大的威懾作用,「這可能會迫使他們重新考慮。」

李喜明再度倡議成立「國土防衛部」,可以每年接受為期兩週的武器操作、通信和打了就跑戰術的訓練;如果台灣可以做到類似烏克蘭的團結程度,將會大大增加威懾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