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申請上市首例》三大爭議交易所坐視不管?鑽石生技若上市恐引發爭議

資本市場

3月27日,在興櫃的鑽石生技向台灣證交所申請上市,看公司名稱以為是一家生技公司,其實不然,它是一家創投公司,創投申請上市創下國內首樁,不過若讓鑽石生技掛牌上市,恐怕後續將會資本市場帶來不小爭議。

爭議一:「生技創投基金上市規定」是為誰量身打造?

回顧整個生技創投上市相關規定,2015年9月的BTC(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時任環瑞醫(現改名欣大健康)董事長、北醫前董事長的李祖德,也是BTC委員,他提出「准許永續型生技創投基金上市掛牌」。

當時的行政院長毛治國內閣買單此一建議,責成證期局、證交所火速在同年(2015)11月推出創投上市條文,隔年(2016),李祖德就轉任至鑽石生技擔任副董至今。

鑽石生技2013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家大型永續性生技創投公司,跟存續期間僅7年的一般創投有所不同,而鑽石生技主要創始股東包括中天生技、富邦金控、台新金控以及潤泰集團,成立時資本額就達30億元,完全符合當時證交所對創投上市資本額需20億元的規定。

鑽石生技成立的第一年投資3家公司,分別是環瑞醫、與中央研究院合作投資成立「醣基生醫」、以及美商「永生生技」。沒錯,又是環瑞醫,行文至此,大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鑽石生技2013年投資環瑞醫,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2015年建議永續型生技可以上市,2015年11月證交所就推出相關條文,還規定20億元以上的創投才能上市,2016年李祖德就去鑽石生技當副董。

如果從這些創投上市的相關規定來看,「鑽石生技」、《生技創投上市規定》與「李祖德」這幾個名詞之間有相當關聯性,雖然鑽石生技從成立到現在要掛牌已經歷經十年的時間,不過資本市場仍出現質疑《生技創投基金上市規定》是幫鑽石生技量身打造的聲音。

爭議二:被投資公司股價下跌,鑽石月營收出現負值?

作為一家創投,鑽石生技現在手上投資的公司共有10家,其中已經正式上市櫃的僅有合一,醣基、欣耀目前在興櫃交易,其餘公司則都未上市。

至於創投的營收怎麼來?除了賣出所投資公司的股票實現資本利得外,已經有公允價值可計算的公司,則會依其當月股價變動,乘以持有的股數,變成創投公司的營收,所以被投資公司若股價下跌,鑽石月營收就可能出現負數,就目前鑽石登錄興櫃後公告9個月份營收,就有5個月是負數,還曾一個月負17億元。

投資人能接受上市公司營收常常是負數嗎?且不論已有公允價值可供計算的公司,那些未上市公司,如果照之前鑽石生技的說法,是用幾家已有掛牌而相似的公司,去評量其價值,但就算同一產業,不同公司因為不同的經營團隊,價值也會有很大落差,況且選什麼公司來當作其評價基礎,也是很主觀的選擇,公司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投資人根本就搞不清楚這些被投資公司的價值,所以即便在國外,也很少有創投公司上市,就算上市,也沒有成交量,因為這是一個不透明的公司。

一家國內創投公司資深主管表示,創投公司上市對投資人而言並無太大意義,投資人若想買創投公司所投資公司,已掛牌的可以直接到公開市場買,沒有掛牌的公司原本投資的風險就高,創投上市也等於變相夾帶這些原本很難掛牌的公司走向資本市場,替這些公司的大股東解套。

爭議三:鑽石持股16%醣基大股東頻賣股,交易所只看書面報告?

鑽石生技的價值,扣除7家沒有掛牌、評價不明的公司外,持股5.77%的合一是它最大的投資,合一研發的新藥多年前授權海外、新藥也拿到藥證,股價來到200多元,是不是合理見仁見智;但醣基這家公司,鑽石持有超過3萬張、持股16%,成立多年連年虧損不說,這家公司研發多年,今年初才終於有COVID-19廣效型二代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其他產品竟然沒有一個能進入人體臨床,請問COVID-19疫苗現在還有市場嗎?一家沒有產品進入臨床的公司,股價超過百元、市值將近200億元,合理嗎?

而且醣基興櫃掛牌後,經理人、大股東頻頻賣股,是看衰公司前景嗎?而醣基股價從2021年5月不到30元起漲,不到一年,在2022年4月最高漲到251元,足足漲了超過7倍,當年7月,鑽石生技就以超過70元在興櫃掛牌,而鑽石生技的價值之前講過,已掛牌公司股價表現將直接影響其價值,所以是誰把醣基股價炒高,不是呼之欲出嗎?

而欣耀公司目前也只有一顆新藥在台灣進入臨床試驗,而該公司股價2020年4月底不到30元,到鑽石生技興櫃掛牌前,股價超過80元,目前市值也將近60億元。

根據證交所過往查核送件上市公司,會到該公司直接查核,請問證交所,這次鑽石生技查核只到鑽石生技嗎?其他7家沒有掛牌的投資公司,只看書面報告嗎?在興櫃掛牌的兩家公司有直接到兩家公司實地查核嗎?證交所這幾年上市案源較少,但請不要為了拚績效,讓不該上市的公司上市,至少要善盡職責問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