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家軍總理李強堅稱「人口紅利沒消失」 中國學者:人口結構崩潰幾乎無法避免

中國議題

本文作者為:

易富賢,中國人口學家、《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作者,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資深科學家。《大國空巢》為一批評中國生育計畫的著作,2007年在香港出版後被中共列為禁書,直到2013年才解除禁令。

最近一次記者會上,中國新總理李強指出儘管中國人口正在減少,該國人口紅利並未消失。他援引幾個煞有其事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中國14億總人口中有近9億勞動適齡人口,每年超過1500萬人成為勞力新血。然而,我們應該相信這些數據嗎?

不存在的嬰兒潮是哪來的?

檢視中國人口資料,會發現多處與上述說法具有明顯差異。例如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稱1991-2016年期間有4.74億人出生,這與教育部1997-2022年間記錄的4.78億一年級新生相符;統計局報告2000年有1770萬人出生,這數字也與2006年的1750萬名一年級新生一致。然而,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一歲以下兒童只有1380萬人,2014年卻有1430萬名國中三年級學生,表示淨入學率達到104%。

中國人口資料不可靠有幾項原因:首先,地方政府有強烈動機去誇大人口數據。更多居民代表能獲得中央政府更多財政資源,包括用於教育、年金、扶貧等優先事項的資金。同理,家庭可能聲稱擁有更多成員以便從地方政府處獲得更多好處。

政治因素也是浮報出生人數另一種動機。例如,為顯示一胎化轉向二胎的政策卓有成效(以及有利於相關官員的升遷)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宣佈2016年出生人數為1885萬,比前一年增加27%。而山東和浙江兩省報告的增幅甚至更大,分別為56%和75%。中國國家統計局,甚至聯合國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也公佈了類似的數字。

但二胎政策是於2016年1月實施,這代表任何因此產生的「嬰兒潮」最早也得等到當年第4季才會顯現,那又何以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出生高峰?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它從未出現過。每個新生兒都必須接種的卡介苗的施用劑量在2016年幾乎沒有增加。此外2022年一年級新生只有1700萬人入學,低於2006年,代表2016年實際出生人口可能只有1300萬人。2022年的一年級新生數量並未如預期般激增,而是逐年下降──全國和山東下降5%,浙江下降1%。

無人知道真實的中國人口數據,包括李強

過去30多年來,中國官員和人口學家的瀆職行為導致該國人口數據變成一團漿糊,以至於沒有人──甚至是像李強這樣的高層官員──知道真正的數字。而這些數字顯然也遠沒有李強說得那麼有利。

即使如李強所說,中國每年確有1500多萬人加入勞動大軍,我們也得承認約300萬人只是投入紙上「工作」,尤有甚者,每年約有2200萬勞工退休農民工的平均年齡從2008年的34歲上升至2021年的42歲,而支撐國家經濟奇蹟的黃金年齡勞力(16-59歲)在2012年開始下降,與GDP從2011年9.6%降至2020-2022年4.4%顯著放緩相吻合。

雖然人口老化可能不會直接導致經濟衰退,但較高的老化指數──59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對15歲以下幼年人口的比例──與GDP成長有強烈負相關關係,中位數年齡、59歲以上人口比例愈高也是如此。而14歲及以下兒童的比例,與GDP成長呈現正相關關係。

這些動態變化在中國各地區已經相當明顯。由於人口相對年輕,中國南部和西部的經濟仍在成長,而東北部的黑龍江、遼寧和吉林三省的經濟引擎則已停滯,該地生育率下降趨勢比全國其他地區早十年出現。儘管中國政府聲稱東北地區經濟2013-2019年期間每年成長5%、2020-2022年期間每年成長3%,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該地區2019年GDP規模與2012年相仿

李強必須提高退休年齡、增加出生人口,但是...

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強缺乏足夠的勞力去實現經濟成長。僅僅人口老化就可能導致中國GDP成長在2028年下降至3%,這還是不考慮其任期內可能出現其他經濟「灰犀牛」(包括房地產泡沫崩潰政府債務危機)的狀況。提升「麵粉」品質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儘管李強似乎是如此寄望──他在最近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提高教育水準已使中國走上了收穫龐大「人才紅利」的軌道。

日本的經驗顯示,改善教育以彌補勞力萎縮可能會適得其反。隨著日本高等教育入學率飆升(自1992年以來成長了一倍多),願意從事製造業的青年人數卻在降低。1992-2021年日本製造業工人總數下降35%──是黃金年齡勞力下降幅度(17%)的兩倍有餘──導致日本在全球製造業出口占比從12%驟降至4%。名列世界財富500強中的日本企業,從1995年149家減至2022年47家

對中國而言,過度強調高等教育可能導致「一帶一路」倡議等大規模基礎建設項目抽乾本就遭到削弱的製造業基礎,還可能導致生育率降低並加劇中國人口困境。

為了改善中國的經濟前景,李強必須提高退休年齡。2011年英國和現在的法國都推動了類似政策,並引發大規模抗議,但現在就展開漸進式改革要比留待以後驟然大幅提高要好

李強真正的挑戰是增加出生人數並避免人口結構崩潰。然而不幸的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