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台灣》謝謝你們以愛對待我... 香港青年:「我最牽掛的是香港、第二是台灣...」

香港專題

2019年香港反送中示威裡,學生是最活躍的群體之一,運動尾聲的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圍城事件,不少人回憶起來至今仍難掩沉痛悲傷,這直接導致一批青年離開香港,半年後2020年港版《國安法》生效,促使更多年輕人匯入這股離散潮。

這些港青既是在全球開枝散葉的種子,又是證明香港民主運動並未熄滅的火種。曾站在最前線對抗暴政的他們,現在世界各地以親身經驗訴說,自由就是值得這樣守護的事物。

不少人選擇在台灣落腳,而如果反送中當年的一名港生是大學新生,四年後的今日差不多是他準備畢業,開始認真思考、選擇是否留在台灣的時候。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Sky)在台居住十年,他回憶自己大學時代,20名港生裡大約僅一兩人會認真考慮畢業後留在台灣,2019年後這個比例提高至4成左右。

然而「和其他方式比起來,用『讀書移民』留在台灣(定居)可能是最困難的。」馮詔天表示,自己認識的成功案例只有一人。

對希望留台的港生而言,讀書移民似乎是最直覺的一條途徑,卻不是一件易事。幾名台港學生曾對《信傳媒》開玩笑說,找個台灣男或女朋友結婚,透過依親獲得定居還比較簡單。

小百科:停留、居留和定居有何差異?

根據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停留是在台灣居住6個月以下;居留是在台灣居住6個月以上;定居則是在台居住並設立戶籍,可申請台灣身份證及護照,並享有投票等公民權利,等同成為台灣國民。

108學年反送中、109學年《國安法》分別使港生在台入學人數在隔年成長1.7倍、1.4倍,並在110學年達到頂峰,後可能因歐美放寬移民政策而下滑。

2019年後留台港生人數大幅成長

「身為一個在台灣的香港人,我覺得自己也是台灣的一份子,我也願意為這個地方、這個國家去付出。」懷著嘗試的心情,2013年馮詔天離家來台讀大學,反送中爆發後他中斷研究所學業,全心投入NGO工作。

馮詔天指自己會考慮申請定居,選擇留下來是因覺得台灣的生活蠻舒服的,不僅交到許多不同的朋友,在這裡也有很多東西還沒看完。

根據《就業服務法》《取得華僑身分香港澳門居民聘僱及管理辦法》《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港生若要透過讀書移民申請定居,有畢業後「回港」或「留台」工作兩種方案

前者是先回港工作滿2年後,來台居留1年,期間出境天數不可超過30天。若以取得國民身份為目標,這項方法相對容易,然而近年香港政治環境劇變,愈來愈多人選擇直接「留台」。

也就是在台灣找到工作,通過勞動部「評點制」或月薪達新台幣4萬7971元(單位下同)後獲得工作許可,連續在台工作滿5年且每年居住183天以上,且最後一年平均月薪達到基本工資兩倍。

小百科:什麼是「評點制」?

勞動部決定是否發予僑外生及其他華裔學生「工作許可」的一種制度,考核項目包括學歷、薪資、在校表現、語言能力等並配予不同點數,合格標準為加總須達70點。

數名港生反應通過評點制並不困難,而且近年該制的許可人數名額也有增加趨勢,真正的大魔王是「月薪達到基本工資兩倍」這項條件。

馮詔天求學期間是讀設計,現在則在NGO工作,看似是轉換跑道,但其實兩者都是一門和社會溝通並傳達理念的藝術。(攝影/洪培英)

「讀書移民」魔王級門檻:月薪5萬2800元

2023年台灣基本工資月薪為2萬6400元,兩倍就是5萬2800元。而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2023年2月台灣平均月薪(經常薪資)為4萬5044元,而15-29歲本國籍勞工平均月薪為3萬4019元

由此可知,對港生的薪資要求明顯高於台灣平均月薪,而且隨著基本工資上調,這個門檻也會隨之提高。根據香港邊城青年調查,不少港生在台就業已經超過5年,但由於沒有達到薪資條件,目前仍是以工作許可的居留方式留台。

「台灣既然都投入了教育資源,應該也希望合適人才留下來貢獻台灣。」馮詔天說,並拋出一些可供討論的初步方面:定居審核是否可以也採評點制?連續工作5年能否改為「累積制」,例如累積7年?基本工資兩倍這項門檻是否合理?可否根據不同工種訂定不同標準?

