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升級 北京下令中國基礎設施製造商禁用美光晶片

國際

綜合《美聯社》、《路透》5月22日報導,北京下令基礎設施製造商禁止使用美光的晶片,使中國和美國的晶片戰進一步升級。

網信辦:美光產品存在「嚴重網路安全風險」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周日(21日)表示,審查發現,美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生產的產品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它將禁止關鍵基礎設施營運商從該公司購買產品。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CAC)在其網站上宣布,美光產品存在未確定的「嚴重網絡安全風險」,對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構成危害,並影響國家安全,中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營運商應停止購買美光的產品。

美光表示,已經收到網信辦對該公司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進行審查的結論通知,該公司期待繼續與中國當局進行討論。

但是中國網信辦既沒有詳細說明它發現那些風險,也沒有提供哪些美光產品會受到影響。

美光在中國的主要客戶是消費電子公司

美國、歐洲和日本正在減少中國獲得先進晶片技術用於武器的機會,此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府經常揚言要攻打台灣,並對日本和其他亞洲鄰國越來越強硬。

投資銀行Jefferies分析師預計中國禁令對美光的影響有限,因為美光在中國的主要客戶是智慧手機和電腦製造商等消費電子公司,而不是基礎設施供應商。

「由於美光的DRAM和NAND 產品在中國伺服器的佔比相當低,我們認為美光在中國多數收入不是來自電信公司和政府機關。因此,對美光的影響將非常有限,」分析師的報告指出。

美光約10%的收入來自中國,但是不清楚最新禁令是否會影響該公司在中國向非中國客戶的銷售。根據Jefferies統計數據,美光去年在中國和香港的收入約52億美元,約佔總收入的16%。分析師指出,流入中國的大部分美光產品都是被非中國公司購買,用於當地工廠製造產品。

美光約10%的收入來自中國

美商美光製造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競爭對手包括南韓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日本東芝旗下的鎧俠(Kioxia)。

三星電子股價周一盤中上揚0.7%至68,900韓元,今年來上漲24%;SK海力士上揚1.6%至98,900韓元,今年來上揚30.5%,東芝股價小跌0.2%至4489日圓。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晶片戰爭》一書的作者米勒說,網信辦宣布這一消息的時機很重要,當時正值7國集團 (G7) 領導人在日本廣島舉行元首峰會期間。

美光將在日本投資5000億日圓

美光上周宣布一項計劃,將在日本投資5000億日圓(37億美元)的極紫外(EUV)技術,成為第一家將先進晶片製造技術引入日本的晶片製造商,東京政府正在力圖重振晶片產業。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表示,「G7已同意降低風險,使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多樣化」,G7領袖還同意制定一項反經濟脅迫的倡議。

「網信辦的禁令可能是對7國集團在這方面努力的第一個考驗。」米勒指出。

3月下旬,中國宣布對美光的產品進行安全審查,該公司當時表示正在合作,美光在中國的業務運營正常。

中國3月份對美光的產品進行安全審查

4月4日,在日本加入美國的行列,以安全為由對中國獲取製造處理器晶片的技術實施限制後數小時,美光科技宣布根據中國日益嚴格的信息安全法進行正式審查。

3月份,警方突擊搜查2家外國諮詢公司Bain & Co.和 Capvision、一家盡職調查公司Mintz Group,使外商感到不安,中國當局拒絕解釋突襲搜查的原因,只是表示外國公司有義務遵守法律。

商業團體和美國政府呼籲當局解釋新擴大版信息法律的限制及其執行方式。

周日,中國官方的公告似乎是為了安撫外國公司。「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只要符合中國法律法規,歡迎各國企業和各類平台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網信辦表示。

3月份,習近平指責華盛頓試圖阻止中國的發展,呼籲民眾敢於抗爭。

中國每年進口3000多億美元的外國晶片

儘管如此,北京的報復行動進展很緩慢,可能是為了避免擾亂全球多數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在中國的組裝產業,中國每年進口3000多億美元的外國晶片。

北京投入數十億美元,試圖加速晶片開發,減少對外國技術的需求。中國代工廠可以提供用於汽車和家電的低端芯片,但不能支持智能手機、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級應用。

這一場衝突引發外界警告,美中可能會脫鉤,或是分裂成技術標準不兼容的2個陣營,這意味,來自一個地區的電腦、智慧手機和其他產品將無法在另一個地區使用,這會增加成本,並減緩科技創新。

由於安全爭端,北京對香港和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待遇差、南海領土爭端,以及中國享有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美中關係處於數十年來谷底。

中國於2021年9月份實施旨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法律,規定營運商在數據安全等領域遵守更嚴格的規定。北京將「關鍵的基礎設施產業」定義為公共交通和電信產業,但是沒有具體說明禁令適用於哪種類型的公司或業務領域。