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 國會外交人才緊緊緊

外交

今年是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年,清明節前後外交兩岸變成政治主戰場。首先登場的是「元首級」的較勁,現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出訪友邦、前總統馬英九赴中祭祖,親美、親中前後兩任總統各走各的路,相當程度也反映台灣內部國家認同分歧。不過,此時此刻的台灣,不分藍綠,應該都不會反對蔡總統所說「世界正走進台灣,台灣也正走向世界」。

統獨是假議題,親美、親中選擇才是真議題

國家認同危機源自特殊歷史背景,過去無法一刀兩斷,未來也不會戛然而止,但眼前世界局勢對台灣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因為俄烏戰火和晶片戰爭,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的處境有多艱難。以前因為英文拼音相近,「台灣」常常被誤認為「泰國」,但經過國際媒體熱烈討論台灣和兩岸議題後,在海外的台灣人終於不用再解釋「為什麼曼谷不在台灣?」

從國際看兩岸問題,就很清楚知道獨統在台灣是假議題,親美、親中路線選擇才是真議題,而且台灣問題就是國際問題,這讓台灣身處危機卻能得到世界民主國家的支持,和周邊國家共同防衛。台灣也只有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台灣、走進台灣,台灣才會更安全。

國會是外交第二戰場,必須培養更多有外交能力的立委

對台灣來說,國際局勢改變,讓過去受限於中國威嚇、又對台灣的民主晶片有好感的國家,紛紛以一種全新模式與台灣交往,有的是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不理會中國光明正大來訪,更多的是大量的非官方或準官方的民間交流互挺。因此,除了「總統府」是外交最大競技場,「國會」更是外交第二戰場,而台灣當務之急,就是必須在國會培養更多有國會外交能力的朝野立委,能夠向國際反應台灣民意,說出台灣人民的心聲。

過去的國會外交,通常由立法正副院長帶頭,或外交委員會的立委比較活躍。以王金平為例 ,他在立法院當了6年的副院長、16年的院長,見多識廣,也有豐富經驗,所以不論是對日關係、出訪友邦、進行國會聯誼、接見外賓,他積極參與,對各種國會外交禮儀、內涵都可以駕輕就熟。

王金平積極做國會外交,游錫堃、蔡其昌相對被動

但王金平卸任後,由游錫堃接任國會議長,他過去的經驗相較之下比較不那麼國際化,也比較被動,有外賓來訪才接見,偶爾也接下府方交付的特殊任務出訪,所以朝野立委多化整為零,走自己的人際關係參訪做外交,較少國會大陣仗集體出訪。

現任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雖然已快任滿兩屆8年,但他在國會外交上的表現也多居於被動角色,只有在2019年接受泰國國立湄州大學觀光發展榮譽博士學位,距離「走向世界」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羅致政、江啟臣是立法院對美關係兩大要角

不過這屆立委任期將屆,游錫堃年事已高,也已表態無意連任,接下來的國會正副議長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可能各政黨在提名時應有全新思維,所提人選要有做國會外交的條件和心理準備,這些都需要朝野更多用心。

如果台美關係是未來的外交重點,那立法院現在只有民進黨前國際部主任、現政策會執行長羅致政,以及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兩大對美要角有影響力,真的是少到該拉警報的地步了。

以美國國務院自1940年起舉辦國際領袖人才訪問計畫(IVLP)為例,邀請國外各領域現任或未來可能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人赴美短期訪問,促進對美國的了解,增進雙邊及多邊關係發展。目前立法院除了高嘉瑜曾參加兩次美國的IVLP、吳思瑤參加過一次,其他參加過的余婉如、谷拉斯、許毓仁、徐欣瑩等,統統都是「前立委」。還有,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家國際安全高階行政專班結業的管碧玲也是「前立委」。

留美立委近30位,留日立委3位

其實,有留美背景的立委並不少,像是國民黨的孔文吉、費鴻泰、賴士葆、李貴敏、李德維、洪孟楷、溫玉霞、萬美玲、游毓蘭、鄭麗文、羅明才;民進黨的林俊憲、何志偉、林岱樺、劉世芳、范雲、蘇巧慧、邱議瑩、黃士杰、陳瑩、陳靜敏;民眾黨的張其祿、吳欣盈;時代力量的王婉諭等,藍綠白黃各政黨都有,加總近30位之多,但他們進入立法院後,除了羅致政和江啟臣,很少看到他們發揮對美的外交能量。

如果台日關係也是未來的工作重點,現階段也只有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郭國文比較下功夫經營對日關係,與安倍派議員有往來,對台日外交、防衛政策有著墨。其餘有留日背景的民進黨邱泰源,國民黨徐志榮、陳玉珍,也不見有推動對日外交的作為。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