台大政治系學生羅子維理解設置關卡是為了篩選出真正對台灣有愛的人,但是「薪資這回事不是有愛就能發電的。」

而且,羅子維指出,評點制、工作時間作為審核標準確實能提高間諜的滲透成本,然而薪資的防堵功能就得打一個問號,因為台灣有許多中資公司都能在這方面進行配合。

「中資公司給他們(指滲透者)開出一個月5、6萬元薪水會有多難?」關注中資在台動態的羅子維擔憂,薪資機制反而可能淘汰忠於台灣的港人,留下中資關係者。

人道援助專案來台者最憂「護照過期」

羅子維在香港時是中文大學學生會副會長,去(2022)年6月警察上門以「參與非法組織」為名義要求他協助調查,這項警訊讓早有心理準備的他快速展開行動,不到一週他人已在桃園機場降落。

為因應香港變局,2020年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建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執行「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一些具有政治風險的港生、港人便是透過該專案來台。

他們在台申請定居的規定與讀書移民類似,同樣得在台工作5年,不過第5年的平均月薪只須達基本工資1.5倍,以2023年標準來算就是3萬9600元。

羅子維指出,很多人是緊急離港又無法回去更新護照,要符合專案定居資格的時間又如此漫長,一些人可能會在台灣落入香港特區護照過期,又還無法申請台灣護照的青黃不接困境。

「我們這些政治工作者可以預期,未來某個時間點自己的香港護照將失效,無法再出入境。」羅子維說,「如果有台灣護照,至少我們去海外進行香港民主運動遊說、倡議或參加論壇時會比較方便。」

為因應上述問題,有些國家會發予「難民旅行證件」。然而台灣《難民法草案》自2016年在立法院一讀後便擱置至今,因此無法核發這類文件。

為了瞭解台灣,羅子維來台第一個學期就讀了20多本台灣史及社運相關書籍,而儘管人在台灣,香港國安單位仍不時向他在香港的家人朋友「關心」他在台灣的活動。(攝影/洪培英)

港人更能看到兵役好的一面

台海戰爭的風險日益升高,2021年《經濟學人》甚至將台灣評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才剛脫離一場戰鬥的香港青年如何看待這場潛在危機?

「雖然過去他(台灣)不一定是你的國家,但保護自己生活的地方是應該的,也是自己的責任。」馮詔天分享,身邊港澳朋友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危險迫近,年輕人選擇留下,固然有經濟能力有限難以再次移動這個因素,且他們通常還沒有子女需要考量,不過他們願意付出的不僅只是留下來。

一些港青希望學習急救課程,甚至有人主張如果台灣接受外籍兵團,他們願意成為前線其中一員。羅子維指這些人還沒取得台灣身份就已有如此決心,入籍後自然也會義無反顧接受徵召。

根據我國徵兵規則,中港澳役男入籍台灣一年後,必須辦理徵兵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一名香港男性在他19-36歲期間獲准在台定居並因此取得國民身份,他就必須盡服兵役這項國民義務。

「我覺得,我們香港人在台灣更能看到兵役好的一面。」近年台灣政府致力改革兵役,儘管仍有進步空間,羅子維相信,經過訓練的人就算只是留在本島參與「國土防衛部隊」,也更能好好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愈來愈多港人來到台灣生活,並開始認同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自由民主,還有台灣事實上的主權獨立和自主」羅子維說,「如果有一天中國要摧毀這些東西,相信許多香港人也會挺身守護。」

「我是一個香港人,也是一個台灣人」

「過去,當然很理所當然覺得自己是一個香港人。」談及獲得台灣身份對自己的意義,馮詔天表示「如果未來幸運申請到定居,說不定也會這麼說:我是一個香港人,也是一個台灣人。」

如同台灣人有原住民、客家人、新住民等不同族群,在台港人也漸漸在台灣這個島嶼發展出他們獨特且包容的身份認同。

這個過程中羅子維深入觀察台港,儘管兩地歷史脈絡與學風相當不同,雙方仍具兄弟之邦的情誼。然而,近年雙方因移民等爭議浮現一些較極端的言論,「出賣香港」、「港人就是共諜」等批評隔空交火。

「如果香港有難台灣會盡力支援,反之亦然,我們不必被那些非主流聲音所蒙蔽。」羅子維強調,不需把港人對台灣的建議都視為「情緒勒索」,他們都尊重民主決定,只是覺得其中有些程序與決策還有不完美的地方。

2024年總統及立法委員大選將至,他希望能聯合台灣公民社會,敦促各候選人對香港政治情勢、港府打壓行為、港人在台民主運動等議題表態,因為這不僅攸關港人,對所有台灣人而言更是一項「指標」,反映一名候選人對民主抱持多大的決心。

「台灣這片土地以及台灣人都很包容我,以愛對待我。」當被問及四年後畢業是否考慮留在台灣,羅子維笑說可能性一半一半,但機會也不小,因為「香港是我最牽掛的地方,而台灣是我第二牽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